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60-70(第13/14页)

劲学,前些日子,为了练刀工,不知切了多少个洋芋。后来洋芋切熟了,便改切胡萝卜,胡萝卜没炒熟前,质地生硬,更难切。

    原本嫩生的手上起了红肿的水泡,一碰就疼。

    但红玉身上自有一股韧劲在,水泡磨破出血,她敷了药裹上帕子,第二日还接着练。

    这螺蛳粉本也不算难做,只是煸炒熬汤要多费些功夫罢了,是以红玉上手极快。慢慢地,她脸上也多了笑容,不似刚出府时那般阴云惨淡,凄清寡情了。

    红玉在云府时,因着长得漂亮,又和林管事有过那么一段,没少被其他丫环妒忌,背地里都戳脊梁骨,说她是“狐狸精”。

    如今在食肆做事,往来的客人都喜欢她,夸红玉样貌长得好,手下动作也轻柔利索,都问史如意这地风水怎地这般好,招徕这么多标致的小娘子。

    晚上客人散尽,温妈妈用完晚膳,到后院喂小鸡去了,红玉和史如意一人一杯,吃了大半盅果子酒。

    红玉忽然笑出声,她用手半支着头,眼睛亮晶晶的,道:“从前在府里,陪在千姨娘身边,到底是寂寞的,也没几个姐妹聊天闲话……

    林随日日来找我,我想着,这心意总也是难得的。那时也没见过其他郎君,三言两语就被他哄骗住了,现下想想,当真是可笑又可怜。”

    那时路过府里的水井,总忍不住探头下去看。

    如今出了府,才晓得原来困住人的都是自个儿,不过一个男人罢了,何必要死要活的?

    第70章 拍黄瓜

    如意食肆里头经营的各色米粉,在西市很受欢迎。

    尤其是螺蛳粉,又咸又鲜又香,浓烈的香味刺激着食客的味蕾,几日不吃心里头就念得慌,馋的要命。

    吴二婶那日来店里和史如意唠嗑,拐弯抹角地打听起那螺蛳的做法来:“真是奇了怪了,我自个儿去水田里捞螺蛳回家做,却怎么试都做不出那股香味来。”

    她家小儿爱吃,自从温妈妈母女二人搬来隔壁,送过几次吃食,他日日嘴里念叨的都是“如意姐姐”。

    由奢入俭难,若非如此,吴二婶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来问。

    史如意微微一笑,大大方方地给吴二婶介绍:“婶子若是拿来清蒸,取螺蛳一碗,加适量黄酒、猪油、糖、盐,并生姜一薄片、嫩葱一小段。隔水蒸一小时,味道最是鲜美。”

    不光吴二婶,晚膳时常有人来食肆里,不要米粉,专点了螺蛳、炸猪蹄、牛巴等小菜来吃酒。

    粉店原就备有油酥花生米、炸腐竹片、酸豆角丁这些,倒也不算多事。

    厚重的佳酿下肚,容易头晕脑胀,嘴里腻味,史如意适时端上一盘清脆的拍黄瓜,可谓是送到了食客心头上。

    翠绿新鲜的一根,用清凉井水洗净了,搁在案板上。斜切几刀,改换刀背这么一拍,青花盘中一摆。再加点米醋、香油、烂蒜、细盐拌好,最后洒上猩红透亮的辣子作点缀,生生激出黄瓜芯子里的清甜来。

    脆爽的黄瓜在齿间激灵,油香气、爽辣感和着些许甜爽滋味直入咽喉,酒至微醺,送来清凉,着实让人心旷神怡。

    史如意看那些有经验的驴友爬山,背包里必备几根嫩黄瓜。

    在雾气缭绕的山顶上,伴随清脆的“啪”一声响,手中黄瓜一掰两半,和好友欢笑着一同分了,眺望山川秀美,解渴清甜胜过冷泉水。

    来吃酒的客人多了,史如意索性从外头酒垆里订了酒回来,水浴加温,香味更加醇厚。

    “店家,再来一壶酒,要温的!”

