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 40-50(第12/14页)

们素日里也大都不和外界接触,所以并没有人人染上瘟病。

    后来计枢韩破山等人接管郡城之后,看她们无人感染,也没有让她们搬离绣坊,是故几人一直都住在其中,只是身为女子,到底是惧怕匪徒的,哪怕韩破山他们比寻常官府还有作为担当,她们日常除了轮流外出领取救济粮外,就一直躲在这绣坊之中。

    哪怕后来听到左邻右舍之间的谈论太子带着大军入驻城中的事情,也不敢轻举妄动,后来一系列的加紧城防,更换官吏,甚至任命了身为土匪军师的计枢担任郡守,更是让她们忧惧不已,一时不知自己的前路在何方。

    直至郡中瘟疫散去,太子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抓紧秋收,城中的匪徒和士卒也从未出现过侵扰百姓的事情后,她才压下心中的不安,主动前往府衙找到时任郡守的计枢讨论绣坊重开的事情。

    毕竟前任的盛郡守要不是碍于织锦坊是皇名要求设办的话,早就将她们裁撤了。

    现今这位山匪出身的计郡守她虽不知对方是何路数,但却知其有太子在后依仗必定不凡,生怕对方一个不愉直接裁撤了他们,故交流之间多有小心翼翼。

    没想到计郡守听完她的称述后,非但没有半点裁撤她们的意思,还觉得目前绣坊之中人手太少,不足以支撑运行,为此竟带着她直接求见了太子。

    桂娘子看到计枢的这个决定都有些傻眼了,她自认为自己是见过些许世面的人,但何时见过这种世面了,太子也是她能见的吗?

    但想到自己倾注了半生心血的绣坊和坊中前途未卜的姐妹,她还是随着计枢前去面见了太子,鼓足勇气对那个看起来身体不太好,却十分温和的青年阐述了绣坊在整个郡府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在最初之时说得自己心中也有些心虚和打鼓,但看到太子隐含期许和鼓励的眼神,她不知不觉的把自己对于织造一事的理解、憧憬和野心都说了出来。

    后知后觉感到不妥之时,已来不及撤回了,只得硬着头皮将其讲完。

    没想到自己所说的这些东西,竟然真的敲开了太子欣赏的大门,不仅欣然同意了织锦坊重新开办的请求,还给了她们绣坊为玄甲军和官员皂吏们制作冬衣的差事,此前被盛郡守裁去的俸禄也在加了一成的情况下重新回来,同时,还给了她可以招募擅长纺织与刺绣的百姓前往绣坊做工的权力,同意许给这些百姓的报酬,虽比不上常在的绣娘们,但却是一个十足公道的工价。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募足了可以制作冬衣的人手,前几日计郡守还安排衙役押来了数十位女犯,交由她调遣。

    这群人虽然撤去了锦服珠串,但她还是一眼认出了是以前盛家的女眷,她本以为盛家造下如此罪孽,在主犯伏法之后,这些女眷也会落得一个不好的下场,还暗自为她们感慨过。

    没想到太子殿下慈悲至此,竟只斩了罪首三人,其他的人都留下了一条命在,如今虽没入了各坊为役,但到底太子亲自发话,不让苛责她们,与寻常做工的人相比,除了没有工钱,但也能吃饱穿暖,就连年幼无法做事的孩子,也能随着母亲获得相同的待遇,比起之前被郡守等人围困在城外绝望死去的百姓,已不知幸运了多少倍。

    第49章 第49章 风靡古渡郡的存在

    桂娘子早年闯荡,心知这些人虽享用了民脂民膏所带来的繁华,但到底不是直接加害百姓之人,所以也不和一般的百姓一样,恨不得生噬其肉。

    看到她们在周围做工的百姓注视之下瑟瑟发抖,胆战心惊的样子,就令人单独拨了一个空置的大院子给她们做活,免得和寻常做工的百姓混在一起打了起来,耽误了她赶制冬衣的进度。

    想到这,她看了一下眼前兢兢业业做工的百姓之后,正打算到盛家女眷做工的院子里看看,防着这群闲散惯了的人不惜福,拖拉了大家的整体工期。

    可是人还未起身,就收到了坊内阍吏的通传,说太子到访,正在作坊的院外等候。

    她急忙前去迎接,心中兀自纳闷太子此次因何来访,又为什么不直接进访查看,就听到身后传来的喧哗之声,原来是坊中做工的人听到太子到访的消息,都激动了起来。

    叽叽喳喳的议论不已,全然忘记了手上的活计,注意力完全移到了院外的太子身上。

    桂娘子不由想起了太子上次初来绣坊视察直接进入作坊后被一众围观的场景,她瞬间明白了太子这次没有直接进来的缘由,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想来太子也是被大家上次的热情吓到了。

    “小臣接驾来迟,还望殿下恕罪。”

    桂娘子一边让大家克制激动的情绪,一边疾步走到院外迎接太子,一出坊门,就看了站在院中如芝兰玉树的人,迎上前行礼的同时,也在心底为绣娘们抱了个不平。

    不是绣娘们太过热情,而是他们这位太子长得实在是太好了,最关键的是长得好还只是这位太子最微不足道的优点而已。

    大家对太子如此推崇和信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太子在郡中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每一项都堪称利国利民的存在,百姓们从未得到过的尊重与善待,都在太子的治下。体验到了,所以大家的热情除了太子赏心悦目的外表之外,还有他为百姓做下的实事,她坚信只要太子去到的地方,在场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都会是这样激动的反应。

    毕竟在民间为太子供奉长生牌位都要成为风靡古渡郡的存在了,大家对这位太子敬若神明,只盼着他早日登基为万民降下福祉,当然这肯定是不能明说出来的,但桂娘子却知道大多数人心中都有着这样的想法。

    她虽没见过晋王是什么样子,却打心里觉得他肯定定是比不上眼前这位太子的,上面的皇帝想必年纪大了,难免老眼昏花爱重幺儿。

    “桂绣掌免礼吧。”

    虞煜没有进入绣坊,也是经过上次才意识到自己身为男子,却贸然进入全是女子工作的区域的行为在这个时代有多么唐突。

    上次他之所以一时没有察觉到不对,还是因为桂娘子给他的感觉太像他前世的职场女性了,以至于让他忘记了这个时代的女子不全然都是这样的。

    想起他当日突然踏入院中导致的一片混乱,依旧十分赧然。

    见到桂娘子出来见礼,虞煜虚扶了一下让她起身。

    “殿下若有安排,只管让人传唤小臣听令便是,绣坊杂乱,怎能让殿下屈驾前来。”

    桂娘子对虞煜的突然到访也有些疑惑,她这绣坊不受待见已经很多年了,虽然太子不似以前的上官那般不重视绣坊的存在,但短短时日内就到访两次也显得有些频繁了。

    难道是绣坊之中存在不妥之处?

    虞煜倒是没注意到桂娘子有些紧张的情绪,他本来到绣坊除了赶制口罩的事情之外,还想顺便查看一下如今绣坊的新建情况,他上次来的时候绣坊方才重开,虽集聚了一些绣女上工,到到底百废待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等他到了绣坊门口才想起上次的混乱,瞬间惊觉自己不好随意进入。

    因为绣坊用工的改革,里面除了登基在册的官方绣娘之外,更多的还是从民间募来的短工,他虽为太子,但也得遵守男女有别的道理,不能随意冲撞百姓家的女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