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狸猫以令诸侯: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挟狸猫以令诸侯》 24-30(第13/18页)

但并非是都不敢作声了,而是殿中人,无论是孙节,或是卫崇,甚至是徐鸯,都被这句话所代表的意思所震惊,一时之间不能反应过来。

    就算徐鸯早便隐隐猜到了这郭茂八成是将计就计,借此面圣,有所筹谋,她甚至猜到了此事应当与汉中的归属有关……

    可谁又能猜到,郭瑀这样一郡郡守,也曾带过兵打过仗,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谋杀于榻间呢?

    然而,当得知实情时,又不得不叹一句——原来如此。

    曾氏这招确实高明。

    借改元朝贺一事,将郭茂引走。

    郭茂为了入京结交豪强,甚至求援,必定是主动入局,这是其一。

    郭茂一走,汉中鲜少有人敢违抗曾氏与曾固,郭瑀死局已定,这是其二。

    而郭瑀一死,郭茂远在京中,就算真的手眼通天,能得到消息,也不可能即时赶回,因而这汉中的郡守之位,只能落到曾氏与曾固所拥的——

    曾氏之子,郭瑀的小儿子郭芝手中。

    这是其三。

    甚至,若郭茂仍不知实情,在京中的这段时间,汉中被曾氏的心腹掌控住了,等他回家,面对他的,将是怎样凶险的龙潭虎穴!

    ——而郭茂这与卫崇的这场架,看似是被卫崇挑衅,因而发怒,可实际上,竟是走投无路、破釜沉舟的一搏了!

    半晌,还是徐鸯打破了这片死寂。

    “……那,你如此大费周章,所求者,究竟为何?”她轻声说,

    “一纸诏书?……纵是天子御令,也不能起死回生。”

    不止不能起死回生,恐怕,以如今临州各豪杰拥兵自重的局势,连这汉中一郡的任免,她也无法单靠这一纸诏书为他做主。

    那么郭茂来找她,只有另一种原因。

    果然,郭茂一听,便明白了她话中的权衡意味。他霍然抬头,直面天颜,朗声道:

    “臣此来,是为了报仇雪恨!臣知晓陛下宽厚仁慈,求陛下借兵,只——”

    徐鸯打断他。

    “你要多少人?”

    “——五千。”郭茂道,“五千精兵,足矣。”

    汉中毕竟是郭家的地盘,有根基在,何况曾氏此举实在歹毒,若公之于众,人心一倒,只要郭茂能成功回临州,不愁手中没人。

    这五千的“要价”,只是让他能回汉中,再做打算的基础。不算多,不算少。

    “好。”徐鸯干脆地应下,“朕再给你一千,拢共六千甲兵。此外,朕再拨给你五百轻骑,并粮草若干。”

    郭茂一愣,自然是大喜,立刻便要谢恩,但又同样被徐鸯打断了。

    “——但。朕这兵马也是有条件的。

    “首先,既然是‘借兵’,望你也‘有借有还’。不止是人头数对了便足够了,汉中乃险要之地,朕要你谨慎行事,避免伤亡。

    “其次,朕借你的人马,当然也不是白借的,你此行不容有失……明白吗?”

    “明白。”郭茂道,“臣会还给陛下一个安稳殷实的汉中。”

    “不,不止是汉中。”

    徐鸯轻轻呼出一口气,却又不再往下说了,只笑着,看着郭茂熠熠的双眼道,

    “但目前说这些都太远了——你先把汉中拿下,再从长计议吧。”

    卫崇先是狮子大开口,要了足足二十万石。然后,在徐鸯的提议下——讨价还价这件事,她比在座的所有人都在行——逢珪也去了一封信。

    他可是好人啊!他才只要十五万石!足足为他们省了五万石呢!

    十五万石,换一年多的逍遥日子。

    ……是他们赚了!

    也不亏这些人数年以来,或多或少都给朱津身边这位“谋主”送了东西——哪怕没收,那也是心意,逢将军都是记得的!

    甚至逢珪还贴心地悄悄派了部将过来,一副为他们包办到底的模样。这群人自是更加安心,不到五日便把粮草凑齐了。

    交给那部将手中,千恩万谢。

    当然,情急之下,没人注意到这位“部将”似乎有些面熟。

    ——王琬稍加遮掩一二,就骗过了他们。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不仅这足足十五万石粮食到手如此顺利,当他留心清点,还发现这些送过来的粮草,竟都是去岁新收的粮食,颗颗饱满。

    这样的好粮,立马就要送去上党城下,倒叫他都有些舍不得了!

    当然,腹诽归腹诽,他做事还是格外让人放心的。

    不多时,这些粮食便被悄然转至青州,然后再一路向西……到了上党。

    有兵有粮,那么打下上党,自不是难事。

    李虑偷袭上党一事,终究是有惊无险地解决了……不仅解决了,还定了打临州的事。

    不知道卫崇有没有偷着乐,但他反正是越发主动地备战起来。

    一月后,聂永果然与城外大军里应外合,不仅打下了上党,还在李虑逃亡的路上,将其诛杀。

    加上早便投诚的周隽与望风而降的陈绍……

    至此,青并二州,尽数落回徐鸯手中。

    北方一片安定。

    连京畿的麦子也长得比往年要好上几分。

    一旁的孟尚还在厘清这“其一”与“其二”究竟是怎么算上数的,卫崇却已把眉一拧,干脆地认下来。

    “……确实不曾。”

    从扬州发迹到奇袭洛阳,卫崇参与的大小战事数十场,其中确实未逢败绩。但若是一个个地数这些或大或小的战绩,便能发现,他还真从未守过一次城。

    或许是徐温并未打心底里信任这个“真太子”,又或许是徐温把他当作最后的砝码,轻易不敢亮于人前,只允他时不时地参战锻炼,从未让他挑过性命攸关的大战的担子。

    否则,他也不会到及冠还名声不显了。

    “那将军可要想明白——守洛阳,可不如打洛阳那么直白了。”韩均一字一句地说。

    第 28 章   裴方(五)

    三日后,大军开拔,孟尚手中还有余力的扬州军,共逢珪手里的洛阳守军,加上零零散散招降的、新募集的,还真点出了八万兵马。

    而这三日的期限定得微妙,不止在于整兵,还在于洛阳与南阳之间的通信,加上探子行事不便,恰好也就是这三日。

    换言之,若大军急速出关,像卫崇袭京一样疾行,恐怕还真有可能打裴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般浩浩荡荡地出征,天子也特意令孙节办了一个誓师宴。

    徐鸯亲自军前,也没有多说什么,用几句话,提了洛阳城两度战乱,又提了城内多少家妻离子散,最终,还是提了徐温。

    “哎呀!”

    “你这人怎么反咬一口嘞!”又一声清脆的惊呼破空传来,零星几位正在小茶馆内歇脚的客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向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