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醉酒花间: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苏景殊醉酒花间》 170-180(第8/23页)

    和那些动辄翻两倍三倍的高利贷相比,新法收两成的利息和不要利息也差不多了。

    但是两成的利息和不要利息毕竟不一样,对迂腐的读书人来说,赈灾救民是官府的责任,哪儿还能收利息?

    不用想都知道朝中那些自以为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读书人看到“利息”俩字是什麽反应,王相公辛苦了,官家辛苦了,绕过政事堂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来全权主持变法工作真是个伟大的决定。

    庞昱来登州後很是下劲的学了一阵,现在对着公文政务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无所知,“雱哥儿说过他爹在鄞县当知县的时候这麽干过,青黄不接时将钱贷给百姓,等粮食收下来让百姓用粮食偿还,听说效果非常不错。”

    “若非如此,条例司也不会让咱们把常平广惠仓里的粮食全部兑换成现钱。”苏景殊皱起眉头,“只在县城还好说,现在一下子推广到三个路,感觉有点快。”

    好在他们只需要管登州一州。

    庞昱不太明白,“青苗法说的很清楚,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贷请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贷请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别于五月和十月随二税偿还,各收息二分,不同的户等能贷多少钱也标的明明白白,有什麽不妥吗?”

    “按理说没什麽不妥。”苏景殊拿出纸笔写上五等户的借贷额度,说道,“大宋的户籍制度衙内清楚,主户分五等,客户想借钱必须有三等以上的主户做担保。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有客户想借钱,给他做担保的主户偷偷将利息提高到四成怎麽办?”

    不要高估地主豪强的良心,就算十个人里有八个人都按规矩办事,剩下那两个害群之马也能让政策毁于一旦。

    百姓大多消息不灵通,要是哪儿政策宣传不到位或者是被有心人胡乱解释,地方那些原本借一需要还三的大户再假装好心站出来说以後从他那儿借钱借粮借一只需要还一点几,贫民肯定被他们玩的团团转。

    如此上瞒下欺,国库给地方的拨款一大半都得落入那些丧天良的家夥手中。

    再有,政令明确说明这个钱是用来赈济贫民的,要是地方官府为了政绩不分青红皂白强迫治下百姓借贷好拿利息,那些本来不用借贷就能生活却被自愿借钱的百姓谁来管?

    政策还没开始推行他就能想到不下十种阳奉阴违往自家口袋里扒拉钱的法子,等政策开始实施冒出来的乱子只会更多。

    庞昱听的神情恍惚,“有没有可能是你想的太多了?”

    还有,你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那些钻漏洞的法子是没干过的人能想得出来的吗?他的小夥伴还清白吗?

    庞衙内忧心忡忡,再看向他的小夥伴时眼神就开始不对劲了。

    官场是聪明人的棋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越聪明越容易被带着走歪路,所以他爹放他出来完全不担心他会变成欺压百姓的贪官恶吏。

    简单点说就是:当贪官需要脑子,他没那个脑子。

    庞昱:……

    虽然这话让他很不开心,但是知子莫若父,他爹还能害他不成?

    庞衙内本来还有点埋怨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的老父亲,意识到他身边有个在危险的边缘大鹏展翅的小夥伴後才知道什麽叫姜还是老的辣。

    幸好他爹的儿子是他,要是换成景哥儿,他爹妥妥得愁到头秃。

    孩子太聪明不好,他这样笨笨的就很好。

    原本想着到登州是为了给小夥伴撑腰,但是转过来一想,他爹就算是当朝太师也不能明目张胆的给儿子走後门,这麽安排之前他爹肯定和官家通过气。

    也就是说,他可能不是来给这家夥撑腰的,而是来盯梢的。

    原来如此!

    庞衙内恍然大悟,明白过来自己的真正差事後干劲十足,拉着不省心的小夥伴就开始劝。

    ——崽啊,咱当官不能走歪路,人在做天在看,盯着这边的人那麽多,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啊崽!

    苏景殊:???

    你在说什麽屁话?

    小小苏大人一脸懵逼的看着仿佛老父亲附身的小夥伴,一瞬间以为自己是个被纪检委审查的贪官。

    他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信的话出门打听打听,登州上下谁不说他是个清清白白的大好官,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俩人在房间里吵个没完,直到沈仲元从外面进来才停下。

    老沈不知道这里刚发生过怎样激烈的口水战,面带喜色的说道,“大人,五爷回来了。”

    白五爷走的时候说最多俩月就回来,结果一走就杳无音信,马上都两个俩月了才又冒了出来。

    幸好他身上没什麽差事,不然光弹劾他不干活的奏疏都能堆满书房。

    “人呢人呢?怎麽不进来?”庞昱听到白玉堂回来眼睛都亮了,白大侠回来意味着他有机会跟着江湖高手出门巡街,天知道他在京城看到展护卫带人出门有多羡慕。

    可惜在京城他只会是被抓那个,想凑都凑不过去。

    庞衙内迫不及待要去看久违的江湖高手,看到院子里满满当当的江湖人後紧急刹车,终于知道白五爷为什麽不直接进屋了。

    那麽多江湖人在外面站着,就算这儿是衙门也够吓人的。

    庞昱收回伸出去的脚,转头小声问道,“什麽情况?”

    “不慌,过些日子这些都是同僚。”苏景殊笑眯眯的走出去,“来都来了,那就让豪强大户感受一下什麽叫人民群衆的汪洋大海。”

    庞昱:???

    同僚?认真的吗?

    苏景殊暂时没空和他解释,让老沈给这些新来的临时工安排住处然後拉着白五爷回屋说悄悄话。

    进了他们登州衙门就不再是人人喊打的江湖混子,而是衙门派出去的情报员。

    衙门的官差衙役是不够用,但也没谁规定不能另外请人,青苗法这种和钱相关的政令不用想都知道底下肯定会有官商勾结阳奉阴违,他提前准备些会拳脚功夫的情报员不过分吧?

    某些心怀鬼胎的家夥可以欺瞒官府,却不能瞒过所有人的耳目,还有谁比成天无所事事只想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江湖人消息更灵通吗?

    朝廷对不服管教的江湖人士深恶痛绝,但是花大力气就整顿江湖人又不值得,别的地方他管不着,登州这边就让他试试能不能变废为宝。

    他们的六扇门计划还没有正式啓动,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五爷回来的正是时候。”苏景殊看到那麽多人兴奋不已,“过两天让老沈和他们说说接下来要干什麽,没什麽别的事情的话就可以让他们开始干活了。”

    只是去基层转悠而已,对这些想混江湖的人来说跟和谁吃饭一样简单,连岗前培训都不怎麽需要。

    白玉堂一路风尘仆仆,看到苏景殊这麽开心故作不在意的摆摆手,“要不是时间来不及,五爷能带过来的人比这多。”

    他离开登州的时候没想那麽多,就是想趁有空回家探个亲,顺便在爹娘兄长面前炫耀一下他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