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唐之好》 80-90(第6/15页)


    尤其是一去不返,再也无法相见的那种道别。

    彼时,李治已经几乎要失明了,却依旧摸索着,将她揽入了怀中:“那耶耶不与令月道别了,令月不要讨厌耶耶。”

    可是,怎么可能会讨厌呢……李治所在的那几年,是她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他的离开,也带走了这份纯白之色。

    李令月一方面为李治早早离开而感到遗憾难过,另一方面,又庆幸自己不曾走上史书中太平公主的老路。

    因为没有李治为李令月遮风挡雨,没有父母的温情蒙蔽视线,李令月早早便看清了权力的无情,于是选择出动出击。

    事实证明,早早便开始做打算,的确能够掌握先机。若是等到李令月成为他人妇了,她再想做些什么,只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至少武皇不会再轻易松口让她去边关历练。

    这些话,有一部分是陈茵从李令月身边伺候的人那里听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她自己琢磨来的。

    因此,当陈茵听李令月主动提起“告别”一词之时,心中不由微微一颤。

    她的主将,大抵还是不想直面这个情形的吧?

    若是秦王知道了,也不知他会如何恼怒。不过,如果没有意外,他们此番离秦归唐,就要桥归桥路归路了。

    日后,李令月与嬴政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

    他们之间的婚姻,会永远地成为一段过往,尘封在记忆深处。

    既如此,即便嬴政会恼怒,也只是一时之事罢了。

    他们的心中都装着家国天下,想来是不会让这等小事在心间停留太久的。

    陈茵这么想,也就没有再劝李令月,她只愿李令月不会因此而后悔。

    ……

    韩王的受降仪式就在不久之后进行。

    当韩王然将一国印玺交给秦王派去的人,并跟着秦人来到秦地之后,韩国就当真不复存在了。

    韩王向秦王投降一事,在六国之间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魏王、赵王等人怎么也想不明白,韩王究竟是吃错了什么药,为何要这么做。

    是,韩国现在是很弱小,完全不是秦国的一合之敌。但只要能够保住韩王的名头,韩然至少还有尊贵的身份。日后时来运转,韩国未必不能再起来。

    向秦国投诚,将韩地尽数献给秦国,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日后,韩然去了地下,他该如何与韩国的列祖列宗交代?

    “寡人定不会像韩然那般愚蠢!”赵王偃和魏王增纷纷对自己的臣子们说道。

    他们愿意对秦王卑躬屈膝,那也是建立在他们还能继续做赵王和魏王的份儿上。

    倘若秦王要将他们的名头,地位,地盘全部夺走,他们定然是不会答应的。

    魏王和赵王的臣子们嘴上与他们虚与委蛇着,心中却打定了主意,要好生看看韩国那些降臣们的待遇。

    倘若那些人在秦王手底下过得比在原本的君王手底下过得滋润,他们倒也不是不能考虑向着秦王靠近……对于他们而言,国君的利益,哪里比得上自己的利益重要?

    当发生这等重大变故之时,赵王、魏王与他们手底下的臣子各怀鬼胎,各有算计。

    小张良与韩非在得知韩国正式亡了的时候,一个呆愣愣地站在原地,一个几乎哭成了泪人。

    可偏生,他们还没有办法责怪秦王政。秦王政并没有派人攻打韩国,他甚至还派出秦军去帮助韩国度过蝗灾。

    这地,是韩王主动献的。与其说韩国是灭于秦王政之手,倒不如说,韩国是灭于韩然之手。

    在心灰意冷过后,小张良自嘲一笑。

    他不是早就该料到会有今日了吗?这一年多以来,他与公子非在咸阳见了不少,也思索了不少。

    他们不是没有将自己的心得告诉韩王然,不是没有劝着韩王然变法图强。可韩王然一句也没有真正听进去过。

    有时候,小张良和韩非说得急了,韩王然还会让他们好生为秦王效劳,莫要想些有的没的。

    这次,韩然向秦王献地,虽给了小张良重重一击,但等待小张良回过神来,却发现他竟然并不感到惊讶。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死寂。

    在对着窗外枯坐良久之后,小张良终于折身往室内走去。

    他想,罢了,韩王都不在意,他在意又有什么用呢?

    自那日过后,一切似乎都变了,一切又似乎没有改变。

    咸阳城里悄无声息的多出了一个韩然,初时,人们倒还会在意他几分。等到后来,周围人对他的存在习以为常了。

    而这时,远在赵国的赵王偃终于从韩国灭国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送走了秦军的他,在郭开和王后的提醒下想起了李牧。

    他决定把李牧好生召来邯郸折腾一番,拿他来出口恶气。

    第085章 第 85 章

    李牧在听闻赵王偃将他召入邯郸之时,他原本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向赵王偃陈情。

    他要让赵王偃相信自己,明白那满城风雨是秦王与秦王后的离间计。

    可惜,李牧一进入邯郸,连赵王偃的面都没见到,就被不知从哪里冲出来的人兜头打了一顿。

    当他拖着满身的伤去求见赵王偃的时候,却被告知,赵王偃已经派了赵葱去接替他在代地的职务,他已不再是赵国的臣子了。赵王偃还责令李牧伤好之后就离开赵国,他不想再看到李牧。

    郭开怕李牧死在半道上,完不成秦王后交办的任务,还特地请了医正来为李牧治疗伤势。

    他看着满脸愤懑之色的李牧,思及李牧与秦王后有亲,有心想缓和一下他与李牧之间的关系,便道:“不就是赵王不信任你么,何必这样要死要活的?秦王后既然这般看重你,你去为秦效力,照样可做你的高官,拿你的厚禄。”

    李牧瞥了郭开一眼,别过头去:“我的想法,你这等靠着谄媚进官之人是不会理解的。”

    “是啊,你高贵,你待赵王比我待赵王真心,可赵王就是更信我而不信你。你再是一心为了他着想,又有什么用呢?”

    “若不是你和倡后在赵王面前进谗言,赵王怎会疑我?”

    “你也知道,我只是向赵王进言啊。最终要不要采纳我的言论,不还是看赵王的吗?你只知我极力吹捧赵王,不把他往正道上引,又怎知不是因为他爱听这些话,我才特意说给他听呢?”

    郭开道:“我知道你一向看不起我,可你心心念念的赵王派人打了你,如今,你还得靠着我这个你瞧不上眼的人给你寻医问药,你说讽不讽刺?”

    李牧听到这里,终于不说话了。

    的确挺讽刺的。

    “待你入了秦国,看在我今日派人来为你疗伤的份儿上,你可要帮着我在秦王后面前说几句好话。”郭开还没忘记他此行的目的。他向来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没有好处的事,他是断然不会去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