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人家[年代]: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沪上人家[年代]》 100-110(第19/19页)

 “想找个什么样的?回头让我大嫂帮你踅摸踅摸。”

    事关一辈子,邱嘉树也不扭捏了:“高中毕业,长得可以,性格爽利。”

    青丫听得轻哼:“你一个初中生要求还挺高的啊!”

    邱嘉树瞪她:“有你这么拆台的吗?你一个老黄牛都知道学习了,我能待在原地?”

    “说谁老黄牛呢?!”青丫气得拿筷子敲他。

    邱嘉树闪身躲开,嗤道:“你啊,咱们寨子除了你在家跟头老黄牛似的,忙了地里忙家里,拉巴起几个弟妹,还能找到第二个吗?”

    “我愿意!”

    “啧,你来沪市这么久,家里除了耗子打电话关心你几句,其他人除了要钱,逢年过节有给你寄过吃用吗?”

    青丫心里一堵,瞪着他,渐渐红了眼眶。

    邱秋狐疑地看着两人。

    “姑,不哭。”航航舀了几粒米,伸长了胳膊往青丫嘴边递了递,“吃。”

    青丫忙扯起衣袖抹了下眼,端起自己的碗往航航的勺子下面送了送。

    航航将米粒倒进青丫碗里,小脸一绷,怒瞪着邱嘉树:“坏银!”

    邱嘉树摸摸鼻子,打哈哈道:“是、是,我坏,不该惹哭你姑,我道歉。对不起,青丫。”

    青丫戳了戳自己碗里的米:“不关你的事。”

    航航看看青丫,再瞅瞅邱嘉树,疑惑地喊了声:“啾——”

    邱秋多少猜到些,邱嘉树过来,青丫家里大概托他跟青丫要钱了。

    青丫兄弟姐妹八个,她阿爹生病走后,留下一屁股债,好不容易还清了,她阿妈又查出了肾功能受损,虽已调理得差不多了,却也不排除随时有复发的可能。

    青丫是老二,上面有个大哥,她过来帮忙带孩子那会儿,她大哥刚结婚,嫂子不是个善茬,一结婚便夺了管家权,青丫与其说是自愿来的,不如说是在家待不下去了。

    老三是耗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都是上学的年纪,哪哪不要钱。

    果然,吃罢饭,邱嘉树跟邱秋去学校的路上说了,青丫家要盖房子,想让她出些。

    她家房子确实也该盖了,土坯墙茅草顶的三间房,哥嫂一间,她阿妈带着两个妹妹住一间,三个弟弟挤在堂屋的后半间,前面待客吃饭用。

    四弟今年17岁,寨子里跟他一般大的都已经相看了,他们家因为没房,连登门说媒的都没有。

    “寨子里不是都知道耗子挣钱了吗?”农村嘛,好像格外看重长姐如母、长兄如父,他们家老大立不起来,从他们阿爸去后,家里一直由青丫和耗子撑着。

    邱嘉树:“耗子跟他妈、他哥嫂闹僵了。”

    说着话,两人到了学校,邱秋从自行车后座上蹦下来,不解道:“为什么呀?”

    邱嘉树看了邱秋一眼。

    邱秋一愣,惊愕地指指自己:“因为我?”

    “确切地说是因为你家后院种的那些药材。金钗石斛、天麻,收购站给的价格不低,他又经常带着小踏雪进山,采的药材成麻袋地往外运,能不让人眼馋。”

    “从去年秋里,他大嫂就想去你家后院剪些金钗石斛、挖些天麻带回娘家种,耗子护得紧,弄不到。她又想让耗子带他们两口子进山采药,耗子还是不答应,后来就变着法地借着耗子妈的病,找各种借口要钱。”

    “他妈、他弟、他妹帮着打配合,次数一多,耗子又不傻,能不知道咋回事,恼了,直接断了他弟妹的学费、吃用。他妈的药也是他直接去县医院拿,拿回来,爱吃不吃。”

    “去你家门口闹了几次,见耗子不为所动,这不便找上青丫了。一听我要过来,她大哥大嫂便张罗着盖房子,张嘴要我跟青丫拿五百。”

    五百?!

    青丫过来不足一年,前面工资开得低些一个月20块钱左右,后面涨了一次,现在是30元一个月,加上过年过节的红包,满打满算也就三百多……

    可别忘了,青丫每月可都有往家寄钱呢。

    现在手头怕是一百都没有。

    邱秋:“青丫怎么说?”

    “她想找你借点凑够一百,让我交给她阿妈。你劝劝她吧,这个口子不能开,一旦张开,以后只会没完没了,纠缠不清。”

    邱秋沉吟道:“让我劝,你还不如让耗子给她打个电话呢。”

    邱嘉树一怔,随之笑道:“这办法可以。”耗子那家伙舌头毒得狠,青丫不听,成等着挨骂了。

    说着话,两人找到了任书记家。

    “找龙老爷子啊,”任章华笑道,“走吧,带你们过去。”

    华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地批下来了,在浦东。与之同时,史大华全国撒网找的会做针灸针的老手艺人也来了不少,现在他们跟龙老爷子一家被统一安排在针灸研究院里的一处旧库房里。

    仓库不小,程教授他们买了些五夹板,找工人给隔成了一个个单间,大的二十几平方,小的七八个平方。

    龙老爷子家占了一大一小两个单间,里面有床有柜,有桌有椅,吃饭去研究院食堂。

    洗澡人家有专门的澡堂,旁边不远是公厕,仓库门口给垒了个长条水池,接了十来个水龙头。

    仓库中间给弄了个大堂,摆了桌椅,放了台彩电,上面还给挂了几把吊扇。

    任章华看邱秋围着桌椅打转,笑道:“都是从淮国旧红木家具仓库拉来的,找的便宜货,不值啥钱。”

    确实便宜,按斤买的,一斤一毛二。

    这会儿尚好的海南省黄花梨木材,收购价也不过每市斤4元。

    “厂子建好之前,先让师傅们在研究院实验室里打制金针。”任章华跟邱秋说道。

    邱秋打量着或胖或瘦或黑或白,一群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上下的老师傅,“人品都可靠吗?”

    “能来到这儿的,肯定政审过关了。”

    那就放心了。

    跟龙师傅说了会儿话,将自行车给邱嘉树,邱秋便急匆匆去上课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