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未婚妻貌美且柔弱[七零]》 18-20(第4/9页)
姜沅抿唇一笑,感激道:“您对我的呵护之心我会铭记在心的。”
校长笑眯眯点头:“行,本来我也没打算从你这儿得到什么,不过有你这句话,老师做这些也心甘情愿了。”
这孩子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她既然开口了,就是表明欠自己一个人情,不管以后用不用得上,校长都很欣赏这种坦荡。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价值交换,看来孙副厂长和赵记者应该也是能从和她的合作里得到好处的。
这也是校长觉得姜沅有前途的一个点。
她做事不靠卖惨,而是让合作的人各取所需。
裴景深会帮这个忙吗?他当然会。
他是前两年从外地调过来的,在这边根基不稳,如果这件事证实是真的,那么就代表部门里有人出了纰漏。
而他,及时发现了问题,为国家保住了人才。
不仅如此,还有个更深层次的隐患,就是冒名顶替。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是全国瞩目的,冒名顶替在以往也屡见不鲜,这次他如果能肃清一下这股风气,那些打主意的人也能消停一阵,为之后的高考留下清朗环境。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是他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三人在办公室聊了一个多小时,裴景深惊奇地发现,姜沅的知识面很广,甚至已经涉及到了大学的。
这让他更加觉得姜沅是颗明珠,除了天赋,她背后肯定还有一位厉害的人在教导。
裴景深貌似不经意问了一下,姜沅只是轻描淡写带过,他就知道小姑娘不想说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没必要追根究底。
其实他也隐约猜到了一些,估计她背后那位是以前特殊时期吃过苦的,年纪肯定不小,而且应该再三叮嘱过,让她守口如瓶,免得给自己招祸。
裴景深越来越觉得眼前的小姑娘有意思了,而且说不定以后这位还能成为自己的小师妹。
虽然年纪跨度不小,但是他们在知识层面的差距可不算大。
姜沅可能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裴景深随意的聊天中说出来的东西有多惊人,但她敏锐地察觉到了裴景深的神色,和之前相比多了几分慎重。
她也收了声,不再跳进陷阱。
校长在旁边笑呵呵听着,茶水一杯接一杯。
这文化人的心哪有简单的,越聪明心越黑,城府越深。
等聊的差不多了,裴景深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钢笔:“这是以前老师留洋带回来的,送给你了。”
姜沅接过,指腹触及上面的字母,一股熟悉感油然而生。
“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她还回去。
裴景深哑然失笑:“怎么就贵重了?一支老钢笔而已。”
“还是说,你认识这个牌子?”
这是德国产的,百利金,老牌子了。
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他不觉得姜沅会知道。
姜沅再次摇头,不管怎么说都不肯收这支钢笔。
裴景深也不再勉强,校长有些不耐烦:“行了老裴,别在这土鸡下洋蛋了,什么洋墨水都以后再喝,先办正事。”
“急什么。”裴景深无语又好笑,“等吃完饭你们直接去招待所,人就在那又跑不了。”
“我还有个会要开,你们自己坐会儿,茶水有书也有,静静心吧。”说完,裴景深就拿着一叠文件起身出去了,办公室的门虚掩着,一般也不会有人进来。
校长喝了个水饱,见姜沅真的安安静静看起了书,他没忍住乐了。
双手背在身后慢悠悠走到办公桌前,看到全部批改过的试卷,校长也来了兴趣。
对于姜沅,以前都是听到她的成绩,次次都是年级第一,听久了也习以为常了。
他翻了几张卷子全部是满分,字迹工整没有错处,这种眼见为实
带给他的冲击比老师们说姜沅同学又考了几次第一还大,他没忍住继续往下翻,还时不时点头。
同时也有些骄傲,这个学生是他们县二中的。
心里那点顾虑完全消失了,校长坐了下来,慢悠悠翻着试卷,心情也不由自主平静下来。
晚上是裴景深自掏腰包请他们去国营饭店吃的饭,姜沅不好意思要去结账,然后窘迫地发现自己没带粮票和肉票。
校长抠抠牙,不甚在意道:“姜沅,让他出,要不是他们的疏忽咱们也用不着来这边跑一趟,这是该他出的。”
裴景深也十分配合:“安心吃吧,以后等你工作了如果还记得我,再请我吃回来就是了。”
姜沅没办法,只好坐了回去,因为不好意思,耳后根多少有些泛红。
等吃完饭,要去招待所的时候,校长找了个空隙偷偷把钱票塞给裴景深了。
见他要推拒,校长说:“老规矩,一人一半呗,别搁这客套了,你那点工资也不多,跟我就别装大尾巴狼了。”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裴景深镜片后的眼睛带着笑意,“等下我再去打包一份红烧肉回去,就跟你弟妹说是你买给孩子们吃的。”
校长砸吧嘴:“还是你小子会办事儿。”
两人相视一笑,裴景深说:“有空就来家里坐坐,姜沅的事会有个好结果的。”
校长和以前一样锤了下他的胸口,好像又回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学生时代,少年朝气蓬勃,不惧任何困难。
“知道了。”-
到了招待所,有校长亲自开的证明,姜沅很轻易就住了进去。
她去打热水的时候问了招待所的服务员同志,知道了华大来的招生办老师住在哪几个房间,笑着道了谢,径直拎着热水敲开校长的房门。
“老师,他们住在东边拐角那几间房,我先过去看看,您晚点再来。”
说完,她把热水壶递给校长。
姜沅是想以身作饵把人钓出来,看谁是姜城买通的。
校长领会到了她的意思:“行,就按照你说的做。”
他是发现了,姜沅的头脑非常灵活,思维转的非常快,随机应变能力很强。
既然她有主意,那就听她的。
姜沅往东边走,在走廊徘徊了两分钟,不等她主动敲门,就听到了推门声。
“这位同志,你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说话的人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言行举止很得体,但是姜沅看出了他眼底的轻浮。
这人的目光让她有些不适,姜沅心里不太舒服,但还是抬头与他对视:“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华大招生办的吗?”
“没错,小同志,你找我们有事?”
姜沅点点头,轻声道:“我去年年底参加了高考,第一志愿报的是华大,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您能帮我看一下,录取名单上有没有我的名字吗?”
姜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