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140-150(第10/22页)
云潇简直如虎添翼,把叛军杀
得丢盔弃甲。叛军恨不得从岱州爬回秦州,然而岱州通往秦州的?路上,各处关隘也有重兵把守,叛军真是无路可?逃,残兵败将?只能跪地?投降。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华瑶调度有方。
华瑶高高兴兴地?想着,再过?十天半个月,等到岱州的?局势平定下来,或许她就能和谢云潇见面了。
他们?分开已有一段时间,常言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她略感一丝期待,重逢当天,他会对她说什么?又会做什么?
想到此处,华瑶及时停止。她还没把宛城的?烂摊子收拾干净,怎能胡思乱想?她定了定神,又翻开一本折子,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
华瑶坐在临窗的?一把金螭椅上,面前是一张紫檀木桌,左手边摆放着她从地?宫搜刮来的?几本珍贵古籍,右手边堆叠着一摞折子。
当她抬起左手,衣袖垂落,刚好拂过?一本武学?古籍,凉风透窗吹来,书?页被风乱吹,沙沙作响。
这本书?名为《武学?七道》,封皮是极为贵重的?缂丝,华瑶一眼就相中了书?封,但她这几天太过?忙碌,实在抽不出空去读书?。
当下,她忽然起了兴致,随意地?翻弄书?页,竟然发现书?中别有洞天。
此书?的?前半部?分,详细地?阐述了武学?之奥妙,正?所谓“习武先?习内功,练拳先?练气力”,其中的?诸多道理?,由浅入深、由深入妙,颇有强身健体之效,毫无根基的?年轻人也能借此提升修为。
此书?的?中篇,名为《七道》,将?武功分为上三道、中一道、下三道。
上三道包括清静道、正?元道、太极道,在这之中,又属“清静道”最容易修炼成一代?宗师。
归属于清静道的?习武之人,对名利、财富、权势毫无一丝贪恋,却又常怀怜悯之心?,深知众生疾苦,深感世道多艰,品性往往是宁死不屈、宁折不弯,若有情,情必专,八字批语为:“清静道,出尘之灵仙。”
华瑶不禁暗暗心?想,谢云潇好像就是清静道?他确实超凡脱俗,很有几分仙气,远非寻常人所能比拟。
但是,书?中又写?,“修习清静道之人,世所罕见,千年不遇”,华瑶觉得,这个描述好夸张,哪有那么罕见啊,她偏要硬凑一下。
除了谢云潇,虞州寺庙里的?那个宏悟禅师,八九十岁的?老头子,不也符合“清静道”的?种种迹象吗?淡泊名利、怜悯众生,武功也修炼到了化境,而且,宏悟禅师还是出家人,信奉佛法,推崇佛理?,自然愿意斩断尘缘。
华瑶又往下看,只见书?中写?道:“正?元道,不施虐,不积恶,不畏怯,不淫邪。”
华瑶眼疾手快,不消片刻,便把“正?元道”整整四页的?叙述都看完了。
简而言之,修习正?元道的?人,也明白世事无常、天意难测,他们?或许会在斟酌之后,屈从于现实,妥协于现状,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若有必要,他们?甘愿为道义而奋力一战。
相较于清静道,正?元道更有几分红尘气,书?中的?八字批语为:“正?元道,入世之侠客。”
这一刹那间,秦三、许敬安、齐风……甚至是燕雨的?面容,都在华瑶的?脑海中快速闪现,但她并不是看了什么书?,就信了什么内容的?人,她满腹狐疑,又往下读了一章。
这一章所述,乃是“太极道”。
太极道黑白调和,正?邪相容,虽然属于上三道,但是,此道之人,往往贪恋钱财权势,或许还会沉迷美?色,处世手段极为圆滑,常被冠以“阴险狡诈”之名……
读到这里,华瑶皱了一下眉头。她隐隐感觉自己被针对了,暗骂道:“什么乱七八糟的?。”
她扫眼一瞧,只见书?中概论,太极道之人,心?怀大义,身负大业,行事不流于俗,治事不寡于众,得失之间,得道之时,八字批语为:“太极道,立业之明君。”
看到“明君”二字,华瑶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又见书?中告诫,归属于太极道的?武者,虽有欲念,却不能犯下嫖倡奸污、滥施酷刑、滥杀无辜、祸害社稷之罪,否则,依照书?中所言,便会“毁道行,乱心?志,损福报,折命途。”
古往今来,武功高手走火入魔,那也是时有发生的?,华瑶一点也不害怕,只因她的?心?智无比坚定,无论这本书?是真是假,她只相信自己必定是立业之明君。
第145章 风月宜年少 大有收获
华瑶的心中充满自信, 高高兴兴地继续读书。
她刚刚看完“上三道”的介绍,记住了清静道、正元道、太极道的奥义。
“上三道”之?后的第四道,名为?“浮沉道”, 属于“中一道”, 此道之?人, 心志不坚, 品性不定, 就像沧海中浮浮沉沉的一叶扁舟,随波而来, 逐浪而去, 八字批语为?:“浮沉道, 顺流之?行者。”
归属于浮沉道的习武之?人,若是与“上三道”来往密切, 不仅能精进武力,还能修炼心力。
“上三道”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屈不挠,其中尤以“太极道”最为?顽强,太极道的心性坚若磐石,无论经受怎样的风吹雨打, 始终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 因而能够帮助他人专心一志,这?也是太极道追随者众多的原因所在。
华瑶不禁点了点头?, 不错, 很有道理,她已经把?自己归类为?太极道。
她确实是一个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人。大梁朝的皇帝之?位, 除了她高阳华瑶,还有谁能坐?她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代?明君。
华瑶的心情更好了。
她翻过?一页纸,开始研究“下三道”。
“下三道”分为?幽冥道、邪祟道、地狱道。
幽冥道之?人, 不明事理、不通情理,缺乏仁智礼义的教化,只会凭着本性去屠戮众生,脑海中一片混混沌沌,全然不知?自己的刀剑之?下,葬送了多少枉死的冤魂,八字批语为?:“幽冥道,混沌之?畜类。”
这?么看来,秦州叛军的众多将领,都可?以算作“幽冥道”。他们到处烧杀抢掠,甚至以折磨老弱妇孺为?乐,就像是野蛮的畜牲,蒙昧而愚蠢。
幽冥道已是作恶多端,邪祟道、地狱道又有哪些恶行?
华瑶定睛一看,只见“邪祟道”的描述更复杂。
邪祟道之?人,豺狼之?心,饿虎之?性,极度贪财好色,只要掌握了一点权势,便能练出一身横征暴敛的本领。他们毫无一丝人性,奴性却是极强的,对上极尽谄媚,对下极尽剥削,明知?自己罪恶滔天,仍要榨取弱势群体的最后一滴血,八字批语为?:“邪祟道,乱世之?恶奴。”
华瑶若有所思。这?本书显然是嫉恶如仇,只从武者的品性上分类,却没提及法令法规的弊端,以及世态人情的炎凉。
就比如,晋明在秦州横征暴敛,他必然会放任一群恶奴盘剥百姓,除了皇帝,无人能制止他作孽,偏偏皇帝并不经常管教他,他一手造就了秦州的乱世之?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