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210-220(第23/27页)
你们都活下来。”
皇后像是大病了一场。她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浑身汗水淋漓,头发一缕缕地贴着面颊,眼睛里?充满血丝,她看见明仁宫蒙着一层红光。她想笑,又想哭,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安隐的那一句话:“你杀了母后,就别杀我了……”
皇后已是神志不清,华瑶立刻唤来了她的侍卫。二十个?武功高强的侍卫,把明仁宫仔仔细细搜查了一遍,搜出?来令牌、信函、地契、字据、银票、金银珠宝,这些东西都是皇后多?年来的积蓄,也是为安隐准备的。
皇后在京城和?虞州购置了许多?田产,又储放了许多?粮草,她原本想着,等到安隐起兵造反,她也能招兵买马,集结一支军队。事?到如今,她的积蓄没?了,谋略也没?了,她只想把华瑶杀了,她恨死了华瑶,她当年为什么?不把华瑶掐死?!
华瑶从明仁宫搜刮了至少三十万两白银。她分明是个?强盗,她还敢质问皇后:“你和?三虎寨勾结了多?久?”
皇后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华瑶不怒反笑:“你今天别忘了吃饭,每天都要吃好喝好,听明白了吗?”
此时?皇后并不明白华瑶的意思,等到华瑶走出?明仁宫,皇后不由得心头发凉。华瑶不杀她,不是因为华瑶仁慈,只是因为华瑶还要报仇雪恨。皇后把淑妃慢慢折磨死了,华瑶也要慢慢折磨她,她对淑妃下毒了,华瑶也要对她下毒,让她一日一日地病重,疼痛缠身,最终不治而亡。
她不是淑妃,她不会等死。她从地上爬起来,找到了明仁宫的太监,安隐大喊道:“母后,母后,请息怒!”她再?也没?有?看他一眼。
*
辰时?已过,天光大亮。
华瑶走在宫道上,秦三陪在她的身旁。
昨夜,秦三率领启明军八千精兵入驻皇城的禁卫营,此处原是御林军的营地。皇城常驻御林军守军两万人,御林军爆发内乱之后,皇城守军只剩一万人,倒是方便了启明军在禁卫营驻军。
华瑶道:“禁卫营的环境怎么?样?”
秦三道:“真?好,以前没?见过。”
华瑶道:“有?多?好?”
秦三小声道:“禁卫营啊,修建得太阔气了,地上铺着玉石板,墙上刷着清漆。我住的那一间屋子,原先是御林军都尉的,屋子里?的陈设也很讲究,进?门?后,有?一扇屏风,绣着一匹马,绣工太好了,像真?的,我大开眼界……”
华瑶笑了笑:“你是我最器重的将?军,往后我还会把更好的东西送给你。”
秦三道:“多?谢殿下恩典。”顿了一下,又说:“今年冬天的粮饷……”
华瑶道:“不必担心,我刚刚查获了三十四万两白银,八万石粮草,还有?京城和?虞州的田产,具体的数目尚未统计出?来。”
秦三道:“您从哪里?找来的……”
华瑶并未隐瞒,她对秦三说了实话:“从皇后宫里?抢来的。”
皇后毕竟是华瑶的嫡母,华瑶抢夺皇后的资产,这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秦三竟然十分认同:“咱们还能再?抢点儿吗?”
华瑶爽快答应道:“当然可以。”
秦三道:“殿下英明。”
秦三护送华瑶回到了延福宫,吉时?已到,皇城的城楼上放出?了礼炮,延福宫也能听见“轰隆轰隆”的炮声。
礼部?官员跪在延福宫外,齐声道:“臣等恭请殿下入主东宫!”
华瑶缓缓从宫门?走出?来,谢云潇、秦三等人跟在她的身后。他们走向了英武殿,礼部?官员一路随行?。
英武殿前的广场肃静开阔,文武百官恭候多?时?。今日天朗气清,晴空万里?,天光映照着广场上的白玉砖,澄明如镜,文武百官身穿朝服,手持笏板,按照队列站定。
英武殿的殿前设置了香案,那案桌长约九丈、宽约三丈,案桌的中央放着一只金玉鼎,表明敬天祭祖之意,左侧放着玉册,右侧放着玉宝,以及一根三尺长的御杖。
华瑶登上英武殿的台阶,她的心情比她预想得更平静。她略微低头,影子落在白玉阶上,红袍广袖,浓光淡影。她记起了自己十七岁那年,离开京城的那一天,当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三年之后,她大权在握。
礼官道:“鞠躬,跪拜!”
满朝文武弯腰鞠躬,又跪在了地上。众臣的身上穿着朝服,四品以上是绯袍,五品到七品是青袍,八品以下是绿袍。
华瑶站在武英殿的殿前,看向众臣,只见一片绯红青绿,他们的头顶是蓝天白云,他们的背后是巍峨如山的城楼。
礼官道:“恭请公主殿下上香!”
华瑶拿起三炷香,敬天祈福,供在了金玉鼎上。
礼部?尚书捧出?一道圣谕,高声诵读道:“公主华瑶,天资颖慧,才识俱优,智勇兼备,爱民恤物,宽仁厚德,屡立克定之功,即成帝王之业,兹恪遵皇太后慈命,于昭宁二十七年二月五日,授华瑶以玉册、玉宝、御杖,立为皇太女,以承祖宗之业,以慰臣民之望,继明四方,君临万国,祭告宗庙,昭示天下,钦此!”
第219章 治典兴邦 她掌管天下事,也想庇护天下……
礼部尚书宣读圣谕的时候, 华瑶只觉得身心舒畅。她特别喜欢那一句“屡立克定之功,即成?帝王之业”,建功立业, 建功立业, 正是?她的远大志向。
晌午时分, 天光灿烂, 礼官跪在地上, 敬献玉册和玉宝。
华瑶接过玉册和玉宝,稍微举高了一些?, 众臣异口?同声道:“皇太女册宝礼毕, 臣等不胜荣幸之至, 臣等叩见皇太女殿下,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又行了一次跪拜礼, 高声道:“臣等叩见皇太女殿下,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常寺的乐师奏响了礼乐。自古以来,太常寺掌管礼乐,太常寺卿又恰好是?秦州人,她对华瑶心存敬慕之意?, 这一次筹备典礼也是?不辞劳苦。
今日的礼乐声势浩大, 编钟、琴瑟、鼓箫、笙笛一同奏响,乐声嘹亮, 传遍了方圆百里。
华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依然站在英武殿前, 观望着满朝文武,她一动不动地站立着, 众臣恭恭敬敬地跪拜着。她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脑海里想起?一句“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想起?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她是?大梁的储君,也是?大梁的帝王,她掌管天下事,也想庇护天下人。
华瑶把玉册和玉宝交给了执事官。乐声停止,礼官再次点燃了礼炮和礼花,烟花绽放,光芒闪亮,似是?繁星漫天,晶莹耀眼。
华瑶从英武殿上走下来,启用皇太女仪仗。御前侍卫展开了伞扇,敲响了金鼓,四品以上的官员缓慢站起?身来。他们双手端着笏板,跟随华瑶走向文华殿。
今日的天气格外晴朗,天光如水,暖风如烟,文华殿又点亮了九盏长明灯。殿内光辉璀璨,珠宝闪烁,如同九重天上的仙宫,显现出壮丽恢宏的气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