    “哎!这就来。”

    红玉笑应一声,素手轻托酒壶,从后厨转出来,石榴红的衣衫翩跹,婷婷呈上,酒水如泉入樽,赏心又悦目。

    酒坛子里盛的都是米酒,因里头有碎米沉淀,又称浊酒。这酒吃起来甜中带香、清冽爽口,渣滓浮在酒面上形成糟沫,时间长了还会变成淡绿色,故有诗人称浊酒为“绿酒”、“绿蚁”。

    明代杨慎的诗句“一壶浊酒喜相逢”,这酒正如天上明月,不知见证了人世多少悲欢离合。

    前世史如意并不好这杯中物,如今许是经历的别离多了,心中有了所要挂念之人,慢慢地品味咂摸,也更能尝出酒中的百转滋味来。

    托了柳公子柳逸之的福,食肆里也迎来了几位“贵客”,主要特征为衣饰华丽,身边小厮婢女出手都极为大方。

    “我家少爷是柳公子的好友,在席上吃到了柳少爷带来下酒的好肉,特意打听了,到你这店里来买。”

    那婢女倨傲得很,环顾如意食肆一周,心中泛起了嘀咕:这食肆眼看着这点地盘,虽还算整洁雅致,哪够她们公子常去的赵家酒楼装潢讲究,雅间里头,还有行首吹拉弹唱呢。

    她虽然面露质疑,到底给店家留了几分颜面,没把这番念头说出口。

    史如意莞尔一笑,假装不知,三两下手脚轻快地装好盘,放入那婢女带来的漆金食盒中,口中道:“好了……您拿好,慢走,欢迎下回再来。”

    这样“金贵”的客人,是断断不会像平头百姓一般挤在食肆里用餐的,多是指派下人,买吃食回府中作添菜,或是到外头哪家酒楼和好友举杯去了。

    那婢女点点头,总算找到了如意食肆胜过赵家酒楼的一处地方。

    好歹掌柜的是个年轻貌美的小娘子,这般眉眼弯弯地清脆笑着,怎让人忍心说出一句重话来?

    如此这般,白日里头,店里继续做这米粉生意,到了黄昏傍晚,食肆便兼做卖酒。

    不得不说,自开始卖酒之后,店里利润一下高了不少,一晚的进账便能抵得上过去几日。

    席上,詹事府少詹事刘相公拂了长须,微笑坐着,旁边次席陪着云老爷并云佑。

    刘相公原是京中翰林院侍讲,和云老爷是同一年出身的进士,却比云老爷长袖善舞得多。

    这两年,似是投了九千岁王德忠门下,仕途升得极快,人也越加轻飘起来。

    “子柳,我们相识多年,有些话,该我提点你一句。年轻人不懂藏拙,令郎云璋风头太过,如今朝中许多人都视他如眼中钉,肉中刺……便是低调忍让一些又有何妨?”

    云老爷心中怄得很,不知这位昔日同窗怎地会变成今日这幅模样。文人最讲风骨,如今竟也脸也不要了,甘当奸宦门下走狗,言语中仿佛还以此为荣。

    来作客前,夫人曾氏晓得云老爷的性子,特意提点了她不要当面驳斥刘相公,便是看在璋哥儿的份上,尽量包容着些,便当狗吠听听罢了。

    但要云老爷应和着说些违心的话,亦是比登天还难,他默不作声,场上便慢慢凝出了几分尴尬来。

    刘相公被当面下了脸子,脸上登时便有些不好看,捏了手中酒杯,正待发作,忽然被云佑温文的一句打断了。

    “这个点了,如何竟遥兄还不见来?我听父亲素日常提起竟遥兄,说人品文采皆是不凡,心中敬仰已久,可惜一直未能相识,还盼着今日得偿心愿。”

    云佑小时便被父亲引领着拜见过这位刘相公,还得过后者“芝兰玉树,英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