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50-60(第3/32页)


    她都留了一些。

    要了三斤,白色跟浅蓝色多一些,绿色也拿了,给了十五块钱跟十五尺的布票。

    她要带回家,让她姐织毛衣,一人一份。

    邮局的工作轻闲,平常有空织毛衣。

    袁秀红才在供销社买了毛钱,就没要。

    可惜了。

    买早了,袁秀红有些后悔,瞧杜思苦这边的毛线质量多好啊。

    摸着软得很,上面还有细绒。

    袁秀红突然想到一件事:“思苦,这些你是从纺织厂买的吗?”

    “对,是纺织厂的货。”

    袁秀红又急着问:“他们那边有棉花卖吗?”

    杜思苦过去把门关上。

    这才走过来,低声说,“有的,我跟那边的凤同志说好了,年前给我留一些,我这边票跟钱凑齐了,就去买。”

    袁秀红一下子就过来了,握着杜思苦手,“我也要一份,你要多少我就要多少。”

    她要给爷爷做新棉衣,新棉鞋。

    “好。”杜思苦答应了。

    凤同志给的是七毛钱一斤,不贵。

    “我也要。”余凤敏今天也想做件新棉衣,以前的旧棉衣洗过之后,穿着有点冷。再说了,她今年都有工作了,都能赚钱了,可不得给自己置办一身新衣棠吗。

    “行,那我跟凤同志说说。”杜思苦想了想,准备把这个任务交给肖哥,她没有假了。

    凤樱当初说的是给她留十斤,现在看来,十斤是远远不够的。

    肖哥有自行车,让肖哥去纺织厂找凤樱问问,能不能多留一些。

    正聊着。

    外头传来敲门声,杜思苦开门一看,挤进来一个人,“你这边有毛线吗?”

    是来买毛线的。

    “没有。”

    杜思苦不想卖了。

    回头把剩下的拿给肖哥,让肖哥自己去车间看看。

    “杜同志,武梅(鸡窝头)说她的那批好货就是从你这里买的,我这边真的要得很急,我家嫂子冬天生孩子,我想给她织件毛衣。我去供销社看过了,没货了。你帮帮忙,行吗?”

    “别人的东西。”杜思苦其实准备拿了。

    “我保证不跟别人说。”

    杜思苦把剩下的毛线拿了出来,让她挑。

    这人竟然把剩下的全买走了,其实也就三斤,十八块钱跟十八市尺布票。

    家里有新生宝宝,得织帽子,织袜子……

    这人偷偷来,在门口张望了一下,见走道没人,就提着毛线赶紧走了。

    她走后,余凤敏才说,“这是陈婉芳,我们二车间的。”

    二车间的配件工人。

    二十四了,还没结婚呢,“我听说她之前谈过一个对象,人还不错,可是家里不同意。”

    余凤敏悄悄说,“家里怕她嫁人了,就不补贴娘家了。”

    听说家里好几个哥哥,父母一直拖着不让嫁。

    杜思苦:“凤敏啊,我觉得以后你不想在机修厂干了,可以去报社。”

    打听消息真是一把好手啊。

    “报社!”余凤敏还真的挺喜欢的,不过,“焊东西挺有意思的,我现在还不想换。”

    医院。

    于月莺提着饭找过来了。

    杜爷爷病房里这会没人。

    不在?

    于月莺思索片刻,提着东西上楼了,可能在杜奶奶的病房里。

    “杜奶奶,我来送饭了。”于月莺喊了一声,就自个把门打开了。

    屋里,老五坐在病房边看书,杜奶奶似乎困了,睡下了。

    于月莺这一喊,杜奶奶就醒了。

    真稀奇,表姐竟然来送饭了。

    老五打量了于月莺好几眼,把书放下,走到另一边,接过于月莺带来的饭,摆到桌上。

    于月莺道:“我刚才去了楼下病房,没看到杜爷爷,还以为他在这呢。”

    说到这,她叹了口气。

    老五听到了,挪了下位置,把于月莺挡到身后,“奶奶,吃饭。”

    “老头子不在病房?”杜奶奶探着头问,“要不要外头散步?”老头子就是闲不住。

    “没看到人。”

    于月莺摇摇头,从老五身后走出来,特意走到病房另一边,紧挨着杜奶奶。

    她欲言又止,最后事叹了口气。

    “怎么了这事?”杜奶奶瞧着于月莺像是有话要说。

    于月莺为难道,“是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您。”

    老五出声:“不知道就不要说,你先回去吧,饭盒等会我带回家。”晚上她妈跟她换班。

    她回家睡。

    于月莺那些话还没说呢,怎么肯走。

    她也不管老五了,直接说:“得敏表姑被抓到派出所去了,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这话跟一个炸雷似的,惊得杜奶奶心惊胆颤。

    半天,才有反应,嘴巴动着:“你是不是搞错了?”

    “民警同志说,得敏小姑跟人合谋偷了家里的东西,就是你屋里的钱跟布票,还有床底下的那一堆东西!”

    第52章 052

    ……

    红光县, 小河支队。

    梁会计今天去了县里,买了不少账本和纸张,十月收粮收了, 要给各个各户挨个计工分,算工钱。

    大队里的纸不够用了。

    一大早上去的, 直到天黑才回来。

    家里备了饭,梁会计吃过饭, 又要出门。

    “这大晚上的, 黑灯瞎火的,你去哪啊?”他媳妇问。

    这都跑了一天了, 晚上还不休息?

    还有精力去外头晃?

    “去找杜二。”梁会计道,“县里有他的电服。”如果是平常电报也就罢了,这次是杜二家里的急报。

    爷爷病重, 让他速回。

    “爸,我跟你一起去。”广播员小梁饭没吃完, 这会也不吃了, 把嘴一擦,就要跟着过去。

    “你别添乱。”梁会计不让, 他自个去了知青点,找了杜二。

    把电报的事跟杜二说了。

    “你家里远, 给你批五天假,明天早上你来大队拿证明。”梁会计早就杜二想好了。

    拿上介绍信, 就能坐火车回家了。

    杜二的户口下乡的时候就迁过来了,如今想出远门,必须有介绍信。

    爷爷, 病重?

    还是加急电报传来的消息。

    杜二想来想去, 还是决定回家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