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110-120(第9/17页)
随军过的人,看到此情此景实在是没有忍住,牵着马就上去了。
康熙倒也没有训斥他,直接让他入列了。
这次亲征,康熙已决意带着大阿哥一起去。
瑶令带着一双儿女站在高处城楼之上。
六公主披着小小的披风牵着十一阿哥的手,她已经一岁多了,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上一些。
她看着底下的阅兵,能辨认出来那个威风凛凛的明黄身影是她的阿玛。
六公主看得特别认真,瑶令和十一阿哥都以为她会兴奋的大叫,但是她没有。
这孩子从生下来就力气大,活泼好动的性子,一开始的时候年幼不懂,后来长大了一点,会叫阿玛额娘了,就能听得懂康熙和瑶令说什么了。
她自己喜欢动弹,闲是闲不住的,比十一阿哥当初小时候还喜欢往外跑。
她本来就喜欢动,对拳打脚踢很感兴趣,康熙有时候还教她,尽管六公主做起来完全不像个样子,但是六公主还是要做,康熙也愿意教,父女俩乐此不疲的。
六公主抓周的时候还抓了个小马鞭,一天到晚的带在身边。
便是将康熙说的,以后教她骑马射箭的话给听进去了,天天盼着长大。
——因为瑶令说的,她现在还小,哪怕是小木剑也会有受伤的危险,不许六公主碰。
六公主就连说话的声音都特别小,生怕惊扰了底下的阅兵。
她用很小很小的声音说话,那双肖似康熙的眼睛却特别亮。
六公主说:“阿玛好神气!”
“那些人也好厉害!”
六公主说的是八旗将士,蒙古骑兵。
她当然还不懂打仗是什么,但是在她看来,打仗就是一件很严肃但是很酷的事情。
因为阿玛和她说过,咱们老祖宗骑射射箭打仗是一等一的好,打仗不是作乱,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地位,是为了更好的和平。
打仗就是为了不打仗。她记得额娘是这么说的。
额娘还说了很多别的话,不过太过高深了,那些关于所谓的打仗的理论,六公主年纪小记不住。但是额娘说了,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说她长大了就会懂的。
六公主也觉得自己再大一点就会懂。
十一阿哥已经搬去阿哥所,开始读书启蒙了。
他年纪小,自然进度是最慢的。但是与他授课的师傅跟康熙说过了,十一阿哥天资聪颖,领悟能力超绝,旁的阿哥要半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十一阿哥几乎三个月就能学完。
康熙是硬性要求阿哥们背书一定要一百二十遍的。十一阿哥背足了一百二十遍,甚至都能倒背如流了。
十一阿哥这才学了没几个月,外头就都在说,十一阿哥太聪明了,比当初的太子还要聪明。太子读书的时候,都没有十一阿哥反应这么快的。
这显然不是什么好话。
知道的人听见了也只当没听见。
太子只当没有这回事,还是一如既往的疼爱幼弟。
旁的阿哥大的都知道什么都不说。也就是九阿哥十阿哥不知道听了谁说的闲话,当着人议论了几句,被四阿哥给骂了一顿,隐隐约约牵扯出六阿哥的影子来。
四阿哥私底下解决了这件事,没几个人知道内情。
阿哥们公主们都在城楼上一字排开,人人都想亲眼看一看这壮阔的景象。
康熙的心腹重臣并没有上城楼来的权力。
只是大阿哥入列后,太子就没在城楼上站着了。
他往下走了些,想要离得更近看得更清楚些。
太子所在的地方离一段废弃不用的长城口很近,这里的城墙没有那么高,但安全性还是可以的,因此底下的侍卫们没有动,只是注意保护太子的安全。
索额图在底下看见了,身边就这么几个人,人人的注意力都在阅兵之上,他瞅准机会,走到太子身边来站着。
侍卫们也并没有阻止。
在这样众目睽睽之下说话还是很危险的,但此时人人注意力都在底下的阅兵身上,倒是不会有人过来在这么开阔的地方偷听他和太子说话。
小人和君子,都能一并防住。
索额图说:“皇上亲征准噶尔,令太子殿下留守京城。殿下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太子面色淡然:“意味什么?”
他近两年不说和索额图,和常泰的联系与见面都少了许多。
太子从毓庆宫搬出去,搬到太子府后,就一直有个问题想不明白。
皇贵妃当初为什么手段强硬的肯帮助他把住处给换了。却不能同汗阿玛商量,把他的课业乃至标准稍微减少一点点的。
又或者说,皇贵妃既看见了他住处的艰难,也一定看到了汗阿玛对他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什么不能顺手说一句。
那会儿太子尚且不懂,成婚之后,在某一个时刻,他忽然想明白了。
住处不关乎其他,皇贵妃的能力可以办到这一点。
但是其他的,针对他的课业,或者说汗阿玛一丝一毫都不让他办差的行为,这是不能被违背的。
这是汗阿玛培养太子的基准。
哪怕不是他胤礽,换一个别的什么阿哥来做这个皇太子,也一样是这样的章程。
在那样的时刻被一言定立的太子,中宫皇后留下的嫡子,被立为太子后,就得到了所有汉大臣默认的支持,证明了大清的后继有人,而且是名正言顺中宫嫡子。
这是绝无仅有的身份和契机。
这样的皇太子,就只能朝着先前的路子走,努力培养学问,练习骑射,但是不能再顶着太子的光环做别的什么事情了。
太子立身处世的根本,就是这一点。
索额图和常泰得到重用,可以成为拥护他的势力,但是他不可以过于亲近他们,否则一定会招致不好的结果。
毕竟古往今来的太子们,大部分下场真的是不够好的。
太子其实从来不会想这些事,他只是不明白,只是有困惑。但是这个疑惑没有办法与汗阿玛明说,汗阿玛也不会告诉他。
如果没有皇贵妃的点拨,可能他一辈子都要想不通了。甚至会因此而怨恨阿玛一直将他这个太子关起来读书。
而他甚至还可能为了做点什么而冲动的造成了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辜负了汗阿玛的一片苦心,也让自己走上了绝路。
太子现在回过头去想想,自己这些年长大,若是没有皇贵妃的爱护,很有可能变成了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甚至会自以为尊贵而对阿哥们很无礼的高高在上的太子。
幸而自己没有长成这样。
也幸而大阿哥也没有与自己翻脸无情。
现在冷静下来再去看,汗阿玛对大阿哥的培养,似乎遵照的是大阿哥自己的特性,而之所以培养大阿哥,还是为了让大阿哥像裕亲王那样以后辅佐他这个皇太子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