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未婚妻貌美且柔弱[七零]》 130-140(第24/30页)
同学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郑明宇知道她说的都是真的,她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因为他亲眼见过且听过,她和数学系那位沉默寡言的天才关于数学方面课题的研究讨论。
“第二点,就是创新精神了。”
“这也是我想要着重讲的一
点。”
闻言,同学们都收敛神色,坐直了身子,看着讲台上年轻的女人。
姜沅神色温和,不急不缓道——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勇于突破传统思维,跳出框架外,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心和好奇心,大胆去假设,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然后再去实验中去验证这一点……”
“即便错了也没关系,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次错误的修正。我们要敢于犯错,保持无畏之心,永远不要熄灭心里关于科研的火种。”
她话音刚落,同学们的掌声随之响起,如同雷鸣。
姜沅说的每一句话,杨月琴都记在本子上。
“要敢于犯错,保持无畏之心”这句话,也成为了她的座右铭,时刻谨记在心。
后来这句话陪着她度过了很多挫败和沮丧的时候,给了她莫大的力量。
姜沅示意大家安静,而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关于物理学在国家以及社会层面的应用与责任。
“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学成报国,这是所有学子的想法。”
姜沅想到了叶教授说到的科技封锁,她垂眸思索片刻,又抬头,眼底的坚毅不容撼动。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西方国家欺我国家孱弱,对我们的科技封锁从来没有停止。而我们的前辈们,顶着无数压力,呕心沥血为国家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用他们手里的笔,铸成了我们的脊梁和筋骨——”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们都毫无疑问是物理学年轻一代的顶级天才,也是这个时代最敏锐的探索者。”
“你们的每一次伏案努力,或许就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新动力,社会进步的新希望,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福祉都与大家紧密相连。”
“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你们会成为国家突破封锁困境的利刃,让整个世界都看到,我们中国科学家的坚韧与不屈。”
“而今身处在这个伟大而又充满挑战的时代,科研报国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机遇。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在这幅绚烂的画卷上,我们终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也是我们要交给祖国和人民的答卷。”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看着她。
姜沅深深吸了口气,收敛好情绪后,目光一寸寸扫过台下同学们的脸,将他们的模样都记在心里。
她轻笑一声,眉眼温和道:“我的课上完了,同学们,下课。”
没有人喊起立,所有同学却都不约而同站了起来,朝讲台上的年轻人弯腰鞠躬。
“老师再见!”声势之大,隔壁的教室都能听见。
低头时,有人眼眶里的晶莹泪花砸在课桌的书本上,逐渐晕开字迹。
哪怕在多年以后,同学们在科研领域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可这一课在他们心里留下的深刻印象和科研火种,永远难以磨灭。
教室外面,站在窗户那里的原主任心里激荡不已,久久未语。
在宣城第一次见面,他就觉得姜沅有些眼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现在他明白了。
不是相貌相似,而是风骨。
曾经那位教授回国时,也上过一堂公开课。
原主任年纪比他大,一开始并不以为意,觉得那人只是比他多喝了一些洋墨水而已。
但课后,所有人都被他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他温和,谦逊,有礼。
一腔爱国之心炽热,赤诚,矢志不渝。
姜沅亦如是。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
姜沅正式去七九二研究所任职。
她骑着自行车来到研究所外面,一抬眼,就看到一座灰色调的砖混结构建筑。
门口是双开的铁门,旁边设有传达室。
保卫科值班的同志是两个中年人,看起来像是部队里出来的,和华大门口的赵大爷不同,两人五感敏锐,鹰顾狼视,朝姜沅身后多看了几眼。
没过多久,姜沅就能察觉到后背那股被人注视的感觉消失了。
“同志,过来登记。”保卫科的同志收回视线,言简意赅道。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同志替她打开大门,姜沅推着单车进去,见院子里停了数十辆单车,略显诧异。
而后又将自己的单车也停在一边。
姜沅身上的挎包里有集训办开具的任职信,她根据张主任说过的话,先去主楼找人事处的同志办理入职手续。
主楼墙上到处都是标语——
严谨求事,勇攀高峰。
向科学进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姜沅沿着走廊上了楼梯,很快就在二楼找到人事处的牌子。
她叩门三下,听到“请进”后,才推开门进去。
里面有两排木桌,四张桌子拼在一起,坐在桌后的是一个戴着红袖标的女同志。
“同志你好,我是来任职的。”姜沅将自己的任职信交上去。
人事处的女同志说了声“请坐”,接过任职信,又根据上面的名字从身后的铁柜里拿出对应的资料。
认真审核后,女同志才给她的任职信上盖了章。
“同志,你被分配在物理部门,主楼右边第二栋红色的房子那里就是了,这是你办公室的钥匙。”
女同志递过去一把黄铜钥匙,继续道:“记得去一楼后勤科领办公物品,在你的办公室里有间独立的休息室,暖壶、搪瓷盆这些生活用品都在仓库,让后勤科给你开条子就行。”
姜沅温声应好。
“你每个月的工资是八十五块六毛二,每个月月底可以去财务部支取,这些是你下个月的饭票。”
女同志将资料重新收进牛皮纸袋,连带着她的任职信一起封存。
姜沅从女同志嘴里了解到,食堂吃饭并不完全免费,不过有一部分补贴,也就是她手里的饭票。
用完这些饭票,就要自己出钱了。
将钥匙和十几张饭票收好,姜沅道了声谢,又去了一楼后勤科领取办公所需物品。
没多久,她就到了物理部门所在的楼栋。
一共五层,一层大概有十二个套间,都和她的办公室一样,里面有独立休息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