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鹤唳长安》 80-90(第4/18页)
后事,这么一商量,便打算立刻给老爷和二公子还有三公子下葬。”
程妈妈一口气说完,又道:“天亮时分,三公子的?骸骨也被迎回来了,几位姨娘想着?,此番大?理寺和拱卫司都在查秦氏,只怕最终落不得好,先把老爷和公子们下葬了,之后大?家就得想想各自的?前程了,哎……”
秦柯若是没死,秦家尚有指望,如今秦柯也死了,便如吉祥说的?,秦氏这一房便是绝户,眼下只剩满府的?妇孺仆从,何去何从的?确变数极大?。
秦氏如此境地,姜离还来看诊,就显得格外难得,苏玉儿一见姜离,先忍不住红了眼眶,姜离如常给她问脉施针,口中?也道:“姨娘可想好了打算?”
程妈妈在旁道:“如今先把私物细软点一点,能多留银子就多留银子,之后还真不知如何是好,姨娘家里也没人了,我们都是家生子,若秦氏要抄家,我们是走也走不脱,若没有抄家,只等秦氏族中?来人,好歹面?上要给姨娘们养老之所。”
姜离闻言忽地想起,“姨娘是十二年前入府的??”
苏玉儿正躺着?扎针,闻言应是,姜离便有问到:“那夜听秦大?公子说,秦大?人这些年有留存书信与公文的?习惯?”
苏玉儿道:“是,老爷是有这习惯,大?理寺和拱卫司这几日?就在抄检那些东西呢,当年我刚入府,是最得宠的?时候,那时常歇在主院,便见老爷把那些公文书信尽数封存起来,但以我之见,好些东西衙门抄检不到……”
姜离心底一动,“这是为何?”
苏玉儿这时看向姜离,见姜离一双眸子清凌凌的?只有些好奇,她便不好意思瞒她,遂低声道:“老爷早些年为官谨慎,那些东西他留下自不是为了念旧,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有些东西便会被送出府去,此事我们几个姨娘都知道,但到底送出去的?是财宝还是公文书信,大?家不是十分分明?,我是因?亲眼见过老爷装书信方才确认。”
姜离心腔急跳起来,面?上不着?痕迹道:“送出府?还有哪里比秦府更保险的??”
苏玉儿眨眨眼,“老爷在外头?有好些别院呢,只怕连三位公子都不知道到底有几处,我也只知道槐花巷巷尾有一处是老爷早年置办下的?。”
姜离不再多问,待施针完立刻起身告辞,等出了秦府上马车,她沉吟一瞬吩咐道:“去兴化?坊槐花巷……”
兴化?坊就在光德坊东南方向,此去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虽不确定那里的?秦宅是否藏了什么,但既然知道了,姜离自然就近去看看,唯一可惜的?是如今尚是青天白日?,去了也不好进去。
姜离想到此刻不好进门,心底还多有遗憾,然而马车穿街过巷,刚到槐花巷口,她面?色便是一变,“快走,去隔壁街——”
她吩咐的?及时,长恭忙止住调转马头?,外人看来,瞧不出她们原本去向何处,而等马车走远了些,姜离才掀帘往槐花巷子深处看去,只见几个拱卫司武卫站在巷尾一处宅邸之前,在门口高头?大?马上坐着?的?喝令指挥的?正是姚璋。
姜离“唰”的?放下帘络,“去芙蓉巷。”
第083章 戚三娘
延康坊紧挨着兴化坊, 马车过清明渠便入了延康坊,再往西?走两刻钟便至芙蓉巷。
芙蓉巷紧邻西?市,是一条远近闻名的茶酒街,街上从头到尾皆是茶肆酒铺, 一路行?来酒旗茶幡招展, 各有特色, 虽不比西?市热闹纷呈,但到了傍晚时分,街头巷尾也是车水马龙, 来客不绝。
时近正午,各家铺子还?稍显冷清,薛氏的马车在巷口停下,姜离命长?恭在马车上等候, 她则带着怀夕入了芙蓉巷后巷之中。
后巷逼仄曲折,主?仆二人在一家名叫“酌泠酒肆”的酒家后门?驻足,怀夕上前叫门?, 极有节律的“咚咚”声响了两遍, 一道?疾快的脚步声迎了过来。
门?扉打开, 一个面似银盘的锦衣女子欣喜地看着姜离, “姑娘来了!”
