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40-50(第10/16页)

理由。

    无功而返的结果,让顾至的心情谈不上愉快,而第二天发生的事,更让他的心情降到了谷底。

    翌日清晨,曹操将顾至请到堂屋。

    堂屋之内,除了他,曹操,坐在另一侧的戏志才、荀彧、陈宫……就只剩下一个被绑着手脚,伏在地上的人。

    那个被绑着手脚的人,正是他前两日从陈宫府上抓到手,昨天晚上怎么也找不到踪迹的细作。

    曹操暗中打量着顾至的神色,猜不透他的真实想法,示意顾至入座。

    “关于此人,顾郎可有印象。”

    顾至察觉到从对面投来的目光,没有理会,视线与余光没有一丝一毫投往戏志才所在的方向。

    “此人是我昨日从陈公台家中抓来的贼子。”

    曹操颔首,看向俯着首,无法动弹的细作:“你受何人指使,有何图谋?若从实招来,或许可以从轻发落。”

    那人颤了颤间,哑着声,呆板而机械地应答:

    “我是徐州刺史陶谦的门客,受陶谦与笮融之命,离间、策反曹操的将士与谋臣……”

    曹操毫无表情地听着,目光在堂下扫了一圈,最终落在细作的身上。

    “那封冒充‘顾彦’,放在温县屋宅的书信,出自你之手?”

    “正是。”

    “你为何当了陈公台家的仆从?”

    “起初,我接近前太守桥瑁,成为他家的仆从,待到桥瑁死后……”

    细作一开始说的这些,都能与顾至了解的情况对上。

    可随着自述的推进,细作竟开始胡说八道。

    “我知陈宫耿直,不敢策反,只敢挑拨……两日前,我在顾至面前说了几句煽动之语,未曾料到,竟被他识破,扭到了府衙。我试图用谎言诓骗,说戏焕与我有旧,可证实我的身份,顾至便押着我,去了戏焕屋中。戏焕听了我的污蔑之语,吐了血……”

    顾至终于忍不住抬眸,直直看向对面的戏志才。

    第47章 争吵(重写1/2) (后半段已重写)……

    戏志才正看着他, 两人的视线短暂交接,各自不着痕迹地避开。

    错开的目光偏向一旁,顾至又与荀彧对了一眼。

    细作说完前因后果, 便一动不动地伏在地上,好似死了一般。

    曹操关注着众人的神色,没有捕到任何异样。

    戏志才掩袖轻咳,向着曹操告罪:

    “此人胡乱攀扯,动机不明, 在下便求着大公子,设了一间暗室,稍作审讯。原以为只是私人仇怨, 却不想, 竟牵涉众多, 不得已, 只得将此人押来,向主公请罪。”

    曹操沉吟不语。

    他转向顾至:“顾郎,你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这种时候, 顾至除了认同戏志才的话,已别无选择。

    “戏处士已将前因后果说清, 至于旁的, 在下并不了解。”

    曹操又转向陈宫:“公台呢?”

    陈宫深深拜下:“臣有不查之罪……”

    带着不明的神色, 曹操示意仆从将陈宫扶起:“公台不过受人蒙蔽,何错之有?”

    顾至猜不透曹操的心思,但他可以肯定, 曹操的疑虑还没有打消。

    细作、戏志才、他、陈宫,再加一个曹昂,五个人的证词没有任何出入, 半真半假的证词串起了所有碎片。

    曹操找不到可疑的点,但他仍然会抱有怀疑——

    戏志才先他一步审讯细作,这个行为太过显眼,哪怕有着合理的原因,也足够让曹操的猜忌百转千回。

    顾至只觉得腹中好似有一团闷气堵着,心烦意躁,却不能在曹操面前展露分毫。

    戏志才究竟想做什么?

    他本可以不将细作交给曹操,如此一来,这个细作就只是他的“仇敌”,曹操始终被蒙在鼓中,也不会因此猜忌。

    又或者,他不审问,直接将人交给曹昂,让细作说出实话,那么做虽然会暴露“顾彦”的真实身份,惹来一些麻烦,却也不算无路可退。

    可偏偏,戏志才两个都不选。

    他将细作交给了曹操,偏偏又留下审讯的痕迹,还用不知名的手段逼迫细作改了口供。

    几番运作下,顾至与陈宫被清清白白地摘出。

    只有戏志才,两次加深了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可疑值。

    “陶谦、笮融,其心可诛。”

    在亘久的沉默中,曹操没有质疑,只是沉着嗓,如此说道。

    戏志才仿佛并未察觉到堂中的窒闷,磊磊光明地出言:

    “主公可还记得,你我初见时,我曾为主公献了一片尺牍?”

    曹操神色骤变。

    “观陶谦之举,那片尺牍上的内容,只真不假。”

    听了戏志才的话,曹操的面色变得尤为糟糕。

    这件事他自然记得。

    第一次见面时,戏志才送上了投诚之礼。

    那是一片窄窄的尺牍,上面却写了陶谦在琅琊国设下的阴谋。

    陶谦竟眼馋着曹家的家产,想置他的父亲曹嵩于死地。

    彼时,曹操忍着隐怒,悄悄派人去琅琊国,劝他的父亲撤离徐州。

    几个月过去,他还未收到琅琊那边的来信,再想到陶谦几次针对自己的阴谋,曹操心中不免戾气横生。

    他强压着怒意,对戏志才的猜疑却是少了一些。

    曹操走到细作面前,拎起他的后领:

    “陶谦可还有别的事吩咐你,他可提过琅琊的曹氏族人?”

    细作在他手中打着颤,连声重复:“不知,不知……”

    “你既然冒充‘顾彦’的字迹,那便是见过顾彦本人了?真正的顾彦在何处,你可知晓?”

    顾至呼吸微顿,控制着每一寸肌肉,不往戏志才的方向投上一眼。

    若是此时,细作改了口,让曹操察觉到谎言……

    他盯着神色惊惧的细作,看着他颤抖的唇,磕磕绊绊地吐字:

    “不……不知。”

    曹操将细作丢在地上,示意亲信上前:

    “将此人关回暗室。”

    悬着的心缓缓归位,顾至随着其他人离开堂屋,已然猜到戏志才这么做的目的。

    他在以身设局,借刀杀人。

    宁可游走在危险暴露的边缘,也要让曹操与陶谦结下死仇。

    院中站着曹家的侍从,顾至抑制着思绪,独自走在角落。

    等离开主院,来到四下无人之地,荀彧忽然上前,拦住戏志才的去路。

    “我与志才许久未见,可否到志才屋中叙叙旧?”

    顾至循声抬头,望着不远处的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