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30-40(第1/29页)
第31章 闹别扭的男人
外头的马春过来时见到崔珏匆匆离去,不明所以。
她困惑进屋来,见陈皎鬓发微乱,颈脖处一片殷红,被吓了一跳。
“小娘子这是怎么了?”
陈皎摸了摸颈脖,不以为意道:“方才我差点被崔珏掐死了。”
此话一出,马春被唬得眼皮子狂跳,脱口道:“他莫不是疯了?”
陈皎:“去拿铜镜来,我瞧瞧。”
马春连忙进厢房取铜镜。
陈皎咳了两声,那男人的手劲不小,倘若他真用力,她今天多半玩完了。
马春递上铜镜,陈皎照了照颈脖,殷红一片,确实看着唬人。
马春糟心道:“小娘子是不是说了什么话,把崔郎君给刺激了,以至于他这般失态?”
陈皎敷衍道:“没说什么,就争执了几句。”
马春不信,因为崔珏行事素来沉稳,不至于失手伤人,这举动委实反常。
但见陈皎不愿意说,她也不敢碎嘴,只问她有没有大碍。
陈皎摇头。
她觉得现在有大碍的应该是崔珏,从他的行为举止上推断,他应该没碰过女人,若不然不至于跟见到洪水猛兽似的,动不动就炸毛。
要知道她以前在柏堂混迹过,对男人的那点心思见得多了,老手跟生手还是分得清的。
她要把崔珏驯成手中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介意以身做饵引诱他为我所用。
陈皎的轻浮举止再一次踩踏了崔珏的底线,当天夜里那个男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她的鲁莽之举。
说没有受影响肯定是假的。
崔珏有些口干舌燥,他无意识地舔唇,忽而想起被陈九娘亲过,又懊恼用衣袖擦拭。
那个忸怩的男人跟自己较劲,憋了满腹牢骚却无从发泄。睡不着觉,索性坐起身,披头散发的,像只备受困扰的野鬼。
他真的很想掐死陈九娘。
指腹上仿佛还残留着女人肌肤上留下的滑腻,崔珏鬼使神差摩挲拇指与食指,明明有意回避那种奇怪的触觉,却总忍不住回想。
他也说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滋味,像猫抓似的,浑身都不自在。
闭上眼重重地倒在榻上,脑中不由得浮现出那张轻狂又招人厌恶的脸。
狡黠的,轻浮的,试探的,明明让人讨厌,却又破天荒的吸引视线。
崔珏觉得自己有毛病。
陈九娘绝不符合他对女性的审美,她张扬跋扈,泼辣流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并深谙人性之恶,骨子里极其卑劣。
但就是那么一个劣迹斑斑的女人,却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她鲜活生动,恣意飞扬,嬉笑怒骂活得真切,既有小人得志的猖狂,又有不服输的魄力,还有点小聪明。
那么一个性格跳脱不受掌控的人,确实很难让人不注目。
崔珏一边嫌弃她的卑劣,一边又埋汰自己眼瞎,竟然会受她影响。
讨厌她,埋汰她,鄙视她,又忍不住关注她,欣赏她,想掌控她。
那种矛盾的心理啃噬着他的神经,左右摇摆。
崔珏觉得自己有点变态,像个阴暗爬行的疯子,用扭曲的心理去揣摩那个女人,并且还见不得光。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有被她撩到,挺没面子。
接下来的两天崔珏都有意避着陈皎,不想跟她有任何接触,甚至连照面都不打。
陈皎没心思理会他的微妙,自顾琢磨着钟家的事。
而大兴村钟家的抵御让士绅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组织起来联合上书抨击陈皎在魏县的所作所为。
以王家为首,王震凤亲自书写陈皎在魏县的恶劣行径,用词激扬,义愤填膺。
那封由士绅们联名上书的信函被王家快马加鞭送往州府,激起了千层巨浪。
上回郑县令告状,淮安王把崔珏派了下去。哪晓得这才过了多久,魏县的士绅们就集体炸锅了。
郑章拿着从魏县送来的联名书信,亲自找到淮安王,上报此事。
当时陈恩正跟簿曹从事余奉桢商事,郑章匆匆前来,说有要事禀报。
陈恩做了个手势,高展把郑章请进书房,郑章行礼道:“主公,大事不妙啊。”
陈恩皱眉,“何事不妙?”
郑章呈上书信,严肃道:“这是魏县士绅们的联名上书,皆是控告九娘的罪行,还请主公过目。”
听到这话,陈恩接过书信,打开细看。上头落下不少姓名,对陈九娘的控告整整两页。
什么刨王家祖坟打伤家丁,收受贿赂草菅人命,恶意找茬,带兵围堵钟家激起民愤,引发村民动乱等等。
洋洋洒洒写了两大篇,看得人血压飙升。
那王震凤擅写文书,对陈皎口诛笔伐,罄竹难书。
刨坟打伤家丁是有,但不是刨祖坟;收受贿赂是有,但不是草菅人命;围堵钟家是有,但绝不是恶意找茬。
他用词刁钻,专门挑能激起情绪的话语来表达陈九娘在魏县的种种,逼得士绅们叫苦不迭。
陈恩一时挺无语,现在崔珏在魏县,他绝不信魏县会出篓子,但士绅们联名上书,定然不是空穴来风。
陈恩深知士绅在地方上的重要性,面色阴沉,不知在思考什么。
郑章忧国忧民道:“九娘在魏县着实嚣张了些,倘若她什么都没有做,当地士绅应不至于跟她过不去,还请主公明鉴。”
陈恩没有说话,只把书信递给余奉桢看。他看过之后,微微蹙眉道:“前些日崔别驾才去魏县,倘若真闹出事端来,定不会坐视不理。”
陈恩点头,“云观所言甚是。”
余奉桢表字云观,性情沉稳,遇事素来稳重,看向郑章道:“这份联名书信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郑章回道:“今日一早。”
余奉桢捋胡子,“眼下崔别驾也在魏县,倘若真像信上所言,只怕早就回信了。”
陈恩说道:“文允没有音信。”顿了顿,“不过能让士绅们联名上书,可见九娘做事过分了些,上头说什么刨祖坟,她跑去刨人家的祖坟做什么?”
郑章接茬儿道:“不管怎么说,刨祖坟一事确实欠妥,王家不满生怨也在情理之中。”
陈恩缓缓起身,背着手来回走动,很想掰开陈九娘的脑袋瓜子看看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好端端的,她去招惹士绅作甚?甚至还引发村民怨愤,真是吃饱了撑着。
室内一时变得寂静下来,过了许久,郑章才打破沉寂,严肃道:“主公切不可放任九娘不管,倘若她不知分寸激起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余奉桢也道:“郑治中所言甚是,闵州起义便是前车之鉴,若魏县闹将起来,劳民伤财,实在没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