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50-160(第4/17页)

地盯着棋盘,回忆着荀彧先前留下的棋局:

    “何为‘更进一步’?”

    荀彧的落子比起往日多了几分迟疑与凝滞,显然,在他来之前,曹操也和他提了这个“更进一步”。

    曹操并未品味到顾至话语中的那一分锐利,他同样盯着棋盘,神色晦涩难辩。

    “立丞相,加九锡,称公。”

    他毫不遮掩地展露自己的野心,落下一子,吞掉中央的半数黑棋。

    “既然已经失去吞食荆、扬二州的最佳时机,那便更进一步,静待时机。”

    征战十多年,他走到了这一步,必须将权力进一步聚集,牢牢地握在手中。

    顾至品出曹操的言下之意,明白曹操不愿意给他人做嫁衣。

    他想名正言顺地集权,用称公这件事发展自己的小朝廷,在削弱汉王朝正统的同时,凌驾于所有世家之上。

    “主公欲效仿世祖?”

    顾至没有看棋盘上狼狈零落的黑子,只抬起头,定定地望着曹操。

    纵观曹操这些年的作风,他一直试图在拉拢世家与打压世家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和汉世祖刘秀的做法相仿。

    而在对付袁绍的时候,因为曹操这方的短暂失利,营中有许多人秘密叛离,写信投向袁绍。那个时候,曹操也是学习刘秀的做法,将所有叛逃的书信付之一炬,既往不咎。

    顾至望着曹操的神色与棋盘上的布局,似乎回到了半个时辰前,看到了谈话对弈的荀彧与曹操。

    以顾至对荀彧的了解,他几乎一字不差地猜到荀彧的答案。

    当着曹操的面,他体悟着荀彧的心情与感受,在不同的时间,同一个地点,说出了同一句话。

    “时机未至,名不正而言不顺。”

    他说得慢条斯理,坐在对面的曹操骤然收缩了眼瞳,不可抑制地显出几分诧异。

    时间仿佛再次退回到半个时辰前,同样的棋局,同样的对话。

    唯独对面坐着的人影不同。

    微阖着的眼,在说完荀彧可能会给予的回答后,蓦然睁开。

    顾至看着曹操,依照自己的想法,在这句话的后方加了一句。

    “——不怕被后来者取代乎?”

    突兀的撞击声从后方响起。

    原来是房中的侍者吓得晃了神,弄掉了手中的漆盘。

    那个侍者与其余侍者纷纷顿首请罪,不敢抬头。

    曹操没有理会那些侍者,只是盯着顾至,一语不发。

    许久,他终于开口:

    “黑棋萎靡不振,如何‘取代’?”

    顾至拾起一枚黑子,在一处不起眼的方位落下。

    占据上风,一路高歌猛进的白子,霎时陷入危局。

    曹操眼中的光影再次一缩,不可置信地看向眼前之人。

    “残火不灭,必将死灰复燃。”

    第153章 阳谋 “天下早已沦为泥沼。”

    残火不灭, 必将死灰复燃?

    曹操念着这句话,目光艰涩地离开棋局,投向顾至。

    他与顾至两人心知肚明, 所谓的残火,指的并不是袁氏,孙氏,刘氏,任何一个与他为敌的人。

    它是埋在汉土地底数百年的根须, 是动摇汉室,动摇民本,引发战乱的根源之一, 更是曹操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 想要对抗的存在。

    “以民为食, 并兼沃土, 玩弄朋党之权者数不胜数。即使将他们一一屠灭,也会有新的枝节长出。”

    曹操挥退侍从,广袖拂过桌案, 亦拂落了案边的两粒棋子,

    “明远口中的‘死灰复燃’, 究竟指的是旧火, 还是新火?”

    “新火旧火, 对主公来说都并无区别。”

    顾至再次落下一子,又吃去一小片白棋,

    “主公需要做的, 唯有‘遏制火势,不让复燃之火反噬己身’。”

    曹操沉默了片刻,眼中的惊异之色褪去, 多了一分冷意:

    “明远与文若都用‘名不正而言不顺’来劝孤,莫非孤的‘更进一步’,一定会助涨火势,反噬自身?”

    顾至只是道:

    “主公心中已有论断,何必问我?”

    难言的死寂在房中蔓延。

    被屏退的侍从颤巍巍地关上大门,将沉抑的气息关在门内。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顾至几乎要睡着的时候,曹操终于开了口。

    “孤曾以为,明远与孤最为相似。”

    这是曹操第二次提起这个话题。

    这一回,顾至没有分毫惊讶,语气平平地回应:

    “可我觉得,我与主公并无相似之处。”

    “确如明远所说,孤与明远,并不相似。”

    顾至难以形容曹操此刻的神情,像是茶余饭后,非常随意的一句感慨,又像带着怅然。

    “欲念,人皆有之。”

    曹操将打落的棋子重新捡起,归于原位,

    “明远从未表现出欲念,看似无欲无求。那时,我便猜想,明远并非真的无欲无求,而是过于洞彻。”

    明明顾至就在曹操的眼前,可曹操却像是在与旁人感慨,自顾自地叙说着过往。

    “我以为他与孤一般,深感所求之物的艰难,明白过往的追求只是奢望,不得不放弃远志,停步不前。”

    曹操没有再说下去,但顾至已意会了他的未尽之言。

    顾至道:“承蒙主公高看,臣并无鸿鹄之志。”

    他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个世界,他愿意加入自己的一份力,也愿意用各种努力尝试着做出改变,但他从来没有什么“站在至高点”“让这个世界所有阴暗面全部消失”的想法。

    所以,他可以及时地从权力的泥沼中抽身,但顾虑更多,且谋求更多的曹操只能一条路走到底,挣脱不得。

    “纵然没有鸿鹄之志,鹰隼也绝非燕雀。”

    曹操点到即止,转向面前的棋枰,

    “明远的棋艺,孤还是第一次领教。不如再陪孤下个几局,解一解瞌睡?”

    这个邀请,曹操似乎发自真心。

    但顾至一点也没有下棋的兴致。

    曹操见他神色萧条,一副意味索然的模样,玩笑道:

    “莫非是因为孤不及文若俊逸,不如奉孝有趣,让明远提不起兴致?”

    “……”

    对于这个问题,顾至虽然没有回答,但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如果真的要给出答案,那对曹操而言,怕是不太礼貌。

    曹操好歹做了他这么多年的上司,总要给些颜面。

    四目对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