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唐之好》 130-140(第21/24页)

睡得这般香甜,仿佛丝毫不知道这宫殿中刚刚因为他们而爆发了一场争论。

    武皇挥挥手,命人将他们抱了下去。

    “行了,两个神胎你们也见过了,今日的宴会,就到此为止吧。”

    闹腾了这么久,她听着这些大臣们争辩,听得耳朵都疼了。

    她今日举办这场宴会的目的,只是将李晏和李清介绍给他们,并告知他们她所做的决定罢了。

    至于这些大臣们能否接受她说的话,她其实并不是那么在乎。反正,她想做的事,最终她都会做成。

    在遣散了众人之后,武皇道:“承嗣和三思留下。”

    周围的人渐渐散尽,面对神色严肃的武皇,武承嗣和武三思显然有些不安。

    别看他们平时在武皇面前姑母长姑母短的,实际上,他们心中对武皇还是有些犯憷的。

    “朕知道你们心中打的那些主意,但令月并不喜欢你们。她对于你们的小心思,也看得十分明白。”武皇道:“往后,你们的那些个小心思,都给朕收起来吧。只要你们恪守本分,看在朕的面子上,令月自然会善待你们。若你们一直屡教不改,惹恼了令月,朕可不会保你们!”

    对武皇来说,武承嗣和武三思虽然好用,但也只是稍微重要些的刀罢了,他们并非不可替代。

    “这话,朕曾对你们说过,如今,就再对你们说一次。朕对你们的耐心虽比对旁人多些,但朕的耐心,终究是有限的。”

    “不要再打令月的主意,也不要对龙凤胎动手。朕是如何惩戒朕的敌人的,你们都见过,朕不希望有朝一日,朕会把这些手段用在你们的身上。”

    听到最后,武承嗣和武三思打了个冷颤。

    明明武皇就站在他们的身边,在那一刻,他们却觉得武皇距离他们如此遥远。

    当武皇用漠然的眼神看着他们时,一股真切的冷意从他们的身上划过。

    他们意识到,尽管他们是武皇的侄子,但他们对武皇来说,也并不比武皇手底下的其他大臣们重要。

    等到武承嗣和武三思离开后,随侍在武皇身边的上官婉儿道:“陛下对两位王爷,倒真称得上是用心良苦。”

    若武皇对武承嗣和武三思完全不上心,她根本不会跟这俩人多费唇舌。她只会默默看着他们踩到她的底线上,然后一举歼灭他们。

    在上官婉儿看来,武皇对武承嗣和武三思的耐心,甚至比对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多。

    曾经的李贤,如今的李显和李旦作妖的时候,武皇连提醒他们都嫌费口舌。

    武皇道:“朕只是不希望继续看着他们犯蠢罢了。好歹是朕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多少也代表着朕的脸面。若他们一直总是做些不着调的事,朕也会面上无光。”

    闻言,上官婉儿便明白,这两个武氏子侄在武皇心中,并不是当真比她的亲生儿子重要。她对他们的种种宽容和优待,都是因为他们只能仰仗她,他们对她构不成什么威胁。

    “但愿两位王爷是真的明白了陛下的一番苦心,日后能尽心尽力襄助陛下。”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逻些,吐蕃都护府的建造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李令月在解散吐蕃王朝,并将王朝纳入到大唐的管辖范围中之后,她并没有急着在吐蕃做些什么。

    她一面让赤玛伦出面安抚当地的尚族和民众,一面在文成公主的陪同下在吐蕃境内游历,考察吐蕃民情。

    吐蕃地区地广人稀,她们主要考察的目标是那些人口聚居的地方,以及吐蕃境内的各项自然资源。

    在将吐蕃纳入到大唐的管辖范围内之后,如何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改善民众的生活,并让吐蕃地区与大唐的其他地区互通有无,是李令月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吐蕃地区拥有丰富的医药资源和矿产资源,广袤的天然草场为吐蕃地区的百姓创造了绝佳的养殖条件。

    如果能将吐蕃地区的一些东西运出去买卖,民众的生活必定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的入藏之路并不好走。文成公主当初入藏之时,她和她的团队走了两年多,可见入藏之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

    看来之后,想要加强吐蕃地区与大唐其他地区的关系,还得将修路之事提上行程。

    李令月一边走,一边默默地思索着。文成公主见状,也没有打扰她。

    文成公主是大唐的公主不假,可她在吐蕃生活了这么多年,她早已成为了吐蕃的一份子,她当然关心吐蕃民众的生活。

    现在,吐蕃与大唐融为一体,大唐未来的君王如此关心吐蕃地区的发展,这在文成公主看来,是一件好事。

    文成公主很愿意帮助李令月了解吐蕃,她曾经听说过李令月是如何将安西四镇管理得越来越繁华富庶的。

    她希望能够借李令月之手,让吐蕃地区也变得富庶起来,她希望大部分民众都能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而不是只有少数人尽享荣华富贵,多数人饱经沧桑、备受压迫。

    走着走着,文成公主和李令月忽然听到了水声。

    初时,这声音还有些模糊,稍一不注意就会忽略过去,她们又走了一阵,这水声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文成公主对李令月说:“前面就是雅鲁藏布江了。雅鲁藏布江是我们吐蕃地区的母亲河,它就像是母亲一样哺育着我们,为我们带来水源,为我们提供沃土。”

    这条江水的发源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杰马央宗冰川,雅鲁的意思指的是从天上来。①

    可想而知,这条江水奔腾而下的场面是多么的壮观。

    李令月道:“带我去看看吧。”

    ……

    一连好几个月,李令月都与文成公主一起在吐蕃境内游历着。

    吐蕃的许多路段并不好走,尽管她们已经尽量选择了相对比较平缓的路,但当她们结束考察返回逻些的时候,已经是三四个月之后的事了。

    吐蕃地区实在是太大、太广,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全部游遍,依照现在的交通条件,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此,李令月和文成公主也只是挑了一些地方进行重点考察。

    在这段时间中,李令月除了定期接收来自逻些的工作汇报之外,她几乎没有插手干预过赤玛伦的工作。

    这一切,文成公主都看在眼里,她不由感叹道:“你对赤玛伦还真是放心啊,你就不担心赤玛伦会趁着你不在的时候,与当地的尚族勾结吗?”

    她说这番话,当然不是希望李令月怀疑赤玛伦,但疑心病的确是许多上位者都会有的东西。她只是想知道李令月对赤玛伦的真实态度。

    李令月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亲自推举她做了吐蕃地区的代理都护,就代表我信任她的能力和品性。”

    文成公主看着这位晚辈,眼中浮现出些许敬佩之意。这个年纪轻轻的小辈能够越过她的兄长们成为大唐储君,果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你拥有比雅鲁藏布江更为宽广的胸襟,赤玛伦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