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重生记: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80-90(第12/19页)

有限,边关苦寒,自然是许他们做些生意的,这些事上面的人都是知道的。”

    黛玉却说道:“民间私下贸易频繁,若是混入奸细,又该如何?倒不如重开榷场。”

    晏先生哑然失笑:“朝廷当然想重开榷场,毕竟里面的利润不少,只是困难重重。首先,边关的将士就不愿意,他们的钱少了,其次,朝中的文官也嫌隙商贾之事。最后,我朝需要外族东西并不多,反而是他们需要我们更多些,开了榷场,他们的日子要好过很多,反而会养肥了他们。”

    黛玉想了想觉得是自己想浅了,她笑着问晏先生:“先生当年也干过这些事?”

    “那是自然,要不然,你以为我现在的宅子、吃的、用的从哪里来的?靠朝廷的俸禄可要穷死喽。”晏先生有些夸张说道,逗乐了黛玉。

    晏先生又说道:“你答应赵氏就是了。”但黛玉却摇摇头说道:“这是阿璟的事,我才不替他做主呢,最多搭个线。”黛玉从来不干涉姜璟的选择和决定。

    晏先生见黛玉恬静的脸庞,提起姜璟时候眼中露出的笑意,心里有些感慨,姜璟和黛玉都是有主见的人,但只做主自己的事,不插手对方的事,尊重彼此的选择,所以俩人感情越来越好。而他和安平公主都是喜欢替别人做主的人,所以他和安平公主才成了这种关系。

    黛玉从晏先生那里回来之后,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赵千里走了之后,姜璟才打开看。除了日常琐事之外,黛玉把自己从晏先生那里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和姜璟说了,包括从林海那里得到的关于赵家商队的事,赵家商队规模并不大,但也不算小。

    姜璟并没有考虑太久,便答应了赵千里合作,他也表示了自己的诚意,派出一小队人马护送赵千里北上。之后,姜璟都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且不说日后,只说眼前,领队的人是姜璟在京城挑的亲随,名唤鸣鸿。

    鸣鸿心思缜密,除了护送商队,还勘察地形和探听敌情,回来的途中,他还特意去了一趟开平卫,只是他从开平卫出来的时候,神色极其难看。

    见到了姜璟,他便说道:“千户您还是提前准备应战吧。”姜璟知道他不是无的放矢,忙问怎么回事。

    鸣鸿神色凝重,说道:“我去了一趟开平卫,那里守卫有很多疏漏,官兵也很惫懒。”

    “开平卫孤悬塞外,是北边的前哨,与东胜、大宁诸卫声势联络,成为一对臂膀,若是开平卫失守,宣府北路危。”姜璟明白开平卫的重要之处,觉得很是棘手。

    开平卫属于宣府北路,与龙门所并不属一路,且开平卫级别更高,这意味着姜璟很难插手开平卫的事。

    姜璟无奈说道:“咱们抓紧时间吧。”有心之人便发现龙门所的官兵越发绷紧了。

    当鞑靼朝着开平卫挥来砍刀的时候,京城之中,司徒渊也终于开始朝旧勋贵出手了。

    在林海暗示了贾家之后,贾母召集了史家和王家,史家这两年内囊中空,委实不愿意还银子。贾母心里也不愿,只是她又想着贾敏的提醒和暗示,有些犹豫不决。

    王子腾反而很是详细问了贾母,贾敏说了些什么。听完之后,眉头微蹙,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示什么。

    但他回到家里之后,便让李氏筹备银子,李氏很是吃惊,粗略算了算,说道:“家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银两,少不得要变卖东西。”

    “那就悄悄变卖,别在京里,运到京城外卖。”王子腾又嘱咐一句,“这事千万不要让旁人知道,若是有人问,就说接济族里。”

    王子腾是做两手准备,打算先观望形势,若是形势不对头,他便可以立马还上欠银。

    但贾家和史家却毫无动静。

    消息都传出去了,但看太上皇对甄家的优待,都持观望的态度。

    司徒渊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在他肯定这些勋贵不会主动还欠银的时候,他挥起了自己的刀。

    动手之前,他找了林海,这件事于朝廷有益,但确实个脏差事,少不得要背负骂名。

    林海是文官,官声在他心里到底占什么分量,这件事连司徒渊也不能肯定。

    但林海却答应了,态度之爽快让司徒渊有些惊讶,“林大人不再考虑考虑?”

