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40-150(第3/16页)

    睡到一半被吵醒,他的心情堪比挖坟。

    “该死的公孙康,扰得我们不得安宁!”

    因为南侧有袁熙的军队挡着,蹋顿潜意识里认为曹操还在与袁熙干架,不可能特意绕了半个幽州来打他,只将今晚的变故当成老仇人公孙康的又一次骚扰。

    “这瘪儿子,本事不如他老子厉害,野心倒是比他老子还大。”

    蹋顿骂骂咧咧地穿好衣服,召集部落中的好手,前往城外。

    他击退了一支企图偷羊盗马的贼兵,甩落刀上还未干涸的血,还没把刀子擦干净,就听到哨兵再一次前来汇报。

    “不好了单于,北侧牧场又有人来盗马。”

    蹋顿又一次带着部曲前往剿贼。

    在盗马贼仓皇而逃,蹋顿的刀尖染上新的红色,还未收入刀鞘的时候,又有哨兵前来汇报。

    “不好了单于,对面山坡上又来了一队贼军,正朝着南侧的马场行进。”

    蹋顿大怒,提着刀的手攒得发白:“贼人在哪?”

    一刻钟后,蹋顿见到了司马懿所在的军队,冷笑连连:

    “将这些贼兵斩于马下,一个不留。”

    司马懿刚与贾信商量好对策,就见乌桓的部队气势汹汹地站在对面坡上。

    司马懿在心中骂了一声,再顾不得藏锋,扬声大喊:“疾行,莫要让他们追上!”

    贾信似摸似样地喊了一声“都听他的”,拔腿就往前面跑,跑得比谁都快。

    司马懿内心的骂人词汇已经全部周转了一遍。

    他带着这支百人的军队,沿着窄窄的山路疾跑,沿着溪石抵达这座山的乌桓士兵在后面追,如果这时候有人站在山岭,向下俯瞰,就能看到一副像是响尾蛇游动的奇异画面。

    拼命跑了半天,司马懿终于离开了窄道,来到一处缓坡。

    他带着士兵冲进林中,和蹋顿的军队打起了游击。

    蹋顿起初并不把这队贼兵放在眼里,但在几次交手后,他敛去面上的轻视,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这支贼兵不简单,不似普通的盗马贼。”

    但是这支军队的风格,也不像公孙康的士兵。

    “不好!”

    蹋顿神色大变,命令士兵立即折返,

    “这是声东击西的计谋,快回去!”

    他带着部曲回到柳城,却见柳城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异样。

    蹋顿没有放下警惕,派自己的亲信进城查探一番。

    没过多久,他不放心,又派了一个亲信进去。

    大约过了小半刻钟,两个亲信先后折返。

    “单于,城内没有异样。”

    “单于,城内一切安好。”

    蹋顿不由松了口气,随即蹙眉。

    难道真的是他想太多了?

    经历了这么一遭,哪怕蹋顿仍然惦记那支奇怪的“偷马贼”,也不敢再带着大部队离开。

    “今夜都留在这,加强防守,避免柳城被人突袭。”

    蹋顿将强壮的军队留在城外,让他们轮流在城外把守,只带了二三十人进城。

    进城后,蹋顿始终按着剑柄,环视四周,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等通往住所的道路被他平静且平安地走完,蹋顿终于放下心,稍稍放开剑柄。

    “辛苦了,你们也回去休息……”

    话还没有说完,忽然有几十支羽箭从暗处射出,大多朝着蹋顿射来。

    短短一个照面,蹋顿身前中了两箭,身后中了五箭,另有一只箭矢扎在他的颈部,直取延后。

    黝黑的手虚浮地捂着脖颈,蹋顿瞪着眼,不可置信地瞪向两个亲信。

    “对不住了,首领,我的父母在他们手上……”

    蹋顿无声倒下,訇然落地。

    曹操这次的出征颇为冒险,很是出人意料。

    不仅蹋顿难以理解,就连他自己也好几次扪心自问,问自己为何要如此冒险。

    因为没有粮食补给线,这一场战役必须速战速决,不容有失。

    好在,最终的结果让曹操非常满意。

    乌桓大大小小的部落不计其数,曹操不需要将他们全部打败,只需要杀了名义上的统领蹋顿,把帮扶袁熙的几支部落剪除,再冒充蹋顿的军队,给袁熙致命的一击。

    他称赞了这次攻占柳城的攻城,没忘记稍稍安抚“功劳甚伟”的司马懿。

    司马懿心中唯有呵呵二字。

    曹操不指望司马懿能完全效忠自己,更不在意他的想法。

    经历这次的战役,曹操对司马懿愈加提防。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没有让曹丕远离此人,只是让曹丕身边的人盯紧司马懿的一举一动,定期向他汇报。

    曹操的军队没有在柳城多做停留。

    曹操利用乌桓与袁氏定好的信物,让自己的士兵穿上乌桓人的战袍,假冒乌桓的援军,前往袁熙的驻地。

    这支前来援助的“盟军”被袁熙安置在城外,与袁氏军队一起在鱼阳县埋伏,准备埋伏曹军。

    可当曹操的军队开始攻城,袁熙准备与“盟军”两面包抄,夹击曹军的时候,在他后方的“盟军”忽然反水,与攻城的曹军一前一后地拦住他的退路。

    袁熙大惊失色,怎么也想不通乌桓的军队为什么会背叛。

    最终,袁熙被擒,幽州将领与豪族还想负隅顽抗,但他们的军队早已因为袁氏多次的战败而沦为一盘散沙。

    曹操一点一点地蚕食幽州,这让身在青州的袁谭惊惧不已。

    等到幽州南部尽数落入曹操之手,袁谭已萌生投效之心。

    “青州势力繁杂,我本就不能完全掌控,倒不如向曹操乞降……”

    “主公糊涂啊!”

    袁谭的别驾,袁家的老门生痛心疾首地敲击鸠杖,

    “主公可曾想过袁大将军的宏图?想过袁家先祖?若你降了曹操,日后死后,有何面目去黄泉见他们?”

    听到这话,袁谭不敢再提投降的事,只能咬着牙,向南边的刘表、孙氏求助,恳请他们一同抵御曹操。

    然而袁谭与袁氏的残余势力并不知道,荆州的刘表恰好在这时候病故。

    刘表的大儿子与二儿子分别占据荆州的南北两处。年幼的次子刘琮在荆州豪族的拥护下占据了荆州五郡,长子刘琦只能退守江夏,与客将刘备结盟共守。

    等曹操俘获袁熙,顾至跟着军队回到冀州,还没入城,就见到两道熟悉的身影站在城外,直勾勾地盯着他。

    正是郭嘉与戏志才。

    第143章 见家长(x) 衣不重彩,光华内蕴。……

    一股莫名的危机感席卷而来。

    顾至在原地驻足了几秒, 秉着“该来的迟早要来”的精神,主动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