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50-60(第10/14页)
闲享乐既为毒酒,你们也应谨记在心,不要为了一时的贪图享乐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听了先生的一席话,底下众学子也纷纷恭敬道:“学生自当谨记先生的教诲。”
敲打完学生后,冯助教这才满意地抚了抚胡须,开始今日的授课。
下首的贾琰听了先生的敲打,心中也不禁敲响警钟,也许是觉得一切事情都走上了正轨,心中自觉压力小了许多,他自从入学国子监以来确实比从前放松了许多,现在想想他也是安闲的日子过的久了,下意识地忽视了那些藏在暗处的危机。
想到这,贾琰也不敢再放松自己,重新调整了一下心态,使自己重新打起警惕心,他还有很多事未做。
如今朝廷上几位皇子正因夺嫡之事而风云四起,每段时间都有因战错队而倒台的家族,甄家、李家,甚至四王八公里的人家也都牵扯了进去,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只要行错一步,便能万劫不复。
他不能总指着大哥贾珠在前顶着,身为贾府子孙他有责任护好贾家,而作为贾琰他也有他想要保护的人,他答应过林妹妹将来要给她画下这世间的山川美景,他在心中默默许诺过要护迎春、探春几个姐妹一世幸福……
想到这,贾琰闭上了双眼,再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和坚定。
……
等到上完冯先生的课后,已是午时,这个时间是众人休息的时间,大部分人会趁着这段时间用过午饭后回各自的住处休息会。
贾琰照例与刘承璟、贾宝玉等人一同用过饭后,便拿了书本计划趁午休时去藏书阁看会书。
贾宝玉他们知道他有这个习惯,此时也习以为常的看着他拿着书离去的背影。
身后的刘承璟小声地与贾宝玉嘀咕道:“贾弟,可真用功啊,怪不得能得小三元。”
贾宝玉听了,看了看二哥的背影也认真地点了点头,又对身旁的刘承璟道:“你也快些吃饭,我待会也要回去看书,你在这样墨迹下去,我也不等你了。”
听到贾宝玉的话,刘承璟哀嚎一声,吐槽道:“你们真不愧是亲兄弟,一个比一个用功,以后让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夹在中间可怎么办。”虽然嘴里吐槽着两人,但他还是加快了速度将饭吃完,跟着宝玉一起回了院子。
这边,贾琰并未带着墨砚,而是独自一人来到藏书阁处,要说在国子监有什么最让贾琰满意的,非这处藏书阁莫属,只因这里的藏书实在是太丰富了,无论是独本还是绝版书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贾琰自从来过一次后,每日闲暇时便爱泡在此处读书,不时还能翻阅到一些当世大儒之作,让他受益非浅。
而且藏书阁环境清幽,更能让人沉下心来读书,这些时日他翻阅了不少历史古籍,虽初读时略有些生涩,但读了久了便可以发现自己再作文章更娴熟了些,比之从前笔下的论述、观点也更加成熟了许多。
来到藏书阁门口,贾琰向门外守着的一老者出示了身份牌,做过登记后便顺利进去了。
到了里面,贾琰径直往东南角一排放有历国属记的书架处走去,走到那排书前,贾琰便从倒行第二行一个小角落中抽出一本书。
先查看了一下书名,见正是他昨日未看完的那本,贾琰便带着书去了供学习读书的地方,随意找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继续看起了书。
不知道过了多久,贾琰抬头,查觉到自己头上有一道阴影笼罩,抬眼看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老者,面带微笑地站在他身前,盯着他手中的书。
那老者见贾琰抬头,先冲他和善地笑了笑,随后问道:“你手中的可是楚工造记。”
见贾琰点头,老者笑的更加和蔼了,伸手抚了抚自己花白的胡须道:“不错,难得还有人喜欢看这本书。”
说完,又看着贾琰笑着问道:“此书中所说的造记为何物,又因何而要造记。”
贾琰听了,起身恭敬地答道:“此文中所提的造记虽说为造工之计,但学生以为应是造天,造福之计。”
说完又顿了顿道:“至于因何要造记,学生斗胆认为应为天下苍生造生之计,意为不破不立。”
听了贾琰的话,那老者不禁哈哈大笑道:“好!好一个不破不立。”
说完后,又拍了拍贾琰的肩膀感叹道:“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有想法、有志气,比那群灵顽不化的老顽固强多了。”感叹完后,这老者不知是否又想到什么伤心事,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后又走了。
徒留贾琰一个人摸不着头脑的站在那里,又见时间不早了,便先将手中的书放回原位,出了藏书阁,重新回到教舍。
第58章 郑翼郡王
那边,看着白发老者面上带笑回了院子,院内的李司业问道:“高老,您老今天可是有什么事高兴。”
被叫作高老的老者摆了摆手道:“没什么,只是刚巧遇上了一个有意思的学生罢了。”
这段时间难得见高老能高兴一回,李司业心中难免好奇起来,那个让高老觉得有意思的学生是谁。
要知道近日因那帮蛮邦人不断地在边界作乱,杀烧抢掠无恶不做,如今已经占据了一个城池,驻守边关的秦将军上奏折请求出兵将其捉缴时,却被朝野上那群主张求和的人三言两语就给驳回了。
理由竟是如今朝廷财政紧张拨不出银子给军队,还有的不知廉耻的说,那群蛮邦人成不了气候,等到他们抢够了钱粮,天冷了就该又回草原上了。
这话说的十分无耻,又可恶,简直是没拿边关的百姓的命当命看,要知道那帮蛮邦人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不仅仅是将百姓留着过冬的口粮全部抢走,他们还会血洗村庄,将边关的百姓残忍杀害。
因那群人不战求和的态度,为此高老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直呼都是些国家败类,只知道内斗,却不知道外敌当前。
想到这,李司业也不禁叹气,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司业,既便再痛心,也左右不了朝廷的决定。
……
这边贾琰回了教舍后,刚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就被身旁突然冒出来的刘承璟拽了拽衣角,贾琰扭头看去,只见刘承璟扭捏地蹲在一旁,紧张兮兮地看着他。
见贾琰扭头,刘承璟蹲在一侧小声地问道:“琰弟,你带没带厕纸,我吃坏了肚子。”
贾琰听了,有些无语地抽了抽嘴角,随后在桌上抽了几张软纸递给他道:“我也没带,你要是急的话,先用草稿纸凑合一下吧。”
刘承璟听了,接过后道了声谢,便捂着肚子飞快地跑出了教舍。
一直等到先生来之前,刘承璟才又飞快地跑回教舍,路过贾琰时还冲他傻呼呼地笑了笑,贾琰见他健步如飞的样子,想着他也应是无事,冲他点了点头以示回应后,便收回视线,重新放在书本上。
不一会,今天下午授课的先生也进来了,见先生来贾琰清空了脑中的杂念,跟着先生的讲解投入到学习中。
……
等到下学后,贾琰收拾好了东西后,便准备与刘承璟一同回院子。
正欲走,就见一个平日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