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100-110(第13/21页)

垂怜, 却?不能奢望她的宠幸。哪怕他毅然决然地为?她赴死,她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他有苦无?处说,有恨无?处发, 恨不得天降一场大火,烧毁这个混乱而污浊的人世,把?所有的痛苦、卑劣、灾难、凶祸一并消除,他就不用再为?自己勘不破的世事而劳心伤神了。

    正当他烦躁之际,方谨的侍女过来传话,说是公主邀他今晚戌时共用晚膳。

    今天是三月初三上巳节,又称“春浴日”,按照宫规,今夜将由驸马伺候公主沐浴,并为?公主侍寝。

    顾川柏原本以为?方谨不会宣召他,没想到她还是顾及了君臣之间的礼制,给他留了一点体面。

    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沐浴焚香,又换了一件崭新的纱罗绸缎衣裳,还在?腰间挂了一块鸳鸯玉佩——这是方谨八年前送他的生?辰礼。

    戌时将至,顾川柏不紧不慢地赶到了方谨的寝宫,杜兰泽刚好?从?另一扇门中?走出来。她对?他屈膝行礼,他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她仍然保持着一副沉稳平静的神色。

    顾川柏低声问:“公主为?何传你觐见?”

    “请您原谅,”杜兰泽微笑道,“未经公主允许,微臣不能回?答您的问题。”

    顾川柏也淡淡一笑:“杜小姐既聪慧,又守规矩,果然是识时务的俊杰。你自当勉力侍奉公主,真心实?意地为?她排忧解难,这是你为?人臣子的本分所在?。”

    杜兰泽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谦逊恭敬:“是,多谢您的提点。”

    顾川柏无?法从?杜兰泽的言行中?挑出错来,便转身走进了内室。他看见方谨坐在?一扇屏风的后侧,那屏风是一块羊脂白玉精雕而成,通透而滑润,泛着一层清冷的光泽,方谨的身形也被衬得影影绰绰,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离他很远似的。

    他半垂着头,低声道:“殿下。”

    方谨合上手里的折子,懒洋洋道:“脱了衣服,过来伺候我。”

    顾川柏一边解开自己的衣带,一边径直走向?了方谨,当他站到她的面前,他已是衣衫半解、颈肩微露。无?限的春情自此而盛,她仍未用正眼看他,只是抬起手指,轻敲了一下案桌。

    他虽觉耻辱,却?也还是跪坐到软榻上,渐渐地靠近她。他的身量比她更高?一些?,稍微收手便能将她抱入怀里——但他不能这么做。他只能说:“今天是春浴日,我伺候你沐浴更衣……”

    方谨抬起一根手指,顾川柏便把?没说完的话都咽了下去。

    方谨言简意赅:“我收到了华瑶送来的东西。”

    如?同杜兰泽预料的那般,华瑶不仅派人给方谨传了信、赠了地图,还送来了几大箱的砂金和银币。

    华瑶信中?的措词极为?恭敬,仿佛把?方谨当作了自己的君主,对?秦州的战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隐隐的担忧。她向?方谨解释,她之所以出征秦州,是因为?秦州的大批难民已经逃到了虞州,她害怕虞州一旦混乱起来,叛军便会对?京城不利,又害怕秦州难民会到处散播流言蜚语,从?而影响朝廷的威名,包括秦州、康州在?内的多个省份的起义将会愈演愈烈。

    华瑶再三强调,方谨是她最尊敬、最爱戴的亲姐姐,她对?方谨满怀一腔仰慕之情,愿意做方谨手中?的一把?刀。但因她年纪太轻、阅历太浅,自己还分辨不清世事人情,极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所以,她可能会在?无?意中?犯错。如?果方谨认为?她出征秦州的弊大于利,她会立刻撤军,返回?京城,前往方谨的公主府领罪。

    方谨看完华瑶的亲笔信,留意到那一张信纸的落款处,晕开了一小块水痕,也不知是不是华瑶的眼泪。

    华瑶从?小就很依赖方谨。她和方谨第一次见面时,她四岁,方谨十一岁。

    那是一个天光明媚的夏日早晨,方谨和华瑶在御花园中偶然碰面了。

    彼时的淑妃和太后都坐在不远处的亭阁水榭之内,品茶闲谈,纳凉消夏。华瑶应该和淑妃待在?一起,但她远远望见了方谨的影子,便朝着方谨一路小跑过来。

    方谨原本不想理睬她,但她一直跟在?方谨的背后,小心翼翼地念着:“姐姐,姐姐……”

    方谨停步,华瑶也停步。

    方谨往前走,华瑶也往前走。

    方谨随意地摘下一朵芙蓉花,华瑶想摘却?不敢摘,只把?双手背到身后,仰头望着方谨。

    华瑶的双眼十分明亮,映满了方谨的倒影,姐妹二人目光对?上的那一刻,她立即显露出一种明明白白的欢欣雀跃:“姐姐!”

    方谨被华瑶喊得一怔。

    方谨先前已经听说过,华瑶的生?母是贱民,死得不清不楚。华瑶在?昆山行宫一直长到四岁,才被太后接进宫里。方谨便也理解了华瑶与众不同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方谨自己的母亲也早早地去世了。她对?华瑶微有几分怜意,轻声告诫道:“你是公主,天生?的金枝玉叶,言行举止一定要适度,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

    华瑶听得懵懵懂懂。她茫然地盯着方谨的双眼,待到方谨一句话说完,她含笑道:“谢谢姐姐,姐姐的教诲,我都记住了。”

    后来,方谨才察觉到,华瑶根本无?法像她一样待人接物?。虽然华瑶的养母是淑妃,但是华瑶自身并没有多少圣宠,朝堂上几乎没有一个大臣支持她。她仰仗于淑妃和太后的宠爱,才能勉强维持一个公主的体面。

    华瑶十四岁那年,淑妃染病去世——所谓的“染病”,其实?和皇宫里那些?肮脏的手段有关。淑妃声名在?外?,盛宠不衰,难免惹来杀身之祸。她的家族被削弱了,性命也被取走了,她此生?唯一的成果就是把?华瑶毫发无?损地养到了十四岁。

    淑妃去世的当日,方谨专程前来探望华瑶。

    华瑶跪在?地上,伏在?方谨的腿间,嚎啕大哭,泣不成声。她的眼泪把?方谨的裙摆沾得湿透。她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极度的痛苦折磨着她的心神。她攥紧手指,鲜血从?她掌中?涌出,顺着她的手腕往下流,洒在?金砖铺成的地板上,蜿蜒曲折,像是红色的河流。

    华瑶似乎承受不住那种万念俱灰的煎熬,喃喃地念道:“为?什么……为?什么……姐姐……我好?难受……死也不过如?此……不过如?此……第二次了……姐姐……我难受的想死……”

    从?她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中?,方谨准确地推断出了她的意思——她深陷无?穷无?尽的悲哀之中?。她觉得,那种悲哀所带来的剧痛,钻心透骨,甚于死亡。她知道淑妃被皇帝杀害了。而且,她的生?母也死在?了皇帝的手里,她的两个母亲都因为?皇帝而早逝。她毫无?保留地展露出了浓烈的恨意。如?果皇帝在?场,她会毫不犹豫地亲手弑父。

    恰好?,方谨对?皇帝的憎恶,并不比华瑶弱一分。方谨没有安慰华瑶一句话,只是任由华瑶伏在?她身上痛哭,后来,她还帮华瑶的双手涂了药。

    时过境迁,转眼已是五年过去,十九岁的华瑶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悲恸欲绝的小妹妹。

    华瑶在?凉州屡战屡胜,深受百姓的爱戴,若不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