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20-130(第6/15页)

   顾至眼也不眨地道:

    “那日酒醉,不甚崴了脚。第二日便留在家中休息。”

    郭嘉狐疑地扫了他一眼:

    “你崴了脚,文若为何也要告假?”

    总不能是怕顾至崴了脚还要去撒酒疯,所以继续留下照看吧?

    对于这个质疑,顾至完全没有做任何思考,随口回复:

    “文若也崴了脚。”

    “……”郭嘉沉默了片刻,气极反笑,

    “明远这是把我当作了痴傻之人?”

    顾至倒不是故意哄骗郭嘉,只某些事,到底难以说出口。

    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瞧见了远处已长成少年,被起名为“丕”的阿猊,也看到了阿猊身边的另一个少年。

    “二公子身边的那个郎君是?”

    郭嘉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一眼就将目光收回:

    “那应当是二公子的门客。”

    “二公子才多少岁数,这就有了门客?”

    顾至与郭嘉辩着嘴,他倒不是真的对曹丕身边的人好奇,也没有多少探究欲,单纯只是为了刚才的事岔开话题。

    作为多年的损友,郭嘉自然看出了顾至的目的,但他没有戳破。

    他虽然喜欢招惹逗弄其他友人,但一向留着分寸,并不会随意刺探他人的隐秘。

    因此,郭嘉只顺着顾至的话语,将所有注意力都转到曹丕身边的那个少年身上。

    “不如明远与我打个赌,看看那少年是不是二公子的门客?”

    顾至还没回复郭嘉,郭嘉便已扯着他的袖,带他来到曹丕身边。

    “先生,郭军师。”

    因为顾至曾教了曹丕两年剑术,曹丕始终唤他“先生”,不曾更换称谓。

    曹丕身旁的少年行了个士礼,便站在一旁,闷声不言。

    站在右侧的郭嘉先是与曹丕寒暄了两句,从这次行军的路途聊到军中的伙食,换了两三个话题,方才装若不经意地提起曹丕身旁的少年。

    “二公子身旁的这位郎君,瞧着面生,不知是哪家的英才?”

    “这位是司马仲达,单名懿,乃建公之子。”

    顾至起初只是不感兴趣地听着,待听到司马懿三个字,不由往那少年的方向多看了几眼。

    被曹操评价具有“狼顾之相”,靠着命长熬死了曹家三代人,与儿子们架空曹魏势力,致使其后代成功篡位的晋宣帝,司马懿?

    回忆着司马懿的履历,与他在原著中的出场,顾至微不可查地皱眉,又极快地松开。

    无论是史线还是原著线,司马懿都不该这么早出现在二公子的身侧,他本该拒绝曹操的征辟,装病躺在榻上。

    不过,如今的局势与史载、原著同样天差地别,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袁绍更早地占据幽州,还占领了青、徐两地;公孙瓒更早地下线,吕布被袁绍打败,与张扬一起去了并州。

    比起以上这几件事,司马懿提前出现在曹丕身边,似乎也算不得什么重要的变故。

    “原来是司马家的郎君。”

    顾至状似随意地感慨了一句,就此与曹丕二人告别,和郭嘉一同往回走。

    他远没有面上表现得那么轻松。

    即使司马懿如今只是个少年,但凭着他那些引人注目的事迹,顾至已对他提起了十足的戒备。

    提早多了这样一个变数,只怕弊大于利。

    走在他身旁的郭嘉忽然道:

    “那位司马郎君,不似个简单的人。”

    顾至足下一顿,故作轻松地拖长话音:

    “你又知道了?”

    平时前方的郭嘉没有留意到他方才的驻足,侃侃开口:

    “他的举动恭谨而拘束,可他的眼神并非如此。”

    顾至回忆着刚才司马懿的眼神,不由满头问号。

    司马懿一直盯着地面,眼睛就没有波动,郭嘉是怎么看出他的“眼神”的?

    “就是‘什么都没有’,方才‘不简单’。”

    像是听见了顾至的心声,郭嘉如此解释道,意有所指,

    “何况,若非如此,明远为何要在他的身上投注目光?”

    顾至没想到自己的那一瞥反而成了郭嘉佐证观点的证据,口中却是否认:

    “奉孝如此猜测,大错特错。”

    “若非因他不简单而多瞧一眼,难不成,是觉得那小郎君好看,方才移不开眼?”

    郭嘉随口揶揄,一抬眼,就见到不远处的荀彧。

    同样看到荀彧的顾至:“……”

    郭奉孝,你完了。

    第125章 袁绍来信 他看起来像是那么会出损招的……

    郭嘉忽然感到后背一凉, 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揪住寒毛,使劲搓揉。

    他当即剧烈咳嗽,欲盖弥彰地加了一句:

    “那小郎君虽有几分姿色, 但要论容貌,远不及某人矣。明远自然不会一直看着他,挪不开眼。”

    话未说完,他的脚趾头就遭到了鞋板的攻击,郭嘉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

    荀彧已走到近前, 温声询问:“哪位‘小郎君’?”

    顾至倒不担心荀彧会误会,只郭嘉这张嘴,某些时候尤其可恨, 让他很想向曹昂借一包酸梅, 时不时地封口。

    “二公子身旁多了一位少年郎, 我与奉孝所谈论的正是他。”

    听闻此言, 荀彧没再多问,从腰间解下一只水囊,递给顾至。

    难得安分了片刻的郭嘉忽然清了清嗓, 见旁边的两人都没有理会他,不由又清了一次嗓。

    不远处, 刚刚离开营帐, 正巧瞧见三人的曹昂关切地询问:

    “郭军师莫非嗓子不适?可要叫医丞来?”

    不等郭嘉回答, 顾至便接了口:

    “奉孝想念大公子的特制梅诸,故而一见到大公子,便满口生津, 忍不住清嗓。”

    郭嘉的双眼蓦然睁圆,嘴角不自觉地抖动,隔了整整七年的记忆又开始攻击他的舌头。

    “我近日长了口疮, 不宜食用酸咸之物,倒是文若,还未尝过此等‘美味’,大公子若有余留,不妨给文若几颗,让他尝上一尝。”

    说着这话的时候,郭嘉还往顾至的方向瞄了几眼,仿佛在说: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若痛击我的舌根,我便移花接木,全让你的文若接着。

    顾至回以眯眼威胁:你若移花接木,我就将整袋梅干都倒进你的嘴里。

    曹昂没有看到郭嘉与顾至之间的眼神厮杀,面上露出几分歉意:

    “那些梅诸是我昔日在雒阳所得,只存了几袋。因战火纷扰,沽卖梅诸的店家已不知所踪……”

    这话终止了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