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50-60(第19/32页)

可能,一种,是徐京何的人藏得太深,第二种,就是施元夕所选择的,并非是徐京何。

    京中重要的人,都处在了魏昌宏的监视下,但都没有传出什么异动。

    施元夕那天在琼林宴上的表现,眼下看起来,似乎就只是她在立下了功劳以后,居功自傲,才会那般与魏青染对峙。

    事情调查到了这里,本该停下了才是。

    毕竟朝中现在需要魏昌宏在意的事情太多,实在是无暇分出注意力去关注施元夕了。

    可魏昌宏却在某天早朝时,抬头看向了顶上的小皇帝。

    当日夜里,魏太后的轿撵便直接去往了青云寺中。

    施元夕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并不意外。

    她那日做出了这样的表现,魏昌宏又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他必然会有所怀疑。

    而他这么快联想到了周瑛的身上,对他们来说,好像并不是件什么好事。

    但这件事情,其实是施元夕和周瑛共同商议后定下来的。

    施元夕本身其实并不同意用这个办法,但是周瑛却觉得,他们想要在京城冒头,就不能走寻常路。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快出现在了朝中所有官员的视线中。

    仔细思量后,施元夕到底是同意了。

    但所有的事情,不能全部都丢到了周瑛的身上,她这边的进程也需要加快。

    进入四月后,甲三级举行了一场小考。

    和之前的考试不同,这场小考,对施元夕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尤其是她最弱的策论之上,她预估评分应该不会太高。

    院内的小考不是什么大事,此事也并没有张扬,由院中的学正出题,很快考完,评分和名次也很快公布了出来。

    施元夕的名次,在甲三级中排名为第十一位。

    以她入国子监的时间来说,其实已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成绩了。

    而且她名次较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策论拖了后腿。

    她本次小考的策论,仅拿了乙中评分,邱学正给出的评价,是所写的议题过于平庸化了。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整个甲三级的学子而言,差了些许。

    放在了整个甲等院,她这篇文章都是极其拿得出手的。

    只是,国子监内,确实有着极为了得的人才。

    其中之最,当属此前跟施元夕几乎没什么交集的周淮扬。

    周淮扬是去年升入甲三级的,而从他进入了甲三级后,便一直都是甲三级第一。

    此番也是。

    与现代的多维度教育不同,大梁的科举也好,国子监教学内容也罢,都更偏重于文科。

    周淮扬就是典型的文学奇才。

    小考以后,施元夕也看到了他那篇接近于拿到了全优评分的策论。

    整篇文章,堪称经典。

    不光是引经据典,且还具备非常优美的文学观赏性,也就是平仄对齐,文采斐然。

    比较起来,她在现代十五年养成的散漫又自由的思维下,写出的文章,便远不如周淮扬这篇精彩。

    当然,若以现代思维和眼光来看待,他们二人亦是在伯仲之间。

    可这是在大梁。

    以目前施元夕的小考成绩,也是能参加结业考试的,并且甲三级第十一位的成绩,也足够她通过结业考试了。

    只是,施元夕此番并不打算参与结业考试。

    一个她的历事还未结束,按照律令,她需要拿到了历事评分,才能参加结业考试。

    往常还有历事结束后,需得要回国子监再学习一年的规矩,眼下这条规矩倒是没了,不过历事评分仍旧是必须。

    而本次大考,会在她历事结束之前进行。

    也就是说,她若是想要结业,必须得要等到下一次大考才行。

    那对她来说,眼下只需要保持住目前的成绩,结束兵部历事后,就能直接从国子监内结业。

    若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走的话,她结业的时间只怕会比徐京何更短,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国子监一年就成功结业的学子。

    但,施元夕并不打算止步于此。

    她清楚地知道,她未来将要踏出去的那一步,需要她有着一个无比坚实的基础来支撑。

    那么现在国子监内的每一次大考成绩,对她而言,都格外重要。

    只是,眼下时间比较紧,她又被兵部和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两方占据了不少时间。

    学业之上想要再有所进步,必须得要用一些方式方法了。

    这等方法,对于大梁学子而言,也是极其常见的。

    那便是——拜师。

    施元夕需要一位名师,对方得要擅长策论,且还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如此,才能为她的出身正名。

    其实郑奇明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他在民间的声望也是够的。

    但施元夕并不打算这么快就和郑奇明捆绑在一起,让魏昌宏的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

    思来想去,她倒是想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她从郑奇明那边,与对方搭上了线,且在多次登门后,让对方松了口,收下了她做弟子。

    在对方的教导下,她这一个月的时间内,除去了该做的事情外,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将所有的内容嚼烂了,一点一点牢记在了脑海中。

    还运用了不少现代的应试考试的方式,来各种加强记忆。

    终于,在进入兵部历事的第二个月结束后,迎来了她在国子监内的又一次大考。

    清晨,国子监门外,所有的学子整装待发,等着接受检查后进入院中进行大考。

    国子监的一众官员都候在了门外,徐京何也在。

    这一个月来,朝上尤其精彩,特别是刑部。

    魏昌宏手底下的那位刑部侍郎,如今已经被御史台给参成了筛子。

    眼看着摇摇欲坠,将要倒塌。

    距离徐京何正式离开了国子监中,也没几日了。

    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监考学子大考。

    入院检查已经开始,门外尤其热闹。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停在了国子监外边。

    马车停下后,徐京何微顿了片刻,主动抬步迎了过去,将车上的人搀扶着走了下来,一边轻声问道:

    “老师,您怎么来了?”

    林大儒难得好心情,面色极佳,闻言笑道:“自然是来看我那新收的弟子了。”

    新弟子?

    在场之人皆是一愣。

    林大儒名望极高,在整个大梁都备受推崇,而他这一生中,也就收过了一名弟子。

    便是眼前的徐京何。

    也因为他们之间的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