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鸳鸯佩》 40-50(第7/15页)

,陈氏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

    但这些要和公中统一好,总不能大房送出去的礼比二房的重,这成什么了。

    这就会出乱子的。

    所以陈氏去正院,和二房的人商量,杜从宜则是在院子里和惠安领着人做月饼。

    她不爱二房的人打交道,况且二房还有个对赵诚虎视眈眈的弟媳,搞不好她家里的墙会塌方的。

    惠安见杜从宜仿佛什么都懂,光月饼馅料她就指挥人准备了七八样。

    惠安一边做一边嘟囔:“你可真是出奇爱乱想,谁家月饼做成这样?偏你想一出是一出,要是做坏了,平白糟蹋好东西。”

    杜从宜威胁她:“你再多嘴,做好了也不给你吃。”

    惠安嘟囔:“你少说话吧。”

    厨房里的人不少,这几日来宝送进来六个女婢,听说是北方南下逃难的。

    六个最大的才十四,最小的十岁。

    杜从宜就让惠安领着她们在院子里熟悉熟悉,能做什么就做点什么,有两个居然带着手艺,一个会做菜,一个会针线。会做针线的做了银屏的徒弟,会做菜的那个进了厨房。

    厨房里原本的银朱,因为二房之前忙碌,各房都打发人去干活,银朱去了后就没回来,说是被二房留下了。

    来安气恨了几天,嫌她给赵诚和杜从宜丢人,忍了几日,才和杜从宜说了。

    杜从宜根本没当回事,因为总共也没见过几次。

    她只关心厨房的人手够不够,做的菜怎么样,比如水煮鱼能不能把去腥做好,烤鱼能不能入味。

    其他的事情,她不怎么上心。她也不爱管人,做领导是要有信念感,但是现在环境这些人已经很听话了,她更没有兴趣管了。

    今天所有人都在厨房里忙碌。

    这会儿厨房里都是人,第一盘的咸蛋黄月饼烤出来了,惠安急性子等不及,先尝了一个,烫嘴的很。

    她吃完,还回味了片刻,想不明白,杜从宜这个人,万事不管,什么都不会做的人,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想法。

    指望她做菜,她刀都提不起,却将厨房的人指挥的团团转,但做出来的菜确实好吃。

    做针线更别提了,但能教银屏做最漂亮的绒花。

    这会儿,还能做月饼,她虽然只尝了一种,可已经相信了她真的会做十几种月饼。

    就因为好吃,她才对杜从宜这个人充满了不解。

    天生有这么聪明的人?

    不论做什么事,她就出一张嘴,什么都不管。

    院子里管事还是来安,她根本管不到院子里的事。但姑爷对她依旧百依百顺。

    这可能就是天生的富贵命。

    惠安心里总结。

    现烤的鲜肉月饼出来,肉香四溢,陈氏就是这时候来的。

    进了院子就闻到了混在一起的油香味,她还诧异问:“你们院子里做什么呢?”

    云雀吃的嘴上都是月饼皮,笑嘻嘻答:“我家大娘子正在厨房里做月饼。”

    陈氏一听就说:“那我可要尝尝。”

    云雀领着人进了厨房,惠安正在吃,见她来了,赶紧说:“大娘子快尝尝。”

    陈氏:“好呀,我忙得脚不沾地,你在这里偷吃呢。”

    杜从宜:“我试了几种馅,尝尝这种馅料,看看哪种好吃。”

    陈氏尝了口鲜肉的,又尝了肉松的,总之哪一种都好吃。

    “这两种我都要!”

    陈氏是一点不客气。

    杜从宜:“这两盘趁热,给各房分了。”

    她领着陈氏回房间,陈氏;“弟妹的月饼做的精致,让母亲和祖母尝尝,要不然今年咱们府里就送这个。我们自己烤吧?每年订做,都要排队,排不上还气人。”

    其实就是人家可着权贵的人家先做,端王府每年都排不到前面去,才会气闷。

    陈氏去年就被人嘲笑过。

    杜从宜;“这是家里做了自己吃的,再说都到日子了也来不及,总不能真等中秋节当天去送礼。”

    杜从宜有学业,有自己的生意,确实忙不过来,也不想揽这种活儿。

    陈氏却想把事情做的精益求精。尤其是自己能做,就不用去外面订做,快到中秋了,都是订做月饼的,那些排得上名号的点心店,早就没空闲时间做了。

    “这不用你劳烦,只管交给我就是了。”

    杜从宜:“先等大伯母和祖母尝过后再说。”

    陈氏拉着她直接就去了正院,去了后老太太屋里的人居然还有很多,二房的婆媳三人居然都在。

    陈氏见老太太正在吃月饼,就说:“我想着用五弟妹院子里烤的月饼用来送礼,求个独一份,祖母觉得如何?”

    老太太尝了后笑说:“味道很不一样,确实比外面的好吃,你们也尝尝。”

    刘氏不以为意,她这几年过的富庶,什么吃的没见过,刘婉月也不屑,虽然刘家出事,但富贵是真的富贵,根本看不上。

    刘婉月就很不买账:“自己做的,到底不如荣宝斋的点心的样式多,荣宝斋的点心,宫中的贵人都喜欢。也不会显得寒酸。”

    杜从宜听她说小话,脸上不显眼,心里骂这个绿茶,可显着你了……

    陈氏一点不惯着她:“荣宝斋好是好,但样式这些年都没什么变化,大家都吃腻了。再说了,荣宝斋现在架子大了。六弟妹出身显赫,必然是吃过比这些好吃的,但我觉得这是咱们府里烤出来的,印上咱们府里的字样,必然比外面的要好。不过这是五弟妹一个人的方子。也不是我想用就能用的。”

    刘氏已经尝了一口咸蛋黄莲蓉的,她吃了后,确实没办法昧着良心说不好吃,就夸了句:“确实好吃,这是什么馅的?”

    杜从宜懒得说话,低头看着手里的帕子,你别说,惠安的针线有长进,绣的鸟都有了鸟样子了……

    身后的来安:“夫人尝的这是莲蓉蛋黄的,还加了肉松,味道咸甜适中,大家都喜欢这个口味。”

    刘氏又尝了另外的,鲜肉的、豆沙的,味道都不错。

    她还诧异杜从宜哪来的手艺。

    邹氏尝了后,夸了句:“味道真不错。”

    刘婉月见杜从宜根本不在意在场的人的反应,好像夸的不是她。

    她恨的瞪了眼杜从宜,她相公赵辉也不丑,人也机灵,对她可以说百依百顺。

    婆母即便是刘家出事,也不敢惹她。

    她在二房有自己的傲气,但是她心里的意难平,还是过不去。母亲一再和她说了,嫁给赵辉的好处,分析利弊,她也都认同。

    但没得到过的,始终是最好的。

    赵辉是不错,但和赵诚比就逊色很多。赵辉不丑,只是也没有多俊朗,身材不矮,但也不够伟岸。

    赵诚在府里时间很少,她这段时间日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