“三?娘, 好久不见。”姜离笑着道?。
戚三?娘让开门?, “姑娘快进来——”
姜离和怀夕进院门?,戚三?娘将门?上闩, 又领着二人往后院二楼行?去,待上楼进了屋子, 戚三?娘才道?:“我?这大半年一直念着姑娘,今日姑娘可算来了。”
戚三?娘年二十七, 肤色偏黑,五官灵秀,尤其一双眸子格外有神,再加上身量健瘦,说话中气十足,格外给人英气勃勃之感,她一边沏茶一边上下打量姜离,“姑娘看着怎么清减了?那薛府待姑娘不好?”
姜离笑着接过茶盏,“没有的事,三?娘是许久没见才觉得我?瘦了。”
怀夕也道?:“薛氏没有待姑娘不好,不过也不算亲近,但也正好,姑娘这些日子常常出府看诊,大抵是忙的,三?娘应知道?姑娘如?今在长?安声名斐然。”
戚三?娘朗然笑开,“知道?知道?,一切都在姑娘计划之中。”
姜离也在打量她,“看样子这半年再未复发过。”
戚三?娘曾患过石榴翻花疮,在当今世道?,此病本是绝症,但幸而她遇到了姜离,姜离为她治病三?载,是她救命恩人,她闻言忙道?:“没再复发,姑娘留的方子,这半年我?断断续续在用,再无不适过。”
话音落定,她又忽生忧色,“那姑娘今日过来,可是遇到了什么不顺之事?您此前交代的那两位太医,我?一直叫人盯着呢。”
姜离抿了口茶,“小师父近日可来过?”
戚三?娘摇头,“阁主?只?派人传过话,并未亲自来过。”
姜离便放下茶盏道?:“秦家的事小师父和三?娘应该都知道?,秦氏的命案已经了了,但如?今拱卫司揪着不放,并且拱卫司有陛下特许之权,也不比大理寺所辖繁杂,因此,如?今拱卫司调查秦氏已经赶在了大理寺之前,秦图南有留用书信与公文的习惯,且并未藏在自己府中,多半是藏在他在外别院之中,适才我?赶去了槐花巷一处秦家别院,刚到跟前,便见拱卫司之人已经抢先一步。”
戚三?娘面色微变,“那姓秦的莫非真留有当年旧案的线索?”
姜离眉头微拧,“尚不确定,所以我?不希望你?和小师父太过冒险,但有拱卫司在,我?们也不能?只?静观其变。”
戚三?娘名唤“静秋”,比沈涉川小一岁,其父是当年在沈栋手下当差的工部水部司主?事戚明喆,当年洛河决堤后,整个水部司与都水监皆被稽查,戚明喆被沈栋一手提拔,自然也被栽赃罪名,而戚明喆也是唯一替沈栋喊冤且宁死不认罪状者?。
沈栋未逃脱身死的下场,戚明喆这等身份低微的小官,自然更是案板上的鱼肉,他和其他几个真正贪腐的罪臣被判斩刑,家眷也被充军流放,戚静秋的母亲和哥哥死在流放途中,她则被逃出长?安的沈涉川救了下来。
后来沈涉川建立沧浪阁,戚静秋也随他留在江湖中,她有隐姓埋名之心,便令阁中人称她“戚三?娘”,待沈涉川被朝堂与武林大肆通缉,需心腹之人在长?安替他传递消息,监视仇敌动向?时,自小在黔州老家长?大的戚静秋便来了长?安,她的母亲极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