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300-320(第24/26页)

题问得愣了一下。他其实没有什么“灵感”,唯一能说的,就是从小喜欢体育比赛——不光爱看,还喜欢自我模仿和解说。

    可惜,自己的运动细胞实在有限,在高老师的鼓励下,他才逐渐将爱好转化成了实际行动。

    不过,这些实话太过朴实,甚至有些露怯。陈默想了想,稍稍修饰了自己的答案:“其实,球场是球员们的舞台,我只是个陪衬。是场上的球员们给了我灵感。”

    这回答反倒谦虚得体,让在场的记者们纷纷点头称赞。有人低声道:“还挺有镜头感嘛,又谦虚,这孩子有意思!”

    将陈默引导至媒体采访区的主办方工作人员还没走远,听到他那句“我只是个陪衬”,忍不住笑出了声,打趣道:“你是陪衬?今天你可是全场的焦点!我看这些记者都是冲你来的。”

    陈默腼腆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可能得感谢三中足球社给了我这个替补机会吧。”

    恰巧经过采访区的几名三中球员听到这话,立刻哄然大笑,起哄道:“陈默,我们的‘替补之王’威武!”

    这场面逗得媒体区的气氛都轻松了许多,也让陈默的紧张心情舒缓不少。

    一位穿着《体育周刊》工作服的年轻记者继续追问:“能聊聊你今天解说的感受吗?你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者接触过类似的工作吗?未来有没有想过从事体育解说这个行业?”

    陈默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内心却掀起了一番波澜。他悄悄压下兴奋的心情,尽量平静地回答:“这次省高中生联赛,比赛主办方能让我尝试解说,我已经非常感谢了。我没有接受过专业解说培训,只是从小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听体育台解说员的分析,也喜欢研究各种体育比赛的规则。当然,三中足球社和篮球社给了我很多练习解说的机会……”

    在场的记者们交换了几次眼神,似乎对陈默的回答很满意——多好的新闻素材!

    一名年长的记者忽然开口:“你的表现不仅让主办方注意到了,我们也觉得你很有潜力。如果有机会到更大的平台——比如省电视台体育频道——尝试解说一场比赛,你愿意吗?”

    陈默一愣,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提议。他点了点头,认真地回答:“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不过现在,我还是需要多学习播音技巧,打好基础。”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那名记者赞许地点了点头,满意地笑着,语气中带着鼓励:“我认识省体育台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许可以帮你推荐过去试试。你的能力,放在业余比赛实在有些屈才,你值得更大的舞台。”

    陈默听到这话,心里仿佛被点燃了一团火。他紧张地握了握拳,深吸一口气,稳住心情:“那太感谢了!如果能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尽力做到最好。”

    镜头下的他显得镇定自若,但站在一旁的三中教练看得出,他内心正激动得无以复加。

    这一次,本地媒体的报道很可能为陈默的人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而他,绝不打算错过这个机会。

    第319章  陈默意识到了解说这个职业更为深刻的意义。

    来自《体育周报》的记者真没忽悠他。当天晚上, 志得意满的陈默刚坐上回家的公交车,就接到了一个自称来自省电视台的女子打来的电话。

    显然,《体育周报》的记者已经在省体育馆工作人员面前替陈默说了不少好话。电话刚接通, 对方便是一通热情洋溢的称赞, 说得陈默都有些发懵,几乎不敢相信夸奖的竟是自己。

    这一辈子,他什么时候享受过这么多人的盛赞?

    从初中开始, 他在别人眼里就是那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什么正事儿都不感兴趣, 脑袋里装的只有足球篮球赛。

    没有足球篮球可看时, 各种小众的比赛如水球、蹦床、击剑……只要电视上能播的, 他都不放过, 电视上不播的,就连公园大爷打陀螺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这通电话让他下定了决心——下个月,他一定要去省电视台试一试!说不定还能被电视台的大佬推荐到电视台对口的传媒类大学就读呢。

    其实,陈默想当解说员的念头, 最初还是在高老师的点拨下才萌生的。要不是高老师提醒,他可能到现在还在徒劳地和那些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体育项目较劲,一心钻牛角尖, 妄想着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

    他觉得,如今有了这个目标,根本不用特意去向高老师请示——高老师铁定会支持他。

    倒是家里那一关,让陈默有些头疼。

    儿子小时候, 陈爸爸一直觉得,这孩子是自己的骄傲:身体健康, 很少生病,还特别爱运动, 总是活力十足。

    但随着陈默一天天长大,他忽然发现,儿子似乎对体育过于着迷了,甚至有些走火入魔: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陈默倒好,就知道和小伙伴一起打球踢球。

    而且,喜欢归喜欢,水平却实在平平,根本看不到有什么出路,更别提把对体育的热爱转化成能够改变人生的能力了。

    于是,曾让陈爸爸骄傲的特点,反倒成了他在家里频频挨批评的原因。

    为了管住陈默,父母严格限制他看电视、用手机的时间。

    上了高中后,因为学校离家太远,陈默被迫住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由,连晚自习时间都用来看比赛,越看越上瘾。

    陈默的父母并非不知道儿子在运动会当解说,但他们一开始并没太当回事——也许孩子只想找个全场观感最好的角度看比赛吧。

    第一次听说,还是在家长会上。一个有些口吃的男生特意跑到陈默父母面前,感谢陈默在运动会解说席上帮他救场,化解了尴尬,才让他免于因为结巴而被全校嘲笑的命运。

    陈默父母早就记不清那个男生的名字了,但心里对这事还是颇为得意的——虽然成绩不好,但儿子反应快,救场能力强,说明他还是挺聪明的嘛!

    从那之后,陈默每年都在运动会上当解说,父母对此也见怪不怪了。他们一直以为,孩子只是玩票,根本没想到他会认真考虑这条路。

    直到这一天,陈默站在他们面前说,周末要去省电视台体育频道拜访时,父母才终于意识到,孩子似乎比他们想象中认真得多。

    陈妈妈放下筷子,惊讶地看着他:“省电视台?这不是你平时随便玩玩的东西吗?怎么还扯到电视台去了?你可得跟妈说清楚,没惹出什么不该惹的麻烦吧?”

    一旁的父亲皱起眉头,并不赞同:“体育解说,那是正经事儿吗?你学习怎么样了?高三都大半学期下来了,我怎么感觉你的成绩一点进步都没有呢?都高三了,你还是这样不务正业,能当饭吃吗?”

    听着父亲毫不留情的质问,陈默紧紧抿住嘴,忍住了顶嘴的冲动。他一直以为,自己的父母算是开明的,至少不会过多干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没想到,在真正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百分百站在自己这边。

    他平静地说道:“爸,我才不是瞎玩。这两年多,我在学校的足球社、篮球社做了不少次解说。这次跟着学校足球队参加省赛,还被记者发现了我的才能,才推荐到省里的。省电视台是很大的平台,他们不可能随便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