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50-60(第48/51页)

  那种除却希冀自家生个像秦延武一样儿子的梦想外,似乎还觉得大周未来有望?

    似乎对大周未来充满了信心?

    武帝暗暗揣测着,将视线分了些,去看百姓们的神色。

    客观而言,他其实算有些自私自利的人。要军权要弑父,也不过小时候日子太苦被压迫的太狠了。至于什么明君什么国家大局,说实话全都是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是那种家园被觊觎后迸发出最原始的护食之心。

    所以这些年才算耐得住性子,磕磕绊绊的对着四书五经对着历史典籍,一样画葫芦的,这朝代好就选这朝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那个朝代鼎盛就研究那个朝代为何鼎盛……

    但说实话还算第一次得百姓的回馈?

    得到百姓自发的开口积极说他们懂规矩,说他们不傻!

    甚至眼下有些人甚至还能忽视门第之间,这么柔和慈爱的看着秦延武,看着一个孩子?

    就在武帝感慨万千,觉得自己似乎找到做明君乐趣时,秦延武摇头晃脑,一副掉书袋的架势:“这五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得步步署名签字盖章的。一来彰显圣旨的威严效力,二来亦也是一种光环,毕竟其他人难得可以沾国家大事沾帝王的荣耀!”

    说罢,秦延武朝武帝所在的方向重重一鞠躬。

    武帝失笑,冲如数家珍的秦延武点点头:“然后呢?”

    不少人见状甚至恨不得开口,希冀武帝能够道一句别废话,赶紧解释你们文风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无奈迎着越多手持刀刃的锦衣卫,还是胆怯的闭上了嘴巴,只能目光幽幽的盯着秦延武。

    秦延武更为骄傲的挺胸:“制则是由皇帝亲自草拟,甚至亲自书写,其重要性不亚于“诏”。只不过前者重国家大事,后者是帝王事务。比如武帝疼我,我满月抓周定名字,皇上就给我颁发了诏书!”

    全场嗡得一声,又炸了。

    苏敬仪却是毫不犹豫点个头,表示自己懂孔睿这些皇亲不管什么辈分的先对曾孙少爷行平辈礼了。实在是皇帝偏爱是真的光明正大的!

    百姓们对此都颇为信服。定国公难得的小苗苗,当然偏爱也正常的。他们年年还能得获得包子馒头等布施呢。

    “你们到底要说什么?”有被押进来的被告却是忍不了秦延武这长篇大论的架势,带着些不虞,语调尖锐的开口质问:“你们是不是借此拖延时间?是不是借此琢磨旁门左道?!”

    猝不及防听得一声同样有些稚嫩具有穿透力的话语,秦延武眉头一拧看眼开口的方向。瞧着是押进来的手下败将,他顿时傲然一昂头:“你们都没有基本的耐心,难怪会失败呢!我们给出翰林院的解释了,你们听不懂。我这不是给你们介绍翰林院工作重点是要拟定各种圣旨吗?”

    不耐说完,秦延武冷哼一声:“听我继续说,最重要一点有关文风最重要一点来了,你们做好笔记,竖起自己小耳朵好好听!”

    所有人:“……”

    有机警的朝臣们闻言互相对视一眼,总觉得有种不太秒的预感。

    秦延武怼过一句后,还抬手拉了拉自己两个耳朵:“诰和敕都有告诫、勉励的意思,多用于封赠等含有诫勉之意的事!区别在于授予对象的等级不同,据《大周礼典》载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妇人从夫品级!”

    秦延武说完紧绷着脸强调:“再提醒你们一边,重点可以圈起来了!”

    被直接提醒了两遍的众人:“……”

    翰林院上下官吏莫名,互相使眼色。这诰命跟姘文有什么相关吗?

    不对,好像……好像遣词造句好像……

    就在翰林院官吏飞快原告六人的文章时,秦延武按着自己节奏介绍第五类:“谕使知晓,使明白的意思,这种圣旨不如前四种正式,一般用于某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是最为常见的圣旨!”

    “以上不管哪种品级的圣旨,但凡发布,皆有备份可查。”终于铺垫到最为至关紧要的一句话,秦延武只觉热血沸腾,飚出自己学军号的嗓子,声音瞬间带着穿透力,响彻云霄:“时间地点经手的人物全都记载的清清楚楚,免得有人伪造圣旨!”

    迎着如此沙发有利,带着铮铮铁骨的军号,朝臣们一震。武勋们见状倒是有种后继有人的架势。就连镇国公也开心不已。

    他算一代乍富,也没跟定国府以武传家保家卫国那么……那么高尚。毕竟他们家目前就一根苗苗啊!

    所以瞧着西北军下一代这小嗓子嘹亮的,他也与有荣焉开心!

    被注目的秦延武豪气万丈,傲然无比:“我秦家满门忠烈,百年四代目前为止诏十八封,制一百零九份,诰一百十八份,敕八份,谕三百二十九份!在知道县试要考姘文后,我把这些圣旨中所有的好词好句,还有内容以姘文格式写的,全都背了!”

    “因此我的第五场跟我自己前三场文风不一样。是因为这一场还有秦家百年荣光在庇佑,有我秦家列祖宗保佑!当然也要感谢翰林院百年的文采!”

    “诸位大人可以查翰林院档案!”

    迎着这一声比一声高亢响亮的回应,所有质疑声这一刻戛然而止,只剩下震惊——背……背圣旨?

    “你们要是觉得翰林院文采不好,那去怼翰林院啊!作为县试考生,模仿优秀文章,也是可以的。且我也没有套作!”秦延武反手拍拍自己胸膛:“一字一字都是我自己精心琢磨过的。甚至还因为避家讳让好几处都不太押韵,否则我也有圈圈的!”

    末了,秦延武还有些委屈。

    翰林院上下恍恍惚惚一瞬,而后皆愠怒不已,“能入翰林院的,能起草圣旨的哪一个不是庶吉士?我等文采自然是好的。只是你们……你们……”

    瞧着翰林院结结巴巴都说不出话来,原先对众人文风有些质疑的举人们,倒是信服的点点头。只不过他们还是有些不敢置信:“你们……你们难道全都背圣旨吗?”

    苏敬仪慢条斯理:“苏家四代列侯,侯夫人们皆有诰命封!尤其是我曾祖母也算寡母抚养。昔年祖父立下战功后,先帝甚至还下令表彰过节妇!说句不好意思的话,这寡妇表彰,我不写都对不起我背过的文!”

    “我父战亡后,母亲守寡,帝王表彰!”祁茂一字一字咬着牙道:“所以这题,我答的最好!因为我能够感同身受寡母带儿的不易。”

    吕勉沉声:“我外祖家也有圣旨表彰。”

    “我祖父是安定伯,曾祖父甚至被追封为侯爷!曾祖母自然也加封侯夫人爵!”凌敏介绍道:“且也是寡妇带儿!”

    “我祖*父还有父亲被杀后,我祖母带着我娘属于寡妇带儿,还是绝户女儿。因此我父还为上门女婿!”华旭峰难得的,当众大声诉说自己的身世:“除却朝廷表彰外,还有宗正寺表彰,也是骈体文呢!”

    众人恍恍惚惚。

    但也有人按捺不住,迫不及待的开口质疑。例如双眸炯炯,带着疯狂的左都御史。他愤怒的以手撑地,想要站起来,一副倔强傲然的看着秦延武一行人,张口质疑:“就算……就算你们都背圣旨。但甚至年代不一,又岂会如此统一文风?还是顺天府尹酷爱的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