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20-130(第13/15页)
伐之军。
二月初五这天,顾至正坐在营帐中,听着曹丕意气风发地讲述着有关骑射的心得。
忽然,营帐外传来混乱的躁动,呼喝声伴随着急切的脚步声响起,不详的气息随之而来,令曹丕瞬时变了脸色。
顾至抬手在曹丕肩头按了一记,敛袖起身:
“二公子莫急,先出去看看。”
说完,顾至率先掀开门帘,走出营帐。
营内所有士兵行色匆匆,不少人搀扶着重伤的同袍,坐在营门口,等着医者的救治。
顾至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本尚算平静的眼瞳骤然一凝。
夏侯惇脱了兜鍪,右手搭着膝,略显随意地坐在一处空地上。
他的左手捂着左眼,有细小的血流顺着指缝淌下,在日光下格外刺目。
似乎察觉到旁人的目光,夏侯惇稍稍偏过眼,如同初见时那般,半玩笑半嘲弄地与他打招呼。
“顾白面,站在那做什么?”
见他不语,夏侯惇眯着完好的那只眼,似要起身。
顾至回过神,走到夏侯惇身旁,也让夏侯惇停下起身的举措。
“顾军师,”夏侯惇长叹一声,换了一个称谓,
“在出征前,你已提醒过我,要当心双目被流矢射中。是我一时失察,倒是枉费了你的一番好意。”
“……不说这些。”
顾至没见到曹丕的身影,猜想曹丕应当是去寻找曹操,收敛心神,凝肃地望着眼前的夏侯惇,
“将军可有换过药?”
夏侯惇不在意地道:
“士兵之中,重伤、濒死者众多,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等医者治完了伤患,我再去讨一点草药。”
熠熠的日光在鳞甲上跳动着炫光,少许日华照在夏侯惇的手上,将指缝间汩汩落下的血丝晒得格外刺目。
顾至从鞶囊中取出一支半指大的陶瓶,递给夏侯惇。
“这是友人赠予我的止血药,将军姑且一用。”
“谢了。”
染血的手避开他的掌心,取过那瓶药粉。
夏侯惇转过身,背对着顾至,给左目敷了药粉,又解下战甲,扯断袍服上的一节布料,裹住左眼。
待到左眼的伤痕被布条遮挡,他才转过身,重新面向顾至。
“未曾想到顾军师还有卜算之才,若有机会,我倒是也想学上一学。”
他将药瓶擦拭干净,还给顾至,
“这药倒是比你当初在温县所赠的刀尖药更清凉一些。”
仿佛穷尽无聊,夏侯惇有一茬没一茬地找着话题,絮絮不停。
顾至听了许久,到底没能忍住:
“发生了何事?”
袁绍援军未至,接连败北,怎么会突然……让曹操的军队变成这样。
“是黑山贼。”
夏侯惇的声音沉冷了些许,平和的目光染上了一丝戾意,
“黑山贼在卢县附近设下埋伏,等着用此次的战果,向袁绍投诚。”
顾至神色一滞,眼中现出几分真切的讶然。
“我这只眼,就是被张燕亲手所射。”
夏侯惇的话宛如一道惊雷,让顾至头脑发麻,无法思考。
在原著中,夏侯惇正是在198年,在与吕布对战的时候,不慎被流矢射中了左目。
如今,吕布退出征战,夏侯惇却还是失了一目,剧情的牵扯力将他拽回了既定的轨迹。
可张燕……张燕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论是史载,还是在原著中,张燕都在袁、曹对战的后期,带着黑山军投效曹操。
如今,曹操与袁绍的征战还未进入到白热化。张燕不仅突然加入战局,还帮袁绍对付曹军,向袁绍投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顾至不由蹙眉。
来自剧情的约束力,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对抗,什么时候不能对抗?
第130章 探望 三次被拒。
这个问题暂且得不到完整的答案。
确认夏侯惇平安无事, 顾至将药粉交给帮忙处理伤情的士兵,给那些需要救治的伤员使用。
而后,他向夏侯惇询问对战的详情, 当得知曹操的腿部也受了伤,顾至略作考虑,便拜别了眼前之人,决定去主帐探问曹操。
主帐附近的守卫比往日更加严格。
顾至在主帐外的栅栏旁见到了郭嘉与戏志才,所有意图探望曹操的人都被拦在帐外, 等候通禀。
郭嘉揣着袖,脸上少了往日的清闲,多了一分严肃。
以今日这般严峻的战局, 于公于私, 都不是谐戏的时候。
“明远。”
郭嘉与戏志才也看到顾至, 彼此之间招呼了一声, 便一同站在栅栏旁,看着人来人往的主帐。
“你已知道详情?”
“我刚从夏侯将军那过来。”
关切与提醒只需点到即止,三人不再说话, 一同看着前方的营帐。
不多时,又有一人出现在视线之内, 正是祢衡。
顾至没想到祢衡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主帐附近, 略有些惊讶。
旁侧的郭嘉倒抽了口凉气, 以只有三人能听见的音量小声嘀咕。
“他来做什么,总不会是……”
剩下的话没有被说出口,但不论是顾至还是戏志才, 都意会了他的未尽之言。
“应当不是。”
顾至想起荀彧对祢衡的评价,又想起那天他与祢衡的对话,不认为祢衡是特地落井下石来的。
三人之中, 唯有戏志才对祢衡最为陌生。他端详着祢衡的神色,视线落在他空荡的双手与隐隐翘起的衣襟上。
“他径直朝我们的所在走来,并非路过。看样子,倘若他不是为了主公而来,那就是为了来找我们当中的一人。”
戏志才的这句话刚刚落下,郭嘉就将视线笔直地投向顾至。
“……看我做什么?”顾至微不可查地翕动唇。
“不用想也知道,祢衡一定是来找你的。”
顾至没有反驳,事实上,他也有一样的想法。
三人之中,只有他和祢衡说的话最多。如果祢衡真的是来找他们当中的一个,那就很有可能是来找他。
果不其然,祢衡径直走到顾至的身前,从微翘的衣襟内取出一团缣帛,递给顾至。
“还你的人情,两清了。”
顾至猜想祢衡口中的人情,大约说的是祢衡离开豫州前,他基于人道主义的一句提点。
虽然不觉得那句提点可以算作人情,顾至却还是接过缣帛,朝两侧展开。
略看了两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