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抢婚》 100-110(第9/17页)
额头不知何时开始冒起虚汗,察觉到那视线仍旧落在自已身上,张清不敢抬袖擦汗,几番思量后到底还是跪下了。
如今不管如何,陛下是名正言顺,只要陛下活着,安王就非正统。
此时若不跪拜,便是忤逆。
其他人见此,也都纷纷跪下。
长公主不屑的瞥了眼张尚书,就这点胆量,当真是不得用!
禁军统领看了眼长公主,几经犹豫后缓缓跪下。
此时场上站着的唯有长公主,与以长公主为质不便跪拜的杨明樾,杨明樾虽无法行跪礼,但也是恭敬颔首,只长公主抬着下巴冷眼审视着卫黎。
母后说过当年诞下的就是双生子!
这些年来,陛下虽总称并不愿多见她,但在宫宴上还是少不得说几句话,她无比确定,眼前这个人哪怕与陛下长得一模一样,但都绝非陛下!
长公主在审视卫黎,卫黎也同样盯着长公主。
他已从慕苏了解过皇家人,只一便能分辨出眼前是何人。
更何况他的记忆已恢复许多,尤其在见到故人时,便会想起与此人的过往。
他与长公主之间着实算不得亲厚,顶多宫宴家宴时依礼唤一声姑姑。
他的记忆中他们一直相安无事,但想也知道,哥哥即位这些年,他们没少为难。
卫黎很快便错开视线,看了眼杨明樾,心中清楚,这应就是慕苏的挚交好友之一。
“众卿平身。”
“谢陛下。”
众臣纷纷起身,周老太爷率先出列,朝卫黎拱手道:“陛下安然无恙,乃大邺之福,臣恭迎陛下回宫。”
话落,有数人附和。
禁军统领握紧拳,眉头紧皱。
太后娘娘若再无旨意,他们恐怕当真拦不住了!
为了出宫驰援,禁军分几批去了各个宫门,眼下他实在不确定他们能否拦得住顾家军。
就在这时,宫门突然打开。
“且慢。”
禁军统领神色一松,面带惊喜的转头,果真见安王在兵卫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与此同时,无数弓弩对准卫黎准确来说,应是天子,赵翎。
第107章 第107章【VIP】
赵翎的目光穿过一众人落在安王身上。
回京之前,他几次听慕苏提起此人,但都无甚印象,直到现在与其正面对峙,看清那张脸,一些记忆才缓缓复苏。
安王乃昭仪所出,虽一应不曾短缺,但面圣的机会并不多,除去家宴,他们很少见面。
在他的记忆中,安王母子循规蹈矩,深居简出,不曾有过逾矩之处,若无例外,他本该受封一地,一生无忧。
只父皇早薨,宫中被太后控制后,一切有了变数。
他从慕苏口中得知,安王已经记在了太后名下,成了她夺权的棋子。
可又有谁甘心做棋子?
记忆中少年那双透亮的眸子如今已经不见半点曾经的影子,只剩下算计与审视。
安王此时也在打量赵翎。
他紧握着缰绳,极力压制着激烈的心绪。
像!太像了!
若不是太后笃定这是两个人,他定不会怀疑眼前的人并非赵翎!
而他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人与陛下相比起来,威严更甚。
更可怕的是,此人让他很熟悉。
这些年的陛下虽仍是那张脸,但他一直觉得登基后的陛下与他所见到的太子不一样,陛下脾性温和,政见也相对柔和,而太子严肃内敛,杀伐果断,他常常都不敢与其对视。
正是因此,他才会对太后所说的双生子有了猜疑。
现在,看着眼前这个人,他又有了那种感觉。
那种叫人不自觉低下头颅俯首臣称的威压感。
安王强行定下心神,来不及了。
这条路他已经无法回头了。
随后,安王的眼底闪过阴狠和愤怒,为什么,为什么当年留下的不是他?若他在,必然能压住太后,而时至今日,为什么既又要回来,已销声匿迹这么多年,又为何偏偏要在这时回来!
他已踏上一条不归路,不死不休!
二人于马背上无声对峙,场面已是剑拔弩张,众人心知肚明,输赢就在今日这一战。
半晌,安王抓紧缰绳,眼神凌厉的盯着赵翎厉声道:“陛下已薨,尔等逆贼故弄玄虚,混淆皇室血脉冒充陛下,罪同谋逆,当诛!”
宫中确实传过陛下薨逝的消息,且都已设了灵堂,只是除了当时的太医,陛下的贴身宫人再无人见过陛下尸体,而那些太医宫人皆早已身死,慕临野到底做过什么已无从查证,是以当陛下还活着的消息出来时,才会叫人踌躇不定。
所以于安王一党而言,只要抓住此事不放,咬死陛下薨逝,眼前的人便是冒充,如此便有了出师之名,这一站,安王才算得名正言顺,
即便有人质疑,只要赢了,史书自由胜者书写。
赵翎眼眸暗沉了几分,他知道安王的盘算,也明白眼下口舌之争都是徒劳。
今日,比的是谁的拳头硬。
但该安的心得安。
“安王倒是将谋逆说的冠冕堂皇。”
赵翎缓缓挪开实现,目光慢慢地扫过众人,声音洪亮不容置疑:“几月前,太后试图谋害于朕,幸得慕爱卿舍身相救,又得杨院首请得神医出山,慕少卿一路护送,朕才得以归来,今日,凡助朕清剿逆贼者,皆有重赏!”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面色各异。
他们不是傻子,无风不起浪,双生子一事几度闹的满城风雨,即便那时他们没有同时看见两位太子,心中也早就生疑。
且谁不知道陛下早就病入膏肓,药石无医,杨院首若真能请来神医早就请了,慕临野又何必舍了性命做这出戏。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如此神医,能活死人肉白骨,又如何能改变一个人的气势。
就算新臣没见到当年的太子,可这些年来也对陛下性情掌握几分,眼前的人即便与陛下有着同样的容貌,可身上那股威严却是陛下没有的。
但那又如何?
对于他们来说,归来的这位是不是曾经登基的那位,真的重要吗?
论私,他们得罪过安王,为了一家老小,他们只能拥护陛下,论公,就算回来的这位不是陛下,那也是圣上嫡子,比安王名正言顺。
他们要做的,只是拥护正统而已。
当然也有少数老臣慧眼如炬,早就发现了端倪。
太子殿下自幼时便被先皇带在身边培养,他们太清楚太子殿下的脾性,后来先皇薨逝,太子登基,却因伤心过度落下隐疾,不仅身体大不如前,就连处理朝政的手段也柔和了许多。
那时他们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