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鸳鸯佩》 50-60(第8/16页)


    赵敬其实也是想走他这边的门。

    杜从宜已经听到了,问;“出什么事了?”

    赵敬又几分羞赧,毕竟他未出仕,出了事情只能和五弟商量。而且惊扰了内宅的女眷。

    赵诚回头,面色毫无异常:“有书生闹事,听说又闹出人命了,我和大哥出去看看。”

    杜从宜:“吃了早饭再走吧。”

    赵诚:“不用,要是快午饭时候就回来了。你不用等我。”

    说完带着赵敬出门去了。

    杜从宜总觉得他这段时间有点异常,按说他这个人万事不管,不爱出门。

    他不是说谎,是真的不爱出门,每次当值都懒懒散散的。

    有点像已经退休的人,不是那种单纯的二世祖。

    杜从宜等他出门后,也准备出门去看看,结果来安说:“今日府里不准出门,听说街上死了人。”

    杜从宜:“很严重?”

    来安:“是。”

    结果中午,来宝打发人来送信,是连颂给她的。

    连颂在信中,问她何时拜在汪相公门下?

    并且尽快想和她见一面,有事要商量。

    她考虑再三,最后换了身男装,还是出门了。

    这次她谁也没带,出门照例是来宝跟她去。路上来宝还说:“今日街上不太平,您不该今日出门。”

    杜从宜其实想打听一声,赵诚到底在做什么。

    关于他这个人,和外面的名声完全不一样。所以她更想了解真实的赵诚。

    今天街上到处都是巡检司的人,街上店铺关门的很多,天气还是阴沉沉的,仿佛随时有雨。

    秋风里带着潮湿的气息。

    她走在街上四处张望,还诧异问:“昨晚到底死了多少人?怎么街上都没人了。”

    来宝:“大清早,隔壁来总管让人来通知,说姑爷让今日都关门谢客。我早上和几个衙门的兄弟打听清楚了,太学死了两个讲学,十几个学子,因为踩踏又死了几人。总之众说纷纭,到底死了多少人,没人知道。”

    杜从宜皱眉,“赵诚什么时候说的?”

    他从头到尾都没离开家,和她一起睡一起起来的,他什么时候通知的人?他到底知道什么?

    杜从宜突然觉得,她一点都不了解这个人。

    他明明什么都知道,但偏偏瞒着她,他明知道她最讨厌被人骗。

    来宝见她不说话,问:“姑娘是因为连掌柜的信?”

    杜从宜:“你先和我走一趟。其他的等回来再说。”

    来宝:“等会儿,咱们先回店里等等。”

    杜从宜:“为什么?”

    来宝:“这条街上有一家酒楼,还在缉拿涉案的人,等结束了我们再出门,要不然遇上巡检司的人不好解释。”

    杜从宜上了二楼站在窗前往外看,这条街上人很少,对面的布店里也没人,她不能预估到底是多大的事情,但能让赵诚抬脚就走,可能会牵扯到谁?

    她虽然是个不当家的大娘子,但是赵诚的事情,还是她自己了解比较好。

    来宝说隔壁店今日根本没开门,听得她说不上来的心慌。

    等快午时,她和来宝吃了午饭,两人出门沿着御街往外走,街上人已经不少。

    到连颂的别院已经中午,守门的人见她来,就进去通报了一声。

    来宝还轻生说:“连掌柜这套宅子真不错。只是今日时机不对。”

    杜从宜还开玩笑说:“等你有钱了,也买一座。”

    来宝笑说:“您可别开玩笑。”

    今日不是门房的人领两人进去,反而是连颂亲自出来接人,见了杜从宜就说:“好久没见你了,听说你改做生意了?”

    杜从宜开玩笑说:“我不好和你做同行。”

    连颂笑起来:“我前些日回乡一趟,前几日才回来。老掌柜说观南楼一直没有收到你的画,就焦急问问你。”

    杜从宜见不是什么大事,觉得他这个时候约她,有些奇怪,本想和他打听几句昨晚的事情,但又不想惹麻烦,就没提。

    改口说:“不过是几幅画,有什么可着急的?我以为你是为昨晚的事情。”

    连颂眼神一暗,改口说:“好了,不说这些。我昨日拜访同乡,结果听说,前东府汪相公,新收了一个擅长书画的学生。十分了得,我还好奇,这人和你,技艺究竟谁高,结果听说是出身端王府的女徒弟。我一猜就是你。”

    杜从宜;“只是机缘巧合。”

    连颂垂下眼皮,只管引着人进了内堂,等杜从宜坐了,问:“今日要不要听曲儿?”

    杜从宜摇头:“不用了。”

    连颂:“你这个老师认的突然,要是我知道,定然替你好好准备一份拜师礼。”

    杜从宜:“老师不贪图这些,况且我见老师的时候不多。”

    连颂:“那怎么行?你能得了汪伯言徒弟这个名分,必然是名声大噪。对你往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杜从宜;“卖画赚钱,是为生计。我暂且不缺钱,自然就不会日日琢磨着卖个好价钱了。更不好用老师的名声卖画。你也知道,我老师身份特殊。”

    连颂:“话不能这么说,你们师徒,唉,算了不说了。我这次归乡,结识了不少学子。能高中自然是好事,可大部分人都是落第归乡,不能归乡的只好找个营生。穷苦人的艰难,没人能懂。”

    杜从宜不觉得有什么,穷苦的日子她不是没体会过,只要不是清高迂腐,读书人饿不死的。

    “书生里面,不乏有擅长书画者。你想要培养几个人并不难。做生意不能只做最顶尖的生意,毕竟风险很大。”

    她已经绝了仿画的心思。

    就像赵诚说的,汪伯言的山水画,是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她就是仿的再像,也少了意境中的洒脱。

    除非她自己去领悟。

    第056章 主母出门

    连颂见她拒绝的干脆,面上叹气:“咱们两相识在穷苦的时候,我那时候家业困顿,你那时候手里缺钱。如今我重整了家业,你也不再缺钱,这朋友也就做不得了吗?”

    杜从宜摇头:“这话怎么说?我们之间的交情,难不成和贫穷富贵,和汴京城的学子有关系?朋友就是朋友,不论什么时候,我都认你这个朋友。”

    连颂盯着她好半天,才笑起来。

    “你说的对,我们之间的交情,和其他的人都没关系。”

    杜从宜:“你急着叫我,到底为什么事?”

    连颂笑起来,“没事,就是,想问问你拜师的事情,但又觉得没必要问了。昨日突然听到你成了汪伯言的徒弟,今日原本想替你庆祝一番。”

    杜从宜:“拜师只是为了学艺,没必要人尽皆知。至于庆祝,实在没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