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贵妃喜欢吃瓜看戏(清穿)》 8、佟妃(第1/2页)
夜晚,紫禁城又下起了大雪。
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夕儿提着微弱的提灯,神情满是焦急。
见到来人,夕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怎么办,有人拿着弟弟的玉佩威胁我。”
来人披着灰色斗篷,看不清脸上的神色,“你可知威胁你的人是谁?”
“我不知道,”夕儿摇了摇头,“联系我的是一名从来没有见过的宫女,她给了我这个,让我下到赫舍里庶妃喝的药里。”
夕儿拿出一支普通制式的发簪,只是这支发簪是中空的,里面是慢性毒药。
来人接过发簪,仔细观察了一下,上面没有徽记。
“按照她说的做,”来人将发簪还给了夕儿,“不必担心你弟弟。”
听到这话,夕儿放下心来,主子的能耐她是知道的,“我知道了。”
“这是主子给的年节赏赐,”来人将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包放入夕儿手中。
夕儿接过荷包,里面是重量不轻金银。
“替我谢过主子赏赐。”
两人相□□点头,继而消失在茫茫的大雪中。
不停下着的大雪将她们来过的痕迹全部掩埋。
···
在后宫争斗你来我往正激烈的时候,康熙默不作声地又往里面投入了一个炸弹。
承乾宫内,仙蕊穿着一席湖绿色夹袄,手中拿着针线不停动作着。
康熙万寿节快要到了,她准备绣一个荷包以示心意。
虽然比不得宫中绣娘精细,可是她在佟府时也是拿过针线的。
又绣好了一个花样,仙蕊用剪子将多出来的线头剪断,又细细地收了尾。
见仙蕊停下了手,流萤端了一盏碧螺春放在仙蕊手旁,“奴婢听闻皇上昨儿宠幸了一名宫女,还给了她嫔位的分例呢。”
宫女成为妃嫔一般都是从官女子做起,以往皇上也不是没有宠幸过宫女,可是从未有过这般好的待遇。
仙蕊端起碧螺春抿了一口,有些好奇地问道:“那名宫女叫什么?”
流萤想了一下,回答道:“好像是郭络罗氏。”
郭络罗氏啊,那就不稀奇了。
仙蕊依稀记得康熙的宜妃就是郭络罗氏来着。
而且不要小看宫女出生的妃嫔,包衣出生的德妃最后还成为太后了呢。
想起德妃,仙蕊终于记起了被她遗忘已久的事情。
“承乾宫里可有姓乌雅的宫女?”
大名鼎鼎的德妃就是姓乌雅来着。
宛月回答道:“的确有一个洒扫宫女叫乌雅·玛琭,说起来主子之前的那个镯子就是被她得了。”
这倒是巧了。
仙蕊开始回忆那名宫女的面貌,容貌清秀,但是整个人不骄不躁,看起来有一番温柔的气度。
原来她就是乌雅氏吗。
见仙蕊只是问了问,宛月好奇道:“乌雅氏可否有什么不妥?”
承乾宫里有别的妃嫔的探子也是正常的事,事实上几乎每个受宠妃嫔身边都有探子。
所以妃嫔们信任的只有自己带进宫的人,或者陪伴了自己很久的人。
难道乌雅氏是别宫的探子吗?
仙蕊摇了摇头,“本宫只是突然想起了这么一个人罢了。”
前世对乌雅氏成为德妃的过程众说纷纭,但是大众版本是佟妃没有子嗣,所以特地推了宫女出去固宠。
仙蕊没打算主动将乌雅氏送出去。
她就没有打算生育。
她和康熙是表兄妹,还是不要子嗣最好。
仙蕊轻抚着绣了一半的荷包,眼中是宛月她们看不懂的回忆。
就让她看看乌雅氏的本事吧。
至少现在看起来乌雅氏也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宫女而已。
···
钟粹宫的马佳庶妃也知晓了皇上新宠了一个宫女的消息。
她面色不改,依旧虔诚地抄着佛经。
她在钟粹宫有一个小佛堂,抄写好的佛经会被供奉到小佛堂里,以求夭折的孩子们来世安康。
又抄好了一篇,马佳庶妃放下手中的毛笔,准备歇息一会儿。
银烛看了一眼马佳庶妃的神色,犹豫地说出了最关键的信息:“皇上让那宫女领了嫔位的分例,还让她住在了翊坤宫。”
翊坤宫,马佳庶妃看着佛经,神色怅惘。
皇上看起来还真喜欢那名宫女,翊坤宫可没有妃嫔居住。
而且给了嫔位的分例,皇上这是想让她成为翊坤宫的主位啊。
见马佳庶妃只是脸色难看了一些,没有其它的举动。
银烛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之前皇上宠幸妃嫔,小主都会摔些茶盏瓷器什么的,很是生气。
现在小主的脾性倒是温和了许多。
马佳庶妃不知道银烛想些什么。
八阿哥去了之后,她整个人都看开了。
君恩如流水,左右她有子嗣,也不想和那些年轻的妃嫔争抢了。
“将抄好的这卷佛经供奉到小佛堂去吧。”
马佳庶妃点燃了三炷香,开始虔诚地祷告。
···
慈宁宫,康熙和太皇太后正在商讨关于后宫的事情。
太皇太后盘膝坐在炕上,手中的佛珠圆润光滑,一看就是经常盘动着的。
“中宫之位空缺已久,皇帝可有心仪的人选?”
康熙穿着常服,坐在太皇太后右侧,似乎沉思了一会儿,询问道:“皇祖母可有合适的人选?”
太皇太后笑了起来,“你还和哀家耍心思。”
“钮祜禄氏这几年管理宫务也没有出差错,而且家世得当,后位非她莫属。”
见康熙没有说话,只是转动着手中的碧玺扳指,太皇太后继续说道:“哀家知晓你不喜钮祜禄氏鳌拜义女的身份,可是鳌拜已除,钮祜禄是满洲大姓。眼下正是除三藩的关键时期,立她为后也好安老臣的心。”
康熙点头:“朕知晓,只是朕想着,趁着立后的功夫,将后宫嫔妃的位分都升一升,毕竟都是宫中的老人了,都是庶妃不好看。”
太皇太后似笑非笑地看着康熙,打趣道:“哀家知晓你的心思,不过也罢,佟氏同你有青梅竹马的情谊,又是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一个贵妃还是担得的。”
轻抿了一口茶,太皇太后接着说道:“不过皇帝要注意分寸。”
她可不希望再出一个董鄂妃。
顺治帝的教训已经够惨痛了。
康熙也听懂了太皇太后的言下之意,正色道:“孙儿知晓。”
他是皇帝,不会专宠一人的。
太皇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