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50-60(第28/29页)

听说闵州那边的州牧府都被杀得精光,乱民跟疯子似的,见着官就乱砍乱杀,着实吓人。”

    李氏听得心惊肉跳,捂了捂胸口道:“这般唬人,还是莫要去为好。”

    陈贤盛忧心忡忡,“也不知爹会作何安排。”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陈恩紧皱眉头不语。崔珏指着闵州地形,说道:“属下以为,此次闵州平乱,是主公立威的好机会。一旦主公把闵州那边的局势控制下来,日后用惠州和闵州挟持通州,无异于手到擒来。”

    陈恩盯着图纸,沉默了许久,才道:“你这小子的野心倒不小。”

    崔珏:“属下以为,主公得早做打算为好。”又道,“现如今朝廷江河日下,万一,万一他日败落了,主公难不成还愿归顺朝廷受制于人吗?”

    陈恩指了指他,“你这孙子休要怂恿,我姓陈,陈皇叔,断不可背逆反的骂名。”

    崔珏冷不防道:“朝廷不作为,闹得民不聊生,主公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

    “闵州民众起义,还不是被官僚逼得过不下去了,倘若日子能熬,何至于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生事?属下以为,只要主公派兵去镇压,再把当地的治理像惠州这般搞起来,让当地人得安稳太平,他们自会臣服。

    “一旦主公把闵州那边稳住,待时机成熟,再取通州,三州相通,便可与朝廷抗衡。”

    陈恩跂坐到榻上,没有答话。

    崔珏竭力劝说他提早布局,以防万一。

    现如今中原十二州被胡人侵占,就别去想了,南方这边除去巴蜀外,还有七州。朝廷早就无法管控地方,各路诸侯圈地为营,如果惠州想抢占先机,必先提前布局方才有机可乘。

    崔珏给出的提议是陈恩万万没料到的,太过冒进,却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不管怎么样,派兵去闵州是板上钉钉的事,但那边没有任何益处可捞,只有从布局上才能占到便宜。

    那就是图通州。

    利用闵州的地理形势图谋通州,使三州相连,扩张管辖地,扩大自己的地盘,为以后的起兵造势。

    在陈恩为着派兵一事犹豫不决时,谢必宗快马加鞭把信函送到了陈皎的手里。也该他运气好,当时陈皎一行人已经出城了,结果被谢必宗匆匆拦下。

    连日赶路累得风尘仆仆,谢必宗灰头土脸,把信函呈上,沙哑道:“我家郎君送来急信,还请九娘子速速定夺。”

    陈皎接过信函,立马拆开查看,不由得皱眉,裴长秀问:“怎么?”

    陈皎不做多想,道:“赶紧去把许都尉他们拦回来!”

    李士永领命,当即打马离去。

    陈皎做了个手势,“且回衙门,等吴都官他们折返商事。”

    于是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返回衙门。

    路上宋青询问缘由,陈皎道:“州府来信,说闵州生乱,朝廷命惠州派兵去平乱,崔郎君让我速回。”

    宋青诧异道:“闵州又生民乱了?”

    陈皎点头。

    胡宴忍不住啐道:“那些暴民有完没完,一茬接一茬的,去年朝廷不是才平过乱吗?”

    裴长秀道:“连连生乱可不好,祸乱之后,容易起时疫,到那时才叫苦不堪言。”

    提到这茬儿,陈皎也不由得发起了牢骚,“前年惠州时疫就是从闵州那边带过来的,州里死了好些人,着实可怕。”

    马春道:“这日子是一年比一年难熬了,定是闵州的贪官太多,以至于民不聊生,若不然谁愿意干掉脑袋的事?”

    裴长秀:“说到底,就是朝廷不作为,内里烂透了。”

    一行人回到衙门,见他们走了又折返,周宝雨诧异问了一嘴。孙县令庸官无能已经被陈皎罢免了,暂且是周宝雨代理处事。

    宋青粗粗说了说缘由,周宝雨嘴贱道:“闵州那个鬼地方我可不想去,乱得跟什么似的。”

    陈皎听到这话,顿足问:“谁说让你去闵州了?”

    周宝雨:“朝廷都下令让惠州发兵去平乱了,把闹事的百姓镇压下来,肯定得治理啊。那鬼地方百废待兴,且还乌烟瘴气,就是一堆烂摊子,想必州府里气得不行,摊上这么一茬差事。”

    陈皎:“……”

    是哦,既然这般烂的摊子,那崔珏把她催回去作甚?

    待到傍晚时分,吴应中和徐昭他们才折返回衙门,陈皎把崔珏送来的信函给他们看。

    徐昭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困惑问:“州府里这么多人,崔郎君何故召我回去?”

    吴应中也感到不解,接茬儿道:“是啊,闵州那烂摊子谁碰谁吃亏,我们清查郡县好好的,何故来这出?”

    陈皎道:“目前我爹也没来信,想来是自有安排。”

    当时他们都百思不得其解,就算惠州要发兵,也不会轮到徐昭去。且闵州混乱无比,可比清理惠州难治多了。

    陈皎问谢必宗崔珏还有没有其他交代,谢必宗道:“家主没说,只说这是给徐都尉的机会,同时也是九娘子飞黄腾达的好时机。”

    陈皎被气笑了,埋汰道:“合着他想让我去接闵州那烂摊子?”

    谢必宗摇头,“我也不太清楚。”

    陈皎脱口道:“我感谢他祖宗十八代。”

    谢必宗见她不痛快,也不敢吭声。

    吴应中道:“眼下郡县清查已经走上正轨,不若九娘子和徐都尉且先回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形,我则继续在郡内查下去。”

    陈皎点头,无奈道:“也好。”又道,“你把宋青带去,我留你一百兵,余下先回州府,看那边怎么说。”

    于是双方安排人员,商议了许久才作罢。

    翌日一早陈皎等人就先行回州府,她和徐昭走的前头,马春有些吃不消他们的速度,让裴长秀先跟着去。

    崔珏有心替徐昭铺路,借休沐走了一趟余宅。余奉桢正哄孙儿逗笼中鸟,听到家奴来报,颇觉诧异。

    不一会儿崔珏被家奴请进书房,婢女送来茶水,片刻后余奉桢才过来。

    崔珏起身行礼,道:“余簿曹,崔某叨扰了。”

    余奉桢还礼,打趣道:“什么风把崔别驾吹来了?”

    崔珏笑道:“也是为着州府发兵一事,我见主公发愁,心中有些主意,想跟余簿曹商议商议。”

    余奉桢做“请”的手势,二人各自落座。

    崔珏一袭月牙白,宽衣大袖,端的是文士风流。余奉桢比他更惬意些,一袭布衣,闲适无比。

    “此次惠州派兵,也着实两难。不去,恐朝廷找茬;去,又治标不治本。”

    崔珏赞许道:“余簿曹所言甚是,但不管怎么说,派兵是派定了的,州府不能给朝廷留下把柄,免得以后叫人诟病。”

    余奉桢道:“是这个道理。”

    崔珏:“既然横竖都要派兵,就得打派兵的主意。眼下大郎君还在临泉郡清查,主公也未曾召他回来,不知是拿的什么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