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220-228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220-228(第8/18页)

   卖衣服的柜台这边呢,下面领导时不时的就来挑刺。

    什么破工作,余凤敏真不想干了!

    五月。

    杜思苦收到了余凤敏的信。

    “思苦,我真的好后悔,我应该让我爸早点退下来的。他不肯我该好好劝的,现在革委会不行了,处处都在清算。”

    余凤敏跟杜思苦说了余主任艰难的处境,问杜思苦有没有什么办法。她工作上的事好也说了,大倒苦水,那些人以前看着和善又好说话,现在她爸一出事,这还没定罪呢,那些人就变了脸,恨不得都在她头上踩一脚。

    杜思苦在汽车厂的回信都会有专人去看,确定不会泄露信息才会让寄出去。

    这就不好写革委会的事了。

    杜思苦回信的时候只隐晦的提了一句,关键在于‘主动’两字。

    若是过错不大,主动投案,或许可以免除责罚。

    至于余凤敏工作上的困境,杜思苦的意思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余主任这边的事平了,那些人也不敢对余凤敏怎么样。

    像这样国营单位,是不会轻易开除员工的。

    杜思苦在信中写着,知青回城,如果想换工作那将比前些年难上好几倍,望余凤敏慎重。

    尤其是余主任现在前景不明,最好别换。

    最后,杜思苦信中安慰着余凤敏,困难是一时的,以后会好的。

    杜思苦的回信审核过后,成功的寄了出去。

    之后,她就进入了忙碌的工作中。

    ‘试制高级公务车’这个项目困境重重,因为国内无定位夹具,这车身竟然是靠肩车门杠调整的,误差很大。

    杜思苦看到的时候惊呆了。

    接下来还能怎么办呢?她只能想办法先把车门安装固定夹具做出来,比照车门的的尺寸,安装孔位置,车身拉链的坐标。

    一一测量,一一定位。

    夹具在用的钢材,还有五金件,最重要的设计图,都要杜思苦自己亲自来。之后的制作也是她负责的,按设计图切割、焊接座底和支架,钻孔加工,一切做好后。

    还要试验安装,进行调整。

    单是这些,足足花了她两个月的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七月。

    “杜工,你可太厉害了!这车门的误差控制在0.5MM了!”要知道,之前人工安装,误差可是在5MM啊!

    完全就是两回事!

    杜思苦:“还行吧。”

    就是累。

    真的每天都加班,调整,再加班。

    果然,高工资不是那么好拿的。

    同样的,这样强度的工作量,在加上杜思苦自己翻阅书籍跟动手制作,她在汽车制作这块的水平跟技术飞速提升。

    像是吸了水的海绵。

    领导也因为车门安装的固定夹具狠狠的夸了杜思苦一顿。同时,车门固定夹具开始在汽车厂生产。

    “小杜,厂里决定,下个月给你发奖金!”足足三位数!

    厂里不光会发奖金,还会在保密项目组众人面前表扬杜思苦,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谢谢领导!”

    八月。

    杜思苦拿到了二百块钱的奖金,也成了这个项目组的最核心人员。

    “杜工,你是党员吗?”

    “是。”

    “那太好了,上头领导要来突击检查,您跟我来。”

    “好。”

    杜思苦发现,为了应付这次上级的突击检查,有四个普通工人被临时授预了党员身份,还能这样?

    好吧。

    之后杜思苦还发现,有三个七级工,原本是五级工的,为了能接触到进口设备,这个杨工硬是让他们‘成了’七级工。

    杜思苦总算是知道这个‘高级公务车’项目的安装难度为什么这么大了。

    车身的问题解决后。

    动力系统这边又有了新问题。

    “杜工,您快来看,这个是发报机吗?”

    杜思苦过去了。

    唉。

    八月。

    西北,某农场。

    经过郭庆格不断的寄信申诉,他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阳市学校那边回了信。学校这边组织了复查小组,对本单位的‘申诉’进行核查。

    要是郭庆格这边没有问题,他们撤销原来的处分,同时公为郭庆格平反。平反之后,就是恢复老师的工作岗位,以及补发之前被停发的工资。

    郭庆格捏着信的手在颤抖。

    连着几天晚上,他都不能入睡,一直在盼着平反那天的到来。

    他等啊等。

    他从月初等到月底,从八月等到九月,再等到十月。

    十月的头一天。

    邮递员来了。

    “郭庆格,你的信。”

    郭庆格接过信,一看,是阳市学校寄过来的。会是平反信吗?

    很神奇的,真到了这一刻,郭庆格竟然平静了下来,他撕开信封,拿出里头的信,先是草草的看了一遍。

    是平反信!

    之后,他又细细的读了五遍。

    他被上头平反了。

    恢复了名誉,恢复了工作,连以前住的房子都还会他了!

    还有这些年停发的工资!

    “文秀,文秀!”郭庆格去找女儿了,“我们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估计要几天。

    农场这边还有手续要办。

    十月,十二日。

    国家宣布恢复高考。

    二十一号。

    人民广播电视台播报了恢复高考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这事就传遍了全国各地。

    这次高考,不管年龄,不管是否结婚,不管出身,只要想去都可以参加。

    红光县。

    杜二去了县里,从广播里听到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

    不限出身。

    这可太好了,杜二特意去买了几份报纸,带回了大队。

    一回到家,又闻到了熟悉的中药味。

    杜二:“皎月,这中药咱们先别吃了,停一停。”马上要高考了,孩子的事不急,迟个几年又算什么呢。

    还是高考更重要,先考上大学,再回城。

    “有好事。”

    “什么好事?”苏皎月拿着大蒲扇过来了,这是用来扇炉子的,柴火烟多。

    杜二把报纸递给苏皎月看,头版头条,恢复高考。

    苏皎月盯着那四个字看了很久,才抬头问他:“咱们的高中课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