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 150-160(第10/24页)
他之所以这么重视农鑫,肯定不止因为他能种出大瓜的原因,完全是因为他展现出了给他一片田野,他真的拥有能让你粮豆满仓的实力,让虞煜觉得原本要历经几代人才能实现的水稻杂交增产,好像在他闭眼前也可以实现的样子。
农鑫就是他此前在历州雪祸中意外获得的嫁接人才,在他来府衙记名之后,虞煜紧接着就召见了他,将自己脑中仅有的嫁接和培育良种的知识分享了给他,然后就在临川郡拨给了他一片田地,让掌管农事的官员尽可能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之后,就放手让他自己去琢磨了。
没想到他刚拿下梧州,就收到了农鑫试验田种刚刚收获的大豆,还是连株带壳的那种,也难为送信的人克服吊桥尚未修好的困难,为了让他见到这一成果,硬生生从历州渡运来一艘走轲,又派了十余个擅长凫水的士卒背负用羊皮吹起的简易救生器,铤而走险的才将这几株新培新出来的优良大豆送到他的眼前。
看着这千难万险送到自己面前的植株,虞煜起初都没有发现什么不同,在他潜意识的认识中,大豆好像都是这种颗颗饱满粒粒滚圆的形态,甚至这几株都还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好在当时候在他身边的还有饱受安存德压榨自己带兵种过田的常勇,一眼就指出了这几株大豆的果实要比现下常见的饱满了许多,要是株株都能如此的话,那么他们现在的大豆收成保守估计要增加三成的产量。
三成这个词一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也让接到通传匆匆赶来的农官险些一个倒仰,一进门就听到常勇大豆增产三成之语,吓得他以为是太子准备安排给他的任务,这怎么可能完成,要是真把这个任务安头上了,他回去就一根绳子吊死,投降了半天引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这样,谁能说太子不是想要他的命呢,自己死了,还免得祸及家族和妻儿。
好在战战兢兢的被太子招手喊过去,才知道历州有能人培育出了粮种,被常勇推断出可以增产三成,顿时又觉得常勇和培育之人有仇的他在心底边吐槽常勇不做人,一个将军怎么用他们的农事来借刀杀人,一边小心的接过太子亲手递过来的大豆植株。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当农官那么多年,就是在风调雨顺的大丰收之年,也很少见到这么饱满的大豆,难怪常勇敢说出增产三成这么精确的数量。
要他看,要是株株都能有这个产量的话,莫说三成了,四成都可以展望一下,不过多年的为官经验告诉他,不能将这种大实话说给主君听,不然到时候天公不作美,遭难的还是自己,做事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的,既然有人说三成,那就三成好了,到时候产量比这个多,他也能跟着沾点光。
见农官也认可常勇的说法,虞煜这才反应过来,征战大半年,他都忘了这个时代农作物普遍不高的情况,一见到大豆,脑中下意识的就浮现出现代在基层去田间地里考察时看到样子。
现在经过常勇一提醒,也就想起了这个时代能被称为丰收的大豆样子,稀稀落落的确实挺可怜的。
如果农鑫培育出来的新种能达到面前这几株百分之九十的产量,那么三成确实不是什么问题,当即展开了计枢一同呈上来的书信。
发现他在信中重点提到了农鑫的培育成果,经他之手种植出来的大豆,确实十之八九都是呈送过来的这个样子,他们已经留下豆种继续研究,同时向他申请,让他们打开各郡粮仓挑选被农鑫认定的粮种,然后以一比一倍半的兑换率跟百姓交换,让他们来年都能按照农鑫研究出来的新增产办法种植出优异的大豆。
这么好的提议,虞煜当然大笔一挥就同意了,虽然这意味着军中豆饭的质量会有所下降,但他已经想到了一种用大豆制成的行军干粮,并且已着手让厨下开始研制了,相信在它的弥补之下,军中伙食的质量会不降反升的。
只要静待一年等大豆全面增产之后,还会让士卒们的伙食更进一步,也不用老是担心长线作战的粮秣补给了。
然后梧州州府的农官懵懂着来,震惊着去,不仅接到了和历州一样开仓与民兑换大豆的命令,手中还捧着虞煜所赐让他们好好研究的豆株,却始终不知道发现大豆增强的能人叫什么名字。
无数次在脑中幻想着一个睿智渊博的形象,甚至在得知其就要来梧州之时,还大着胆子向虞煜请求要跟随迎接,只是看到全身挂满了羊皮和寻常庄稼汉没有任何区别黑壮汉子之后,他听到了自己梦碎的声音,尤其在和虞煜确认过对方以前真的就是一个庄稼汉的时候,更是两眼一黑,觉得满粮仓的干瘪豆子都是错付了。
不过在对方送了他一个比他头还大两倍的南瓜之后,他瞬间觉得这个人还是有本事的。
一场农学者之间的风波,就在虞煜尚未发现之时湮灭无痕了,也是幸事一件,不然可能州府的农官都要换人干了。
事后反应过来这一点的农官悄悄擦了一下满头的冷汗,从此对农鑫的态度更殷勤了。
虞煜回顾完葡萄酒的往事在将心思放到宴席之上时,发现这群人在喝完限量供应的葡萄酒后尤觉不过瘾,又让一旁的侍从温寻常酒来入席,全都喝得满脸通红,眼神迷离,虞煜在对他们这种喝低度酒都能喝翻的酒量表示嘲讽之后,又庆幸上桌之前已经询问完了这两年各处的工作进展情况,不然他后续都不好安排了。
喝酒误事,常人实不欺我。
看着他们除了卫衍都醉得不像话的样子,连忙让厨下端来乌朗配制的醒酒汤给他们灌下去之后,又让甲士和侍者将他们送回房中妥善照料,在卫衍经不住困意也告辞之后,他才开始着手实施白日所想的事情。
也不劳动他们,自己拨亮烛灯之后,就亲笔撰写了一份份封轶令旨,保证每个人一醉醒来都能看到自己升职加薪的消息。
“哎,像我这么贴心的主君只怕世间都找不出第二个了。”
写完最后一封拿在手中端详了片刻,虞煜十分的满意的自夸了一句,让被召唤进来接受任务的吕铎有些无语。
他只希望明天各位大人在看到令旨的时候能保持理智,不要殴打他那些前去传旨的可怜甲士们。
明显低估了虞煜的黑心程度的众人在酒意的加持下,黑甜一觉醒来看到甲士亲送过来的封轶令旨感觉天都塌了。
当即也不顾甲士的劝说,一捋袖子就带着封轶的令旨急匆匆的向着虞煜的院子走去,反正太子妃不在府中,殿下后宅又无他人,闯了……也就闯了吧!
从百濮一同回来的三人组外加一个被侍者抬着趴在担架动弹不得的裴安翊在太子院外不期而遇,三人例行关心了一下裴安翊被罚的伤势之后,就将自己被封轶的令旨拿出来一比对,发现好家伙,太子待他们真的不薄,除了巫蕤和他们不在一个臣子体系中加封了一个县公爵位之外,晏俭臣和翁佑麟一人官拜青州都尉,一人被封随州州牧,要是没有后面兼领的一连串的官职,确实是对他们百濮之行的厚赏了。
只是现在这情况,这官职的责任太重,明显不是可以咬咬牙就能担起来的。
人是升官了,但感觉累死也在不前方了。
巫蕤封了县公的爵位,倒是没有像他们一样被派外任,但从他一路而来看到的场景也可得知,虽然各州郡在太子的恩治之下已快要快要恢复到乱世之前的安宁了,但巫鬼之风却比以前更为盛行,有锦州的成功经验在前,太子是准备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