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我可就制霸乒乓了[九零]》 80-90(第33/33页)
递下一局的打法。
“继续去截获来自于她的球……”
两位朝鲜球员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朝鲜教练继续说:“他们两个人的配合确实很默契,朱淇选手作为他们这个组合的主要输出点,只要给她搭档的球员能够了解她的内心所想,就能在上一板给出很好的铺垫来让她发挥。可是如果她发挥不出来自己的威力,你们只需要防守就能得分。”
第四局、第五局确实如此。
其实朝鲜队的两个人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
他们两个人甚至没有打出几个进攻球,基本上都是以防守为主。
可即使如此,朝鲜方还是拿下了两局。
因为朱淇和宋临州出现了一些失误,不是出界就是挂网或者就是自己没接住。
朝鲜男球员的球运行轨迹很诡异,有的时候明明感觉这个球会往左边弹,但是宋临州去接的时候却发现球和自己的球拍擦肩而过。
因为这个情况,朱淇和宋临州丢了好几分。
非常可惜。
朱淇很懊恼,陷入了这两局的失利当中。脑海中想的所有内容都是上一局没能得分的点,犹如走马观花般在脑海中一遍遍的回放。
对面这个男球员有点儿邪门。
而邪门的地方大概率就来自于他的那个与众不同的球拍。
任心华看着球桌旁边发生的一切,心中了然。
从6年前来国家队的时候,任心华就知道朱淇是一个非常有自己想法的球员。
她的随机应变能力可以称之为是目前现役里面包括国家队的球员最好的。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立刻找到对抗的思路。
而宋临州的打法相对来说更规矩,就像是在一个条条框框里被教练排版好了的,发球的时候没有任何小心思,从抛起到击球都干干净净。
而这样的球员虽然让教练放心,但真正上了赛场的时候,却又有一种被框架钉死了的规规矩矩。
如果要是碰到一个特别有想法的教练,或许能在比赛过程当中“唤醒”,但如果教练水平也不高,反而也是耽误了这个球员。
所以这也是当初决定让他们两个人搭混双的原因。
这两个人一个灵活多变一个发挥稳定,一个主攻,一个主守。
任心华觉得他俩可以搭混双,彼此互补。
但是面对不同的选手,也要有不同的战术改变……
双方球员还在接受教练的指导。
徐冬的表情在显示屏里五官乱飞
“暴暴,你现在的问题不在外部,而在你内心。你太武断了,还没判断好下一个球的弱点就着手去打,主动让出了一些机会给对面。论水平、对面这男的不如你,论比赛经验,他也没你打得多。你连国家队的男队员都能打,现在打不过对面这个朝鲜人吗?多拉几个回合,没必要一定要一板打死。”
徐冬循循善诱,想要帮朱淇重新树立自信。
“你可以把对方男球员当成杰米,但你要记住,现在你打的是双打而不是单打。”
在徐冬刚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淇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等到朱淇走到球桌旁边的时候。
她的旁边多出来一个影子。
这个影子漫过球桌。
与她折射在球桌上的影子相挨。
朱淇当然有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抽离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自己从一个透明的壳里拉了出来。
其实在最一开始打双打的时候,朱淇是拒绝的。
她觉得打双打势必会浪费自己打单打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不是因为东京世运会自己没有办法上女单,朱淇绝对不会参与双打赛事。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说麒麟组合的默契程度非常高,每一场比赛都可以拿来当双打的范本。
因为麒麟组合不管是男女球员之间的调动、还是在面对形形色色不同双打时的临场应变能力,或者是他们两个人出色的单人对线能力,以及自从朱淇和宋临州两个人组混双开始就基本上没输过的超高胜率。
都让人觉得,混双上他们两个人就稳了。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他们一开始搭混双的时候也出现过很多问题。
为什么这些问题到了后来都消失不见了呢?
对于朱淇自己来说,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改变。
他们两个人搭混双的默契越来越高,纯粹是因为宋临州在主动迎合朱淇的打法,配合朱淇的一切行为。
宋临州把一切可发挥空间都留给了朱淇,让她在赛场上随意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时候朱淇突然能明白,刚才徐冬对自己说的那番话的意思了。
这是一场双打。
双打的球桌旁边站着两个人。
朱淇需要兼顾一下身边的搭档,考虑清楚自己这一个球打过去的时候——对方会回击什么样的球——自己的搭档是不是好接?
和阿水组双打的时候,阿水什么都听自己的,要怎么打就怎么打。
包括和宋临州一开始组混双的时候也约定好了,所有的战术都要听朱淇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朱淇已经形成了这个习惯——就是把双打当成单打。
原来如此。
朱淇抬头一眼坐在旁边的徐冬,然后低了低眼眸。
徐冬接收到朱淇这个视线的时候,就知道朱淇懂了。
她很欣慰。
第六局,朱淇的发球局。
她抓了抓球,用指腹擦掉球体外面的灰尘,然后走到宋临州的身边,小声问了一句。
“你希望我打哪里?”
宋临州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是搭混双以来。
朱淇第一次主动问自己需要什么球。
一般情况下来说,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他。
朱淇这么一问,宋临州反而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还是仔细想了想,说道:“打反手的时候加点弧线——”
朱淇点头,开始俯身做出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宋临州退到自己的位置上,左手握拍,等着发球。
两个人同时弓起上半身,运动服包裹着微微凸起的脊椎和肩膀的肌肉线条,像是两只蓄势待发的小兽。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