    林海摇了摇头说道:“于国于民有利,下官自竭尽全力为之。”司徒渊没来之前,林海便考虑了这件事,他没有纠结,便决定要做。一来如他所说于家国有益,二来也是为黛玉增加筹码。他只有黛玉一个孩子,而黛玉亲事已定,自己的名声不好听,也不会影响黛玉太多,反而会增加自己在皇上和司徒渊心中的分量,进而可以更好保护黛玉。

    林海把这事和贾敏说了,贾敏笑着说道:“玉儿整日说这家请她那家请她的,让她烦不胜烦,日后她怕没这个烦恼了。”林海心中一酸,正想开口说什么,贾敏怕了拍林海的手说道,“趁着这些时候,我得带着玉儿多去几家做客。”话里满是支持的意思。

    黛玉知道家里要有大动作,但是林海和贾敏不说,她便佯装不知道,跟着贾敏外出做客。

    理国公太夫人七十大寿,宴请宾客,她的孙女是宫里的柳妃,女婿是吏部侍郎,所以京里人家都给他家面子,前去贺寿。

    贾敏自然带着黛玉前去,先去了理国公太夫人那里贺寿,太夫人那里围满了女眷,贾敏黛玉随大流说了几句常用吉祥话,便跟着侍女去了宴客厅,与相熟的人家说话。黛玉发现许是因为这日的宴席因不是沐休日,所以来的大都是女眷。

    正要开席的时候,便见理国公的管事娘子匆匆而来,不顾女眷还在内,一脸焦急之色,理国公太夫人脸色立马难看起来理国公夫人忙斥责:“当着客人的面,急急匆匆的像什么样子。”

    旁边有人劝道:“柳大娘一向稳重,许是有什么急事。”

    理国公夫人瞪了管事娘子一脸,示意管事娘子跟着她去一边,管事娘子才说一句话,便见理国公夫人脸色煞白,止不住惊呼一声。

    还没等人反应过来,便有丫头跑进来喊着:“太夫人,夫人,锦衣卫的人进来了。”宴客厅的瞬间骚动起来了,黛玉忙握住贾敏的手,贾敏端坐不动,目光看向外面。黛玉心中一惊,难道贾敏已经提前知道了?

    片刻,便见着司徒渊带着锦衣卫一队人马阔步走来,黛玉还是头一遭见到面色如此冷峻的司徒渊,她低下头,不敢言语。

    将领念了圣旨,大概是理国公干了什么什么事,四皇子奉旨查抄。末了,又请理国公之外的女眷的离开。

    宴客厅里众人都站起来,慌忙往外走去,虽然顾着体面,没有挤来挤去,但厅内人不少,场面又有些混乱。场面一开始规规矩矩的,但是又沉不住气的、找不到家人的、被吓到的姑娘、奶奶们开始小声哭泣。

    司徒渊回首看着混乱的花厅,招手喊了之前念圣旨的将领,将领立马大声说道:“都别动,外面已经清场。我按外头礼单叫人,叫到的人家主母带着自己家人下仆回去上车自便。”司徒渊等将领说完,见宴客厅瞬间井然有序起来了,才离开。

    将领很是客气,照着单子念起来,很快便到了贾敏和黛玉,贾敏端庄平和,气度大方,走到将领那边道了谢,才牵着黛玉准备离开,那将领也很客气,甚至安排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