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 60-70(第12/26页)

一个又是好惹的,必定会依靠时局的变动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方式,我们目前多思无益。”

    傅泓也看出了大家的忧心所在,随着虞煜一起出言安慰。

    “是我等冒进了。”

    众人虽心中忧虑,但也知虞煜和傅泓所言不虚,如果依靠家中的底蕴都无法保全族人的话,那他们现在的力量更是不值一提,与其在这里做无用的担忧,不如将精力完全投入到锦州各项事务的推进之中,争取早日获得足以挥师北上的力量,返回中原再见亲眷。

    值得庆幸的是,最终登基的不是晋王,这或许也正是殿下口中的喜讯,若是晋王登基,依照这翟氏的跋扈之态,只怕他们这些完全站队在太子一侧的家族,难逃血洗的噩运,而今上京的陷落虽然敲响了大雍的丧钟,但也让他们的亲眷逃过了一劫。

    这样一想,结果也不是那么的糟了。

    “殿下,那白乐为新做出的东西又是什么?”

    怎么可以和中原来的消息并称喜讯?

    “这个吗……”虞煜想了想,还是决定卖个关子,“你们很快就知道了。”

    “小气。”

    韩破山小声嘟囔了一句,他一直对白乐为做出的东西感兴趣,可是上次众将和傅公他们一起去矿山的时候他因受了处罚没有赶上,后来殿下又给他安排了好多的任务和功课,导致他一直没捞到可以亲自去矿山看看的机会。

    他眼馋那个新马鞍好久了,但目前白乐为就只给殿下做了一个用作尝试。

    “吃烤雁还堵不住你的嘴吗?”

    听到韩破山居然小声抱怨太子,计枢当即横了他一眼,殿下的宽厚,从来都不是臣子放肆的理由,伴君如伴虎,怎可以这样肆意妄为。

    “吃烤雁就吃烤雁嘛,殿下哪里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怪罪我的……”韩破山一边用放在烤雁一侧的小刀拆着烤雁吃一边小声的反驳着计枢的眼神示意,可惜他向来中气十足,就算刻意压低的声音也清晰的传到殿中每个人的耳中,正在和烤雁奋斗的计枢一时竟不知自己是该气还是该笑了,只得停下手中的动作静静地看着他表演,其他人看着两人这幅样子,在为计枢掬了一把辛酸泪的同时,也是暗笑不已。

    足智多谋的计枢这辈子遇到耿直活泼的韩破山,也该是他的劫难了。

    67、太子妃怎么办?

    “我吃雁,别看我,可惜这么好吃的东西,姜都尉吃不到了,等他下次回来我再猎一群请他吃。”

    看到计枢这样看着自己,韩破山也意识到自己是有点过于放肆了,当即用手把嘴塞得严严实实的,表情夸张的转移了话题。

    “你可别!”

    一听到他这样讲就想到了他又扛着一担大雁来找自己的样子,虞煜顿感头疼无比,急忙制止了他。

    “殿下,怎么又不行了,中原那群狗东西天天用黑嘴雁往锦州传递消息煽动人心,我只恨不能把漫天的大雁都打下来,看他们还怎么传!”

    韩破山不理解,因为鸿雁传书一事,他现在看着天上飞过鸟都是敌人的感觉。

    “因为野雁的肉没有家禽来得的好吃,孤已经着人尝试改进家禽的孵化饲养办法,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饲养的家禽数量就要产生量变了。”

    虞煜不能直说不让他吃大雁,只能顺着他一贯的思维略作引导,只是这句话一出,不仅韩破山的眼睛亮了起来,其他人也被小小的惊讶到了,他们都不知道殿下何时做下了这个安排,虽不知过程如何,但结果应该是不会差的。

    半年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虞煜时不时冒出来的小点子,很多时候听起来不靠谱,但总能给他们惊喜的结果,所以也逐渐的不再质疑从他口中说出的指令,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太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的。

    “那天上那群雁不管了吗?他们会传信的。”

    “算算如今的日子,今天这群大雁,应该是今冬最后一群从北方南迁而来的,中原已至寒冬时节,不会再有大雁飞过来了。”

    出言为韩破山解惑的是坐在他身侧的乐镇,他是土生土长的锦州人,所以对大雁南迁的习性也颇为了解。

    “所以说他们以后不能再传信过来了?”韩破山有些后知后觉。

    “除非他们也像戎狄一样驯养出可以传信的猛禽,不然在来年大雁越冬之前,都无法再通过飞鸟来传信了。”

    “那时候整个锦州早在咱们殿下的手中了,他们传了也没用。”韩破山一听对方最少明年这个时节才能继续传信,也歇了饭后去继续射杀大雁的心思,眼睛转了转又看向乐镇,“你知道得这么清楚,怎么不早点提醒殿下大雁传书的事情。小老弟,你心思是不是不单纯呀?”

    “你不要乱讲!”

    乐镇看着听到韩破山的问题后一脸看好戏的群臣,恨自己尴刚刚为什么要给他讲解大雁习性,以至于现在被这个狗东西坑了,他哪里会知道有人能想出通过大雁传信这么小众的操作,关键还真的给传过来了,也就是隔着一条巨川,但凡路线更遥远一点都无法实现的。

    “随便说说看你紧张的。”

    接收到来自虞煜的警告眼神,韩破山可不敢像对计枢那样嘻嘻哈哈,瞬间就老实了,完全不知道因为自己此番不友爱同僚的作为,虞煜已经用眼神和计枢敲定了要给他补课的事情。

    “殿下,此番截获的消息中并没有提及到太子妃娘娘的情况,我们是不是要派人暗中前往上京打探一番,不论结果如何,都该有个交代。”

    虞煜没想到,第二个和他提及姜泠的会是卫衍,但由他提起来也很正常,卫衍本来就一直期盼着太子可以早日成婚,这样就能获得协理国事的资格,在和晋王的斗争中也不至于一直落在下风,哪怕当初知道皇上择了姜家女为太子妃的真实意图,但也不能磨灭他为太子筹办婚事的热情,可惜最后还是没有完成大礼,皇帝对太子的猜忌,已经到了他无法想象的地步。

    哪怕寒了心腹忠臣的心,也要将太子驱逐出上京。

    “而今水路不通,历州方面对我们多有防备,只怕派出的人员难以上岸。”

    突闻卫衍提及太子妃,群臣都愣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们太子是成了亲的,虽然没行大礼,但太子妃的凤轿是太子从皇宫的正门亲迎到东宫去的,是他们正儿八经的主母。

    从上京遭围到现在已有半年有余,兵荒马乱中居然忘记了这一茬,只是如今的局势之下,他们的人很难潜回中原。

    “那也不能听之任之,总要想法子去施救,太子妃贤良淑德,姜氏也是满门忠良,可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傅泓在刚刚群臣提及姜固的时候就想起了他们深陷上京毫无消息的太子妃了,只不过让卫衍抢了先。

    姜泽略过不记,但后期若想获得姜固的支持,太子妃是绝对至关重要的,随着局势的演变,皇上在太子婚事上花的心思也由坏转好了,曾经所有坏的限制在现在都将演变成好的加成,但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太子妃。

    无论生或死,他们都应该拿出一个对其极为重视的态度,来收拢姜固父子的忠心。

    群臣也在傅泓的话语中体会到了他的用心良苦,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