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后在古代摆摊发家》 120-130(第2/17页)
也想不到,只半日,福到的说法竟然传遍了整个怀安镇。
镇上贴的起对联的,如今全都贴上了倒着的福字。
夜里,贺家老少全都聚在一个屋中守岁。
原以为几个小的会最先犯困,没想到他们几人全都撑到了爆竹响。
“新年了,你们都长了一岁。快去睡觉。”贺母见他们兴奋着还没困意,便一个一个撵回了屋。
其实苏意安早就困了,只是旁人都不走她也不好意思说。
便一直强撑着。
如今听见贺母撵人,她终于揉了揉眼回了屋。
这还是贺允淮第一次见她困成这样。
连汤婆子都没弄便上了床。
“怎么困成这样也不说。”贺允淮给她摘下发簪,小声问道。
苏意安一沾床便睡着了,自然听不见贺允淮问她的话。
“往日都说冷,今日连汤婆子都没弄就躺下。这得困成什么样。”
贺允淮无奈笑笑,用手刮了她鼻尖一下。
他起身往汤婆子中倒了热水,然后连人带汤婆子一同钻进了被子中。
许是感受到身旁有了暖意,苏意安往他怀中挪了挪。
翌日,天未亮外面就传来鞭炮声。
苏意安嫌吵还往被子里面钻了钻。
“时辰还早,你再睡一会儿。”贺允淮把被子往下拽了拽,直到露出她的脸。
今个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
贺允淮起来后便将前两日准备的铜钱拿出来。
他用红纸包裹好,一个里面塞了二十文。
小孩子嘛,讨个喜,红包中不用装很多钱。
“你怎么起来这么早。”外面鞭炮声不断,苏意安已经没了困意。
她揉揉眼睛,待清醒后这才看向桌前立着的人。
“一会儿小妹她们肯定来拜年,我先将咱们的红包准备好。”
苏意安嗯了一声,也没再歇歇。
大年初一的饭比较简单,家家户户都是吃饺子。
昨夜贺家人就将今早的包了出来,这不灶房里贺母已经煮好了水。
“娘,我来帮你。”苏意安梳洗好后便来了灶房。
“煮个饺子哪里用这么多人,你去屋里再歇会,娘在这就成。”
苏意安这次也听了话,没再灶房久留。
她回屋陪着贺允淮一起弄年礼。
虽说今年他们没有回村,但在镇上也是有要走动的人家。
别的不说,云娘那怎么也要去。
“这是给云娘他们的,这是给嫂嫂的,这是给娘的”苏意安将一早买好的东西全都摆到桌上。
人不同东西也不同。
贺允淮见她给家中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礼,唯独没有自己的。
一股醋意涌上心头。
“意安,可还有旁的?”他实在没忍住还是问了。
“没了啊,都在这里了。”苏意安为此又数了一遍。
贺允淮见真的没有给自己的东西,心中一瞬的空唠。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也确实不用给他。
“喏,给你的。”苏意安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衣袖下突然掏出了一个荷包。
“我瞧你荷包还是用的以前的,便绣了一个。”
贺允淮眸光一亮,双手接过荷包,心中雀跃不止。
他就说肯定会有他的。
“好看。”贺允淮将荷包直接挂在腰间,炫耀道:“意安绣的好看。”
那当然好看了,这可是她学了一个月才绣出来的竹子呢。苏意安忍不住想。
贺允淮其实早就给苏意安准备了礼物。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木盒,示意苏意安打开。
“簪子?”苏意安没想到他会送自己簪子,还是一个白玉簪子。
“我给你戴上。”这簪子贺允淮其实早就买了,从府城回来时就带在身上。
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送给她,如今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给她戴在头上。
毕竟这上面是荷莲鸳鸯纹,寓意夫妻相伴不离。
第122章 一路平安
新年眨眼便过去一半, 眼瞅着初七周围铺子都陆续开张,歇了好些日子的贺凝文再也闲不住。
这一大早刚吃完饭就跑来屋中撺掇她二嫂。
“嫂嫂,昨个我和昭昭上街, 你猜怎么着?”
苏意安正在练字, 闻言放下手中的笔。
“看上什么了?”苏意安知道她是个有主意的, 以为昨日出去她瞧上了什么。
贺凝文连忙摆手,“我倒是没看上什么, 不过我瞧咱们这条街好多铺子都开张了。”
苏意安立马晓得她要做什么。
还是小啊, 这般有精力,苏意安原本还想再歇几日, 毕竟这不干活只歇着的日子实在舒坦。
“今日怕是不行, 咱们家什么东西都没准备,不如明日吧。”苏意安说。
见二嫂答应,贺凝文哪有不愿的,小手给她捏了捏肩,没一会儿就跑了出去。
贺允淮从屋外进来,二人差点撞上。
“怎么在家还跑这么快, 当心些。”贺允淮抓住小妹的胳膊将她扶住。
“嘿嘿, 我知道了二哥。”贺凝文冲他做了个鬼脸,然后便跑了。
贺允淮:“今日她怎么这么开心。”
苏意安拿起笔继续认认真真练字, 闻声笑了笑,“小妹是闲不住,想着明日食肆开张,我猜她肯定去前面收拾去了。”
贺允淮后退一步,往对面一瞧,果真见贺凝文手中拿着抹布正在擦前面食肆摆放的桌凳。
“她还真是闲不住。”
贺允淮也没想到小妹会这般勤快,毕竟以前在府城小妹可是日日在院中变着花样玩。
贺允淮关好屋门, 来到苏意安身旁。
见她已经写了两篇大字,便开口夸道:“写的不错,比贺兴晨那时候写得好。”
苏意安用胳膊肘戳了他一下,恼火道:“兴晨当时才几岁。”
苏意安将最后一个大字写完,这才又放下笔。
她知道贺允淮过来是要同她说事的。
昨夜在床上,她迷迷糊糊中听到贺允淮说要走。
“可是要回书院?”她问。
贺允淮想着若是先回书院也好,可他这次不是回出院。
三月便要春闱,他必得早早去京城。
毕竟光赶路就要十来日,一是路远二是不可能一直赶路,中间也要歇歇。
等到了京城还要租院子落脚,事情一个比一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