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唐之好》 60-70(第18/19页)

重要的城池之间修筑这样一条道路,不仅能使得政令通常些,也能让楚国的商路好走一些。

    秦王既然已明确表现出了要将楚国纳入到版图中的意图,蔡泽自然也不会仅仅将楚国当做秦国的傀儡来肆意操纵,为秦国供血。相反,他将楚国的领土当做秦国的领土来小心经营着。

    如何让楚国发展起来,便是蔡泽与楚王启需要操心之事。想要在楚国境内顺利推行秦国政令,总得让底下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楚国的老氏族们天然便会站在秦王的对立面,这是没法子的事,但楚国的其他人,在蔡泽看来可以拉拢。

    若是蔡泽与楚王启将楚国打理好了,待楚国正式并入秦国之时,秦王派人来接管楚国之地,也能少费许多力气。

    蔡泽大半生都在为秦国之事而奔走,他在秦王稷时期,便为秦国立下了赫赫功劳。本以为,这已是他作为一名秦国大臣所能达到的极致了。

    他未曾料到,在他晚间时期,他竟还能为秦王政灭六国之事而奔走。秦王政居然会成为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皇帝!若他能够追随秦王政,将六国纳入麾下,他的声望与成就定会更上一层楼!

    思及此处,蔡泽心头一阵火热。

    “果然还是纲成君慧眼识珠。”嬴政道:“沥青此物,寡人并未对其余几国使者隐瞒,可唯有纲成君看出了沥青的重要性。”

    考虑到接手六国之后,需要将各处的主要道路联通起来,嬴政并不在意将天然沥青和筑路技术高价卖给六国国君,让他们先修建起来。

    这卖出的筑路技术自然包含秦国的道路标准。让六国国君都按照这个标准来修路,待日后,六国之地尽归秦国,他们所修建的道路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说来,这“空手套白狼”的主意,还是李令月给嬴政出的。花六国国君的钱袋子,为秦国修路,可谓十分符合嬴政心意。

    可惜,嬴政终究还是高估了六国使臣的眼界。到头来,看出这天然沥青路大有用处的,唯有蔡泽一人。

    蔡泽脑子略略一转,便明白了嬴政的想法。

    他当即对嬴政道:“臣以楚国使者的身份,向王上求购这天然沥青与筑路技术。臣知道这天然沥青与筑路技术十分难得,我楚国自会给出一个公道的价格。不过,请王上看在我楚国是第一个出面购买天然沥青与筑路技术的份儿上,给我楚国一个折扣。”

    秦王要宰楚国可以,但看在楚王启与楚国辅政大臣蔡泽是自己人的份上,是否可以宰得轻一些?

    嬴政道:“自然可以。楚国使臣这般识货,寡人给你们一个折扣又何妨?待沥青路建成之时,莫忘了邀请其余几国的使者去看看。”

    蔡泽会意:“待他国使臣来访之时,臣定会着重向他们强调这沥青路的实用性。尤其是赵国与齐国,作为大国,秦楚有的东西,他们怎么能没有呢?”

    蔡泽与齐国君臣及赵国君臣打交道多年,对于他们的弱点,最清楚不过。他们或许不会因为某些东西于国有利,而购买这些东西,却会因为攀比心,而不甘落于人后。

    很快,蔡泽便带着秦王给与他的护卫队,离开了咸阳。

    在二三日前,其余五国的使者已经离开了秦国,蔡泽已经是留得最晚的一名使臣了。

    他离开那日,天气极好。秦王带着新王后站在道旁,亲自送他离开。

    马蹄声声,渐行渐远。

    李令月望着再也看不见踪影的车队离去的方向,不由叹了一声:“可惜纲成君已经不记得荆轲与秦舞阳的模样了,否则,我还真想知道,这两名刺客究竟是什么样的。毕竟,这二人可是能够逼得陛下还柱而走的人物呢。”

    嬴政抬眸扫向了近旁的人,他凌厉的视线,逼得周围之人纷纷低下了头。

    他们什么也没有听见。他们绝对没有听见秦王还柱而走之语。

    在他们心中,陛下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陛下。

    “令月,眼下你我已送走了纲成君,是时候该启程前往雍城了。雍城距离咸阳可不近,若是不抓紧时间赶路,咱们今晚怕是得宿在城外了。”

    在与李令月相处的过程中,嬴政也总结出了一套与她相处的规律来。

    当她提及一些让他倍感尴尬之事时,他若想让这股尴尬劲儿尽快过去,便千万不可主动与她讨论此事,而要适时岔开话题。

    李令月在听闻此言之后,果然不再惦记那两名未曾谋面的刺客。

    她与嬴政一道返回了车驾中。

    其实,就本心而言,李令月更愿意骑马。不过,如今她毕竟身份与以往不同了。

    她就是再大大咧咧,也知道自己在外头骑着马,将嬴政丢在马车内十分不妥。

    不过,看着眼前八辆一模一样的车驾,李令月忍不住感叹道:“阿政,你究竟是遭遇了多少次刺杀,才会搞来这么多迷惑人视线的车驾?”

    要知道,这还只是秦王政五年呢。眼下就有这么多人恨嬴政,不难想象待他一统六国之后,究竟有多少人要他性命。

    一旁的侍者躬着身,让秦王与王后踩着他的背上了马车。

    李令月虽已命人制出了上马车时专用的矮凳,但大秦众人显然一时还用不惯那矮凳。故而在出行之时,并未使用那矮凳。

    李令月微微蹙起了眉,却未多说什么,嬴政则暗自将这个细节记在了心中。

    他语带深意地对李令月道:“习惯的更改,是需要时间的。不过,这个过程,不会太久。”

    不仅秦国众人在面对新事物时是如此,原六国之地的众人在面对来自秦国的新事物时,也是如此。

    “我信陛下。”在执行力方面,她对嬴政从不怀疑。

    秦王坐的马车十分宽敞,容纳几个人绰绰有余。马车内甚至还摆放着一张桌案,可供秦王批阅奏疏。

    不过,要说这马车坐起来有多舒服,可就差远了。如今这马车的防震措施做得并不到位,路又颠簸,不难想象这一路上在马车内摇摇晃晃有多难捱。

    嬴政才翻开一本奏疏,就被晃得受不了。为了避免头晕,他合上了奏疏,开始与李令月聊起了天。

    “这些一模一样的马车,可不是寡人命人制作出来的。说来,这还是曾大父留下的。”

    曾大父……秦昭襄王吗?这个答案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李令月想起秦昭襄王做过的那些缺德事,心中暗道,原来秦昭襄王也知道他自己有多招人恨呐。

    嬴政这个始皇帝在位时遇到的刺杀有史可考,也不知秦昭襄王生前又遇到过多少回刺杀?

    有这么多秦王车驾在,赶路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快。

    两日后,嬴政与李令月终于抵达了雍城。

    雍城是秦国故都,自春秋时期秦德公元年,至战国时期秦献公二年,都定都于此。共有十九代秦公曾在此执政,雍城在秦的地位,大抵相当于郢都在楚国的地位。

    如今雍城虽已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雍城作为秦国故都,作为秦国宗庙与历代秦王陵寝所在之地,它仍然有着特殊的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