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纪轻舟纪云倾》 150-160(第10/22页)
是日本的传统图案,所以多半是买的成品的刺绣面料。而他所做的,就是在这刺绣面料上,用金线给整幅布料做满了刺子绣。
“所谓刺子绣,就是用平针在面料上做出简单规整的线迹图案,回头我给你找块布示范一下,你一看就能懂。
“他在这面料上绣的,应该是一整片的菱格图案。不过图样虽简单,能在整件衣服上打满菱格,而面料依旧保持得平整光滑,也确实要些水平。”
宋瑜儿一听就明白了过来,点点头:“那还真是需要相当多的耐心。”
“嗯。”
“但我觉得,这位濑三师傅的作品都挺奇怪的,”宋瑜儿紧接着又道,“是很华丽没错,可就是看着不舒服,每个模特都像被裹缠得透不过气来,身上缀满了种种装饰,真有人会穿这样的衣服出门吗?”
确实,这一场的衣服所透出的大都是一种极繁主义的风格。
浮夸的蕾丝、刺绣、各种褶法与金银线的运用,形成一种眼花缭乱、不知该看何处的视觉效果。
在这种繁丽的装饰下,每个模特都被打扮得像是个精致的木偶,缺乏生命力的气息,难怪宋瑜儿的性格会不喜欢。
当然,这样的风格本身是没有错的,这些设计元素搭配运用得好,那就是极致的靡丽奢华。
可当这些元素不分主次地装饰在风格保守内敛的和服上,就有种不相称的感觉,似是为了噱头而设计的伪时尚,可吸引观众眼球,但并不优雅。
兴许会有人特别喜欢这一类的服装,不过也确实不太对纪轻舟的胃口。
“我们走的自然不是这种风格,但你要允许它的存在。”最终,他只是低声同宋瑜儿这么回复了一句。
过了会儿,濑三清的解说完毕,方才的模特们就纷纷出场,端着托盘来给客人们奉上了茶点。
在较为热烈的交流声中,濑三清先是过来同泰勒先生打了声招呼,尔后就像是早有目的般地转向纪轻舟,貌似和善地扯起嘴角道:
“纪先生在上海时装届,是业内一致认同的新风尚代表,不知阁下看完我今日的作品展,觉得可算精彩?”
纪轻舟喝了口味道偏淡的茶水,微笑应道:“蛮好的,起码是你自己的设计。”
濑三清闻言,面上笑容顿时有些挂不住,稍作停顿调整了下表情后,又再度和气地开口:
“半年前,我翻阅法国高级时装杂志,看见那些高级裁缝会请模特在店里为客人展示服装,我便从中得到了灵感,开始筹备这场展览。
“之后听朋友提起,才得知阁下数月前竟也办过一场类似的展览,可惜您当时没有邀请我,没能看到纪先生的首场时装展,真是遗憾啊。
“不过这样的活动,理应在业内很出名才是,我竟不知您曾举办过,报纸上也没看到关于这场展览的消息,看来您的时装展不是那么有讨论度啊。”
纪轻舟轻轻地“啊”了一声,故作恍然地缓缓点头:“我以为成衣发布秀的效果如何,看的是当季的销量呢,原来看的是纸媒热度吗?那我下次一定多请几家报馆的记者,多买几条头版广告。”
他说着,还意有所指地用眼神缓慢地扫过了那些报社的记者们。
濑三清被他阴阳了一番,便有些沉不出气,勉强忍着不满道:“总之,如果您还有下次的时装表演,一定要邀请我,让我看看您时装届新秀的真正水平。”
纪轻舟已没有耐心应付他拐弯抹角的讽刺,挂起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淡笑着回道:“当然了,作为阁下今日邀请我来的回馈,我一定会向你展示一场更精彩的时装秀。”
第156章 分离 想要邀请您做访谈人物
“看完今日的这场时装展, 我唯领悟到了一点,便是绝不做不自由的衣服。”
归来的途中,坐在前座的宋瑜儿谈起了自己的观后感道。
午后三点半的日光恬静地洒在她的肩头, 少女脸上洋溢着信念的光彩:
“那步履艰难得只能小步挪动的模特,虽然貌美,却犹如无生命的物件,我实在不喜欢人们凝视她们的目光。
“您从前叫我在发散思维的途中, 试着去寻找属于我内心的想法,我一直不怎么明白,今日却恍然明悟了一点, 便是要以人的身体为基础, 去设计令穿着者感到舒适自由的衣服。
“正如老师您所做的那些剪裁利落、线条流畅的衣服,没有那么多的装饰与束缚,却依然那么优雅美丽, 我想要延续您的理念。”
后座的纪轻舟歪斜着身子, 正昏昏欲睡地准备靠到解予安肩上去, 听见学生的话语,便掀开了眼皮, 口吻懒洋洋地接道:
“你有这想法很好,但话还是别说得太满了, 我有时候也会设计一些纯做观赏用的美丽废物。
“尤其高级定制礼服, 繁重宽大不便行动的裙子,强调身体曲线紧缚腰身的造型, 我做得也不少。”
他正说着, 眼角余光察觉解予安不知何时又靠近了几分,手臂紧贴着他的身体,就差把肩膀递到他耳朵旁了。
于是索性浑身松懈地一歪脑袋, 枕在了他肩膀上,嘴里继续道:“这个呢,还是得参照顾客的需求,假如场合需要,客人也喜欢那种沉重华丽的款式,那就必须得那么做了。毕竟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穿着紧身胸衣与拖尾长裙的女性,她们确实很美。”
“我明白,但即便是那些纯为表现美感所设计的衣服,老师您的创意也比那濑三先生的漂亮舒服得多。”
宋瑜儿语气稍急促地补充道,“我是发自内心地这样认为。”
纪轻舟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笑了笑道:“不然你怎么是我学生呢,起码眼光得一致。”
宋瑜儿闻言好似自己也被夸奖了一般,唇角泛开些许笑意。
旋即微侧身体问道:“老师,方才听到您和濑三老板的对话,您真的要请他去看我们秋季的发布秀吗?”
“当然是假的。”纪轻舟握住了解予安放在膝盖上的右手,百无聊赖地摆弄着他的手指道:
“我在店里办秀,是为了给欣赏我风格的顾客和朋友展示新款的衣服,顶多邀请几位报馆的记者来做个宣传,他算哪个行列?”
宋瑜儿刚要开口,又听纪轻舟缓缓说道:
“等下次吧,我现在有个待执行的想法,之后如果有机会,可以联合我们上海时装界的同行们,包个大饭店,共同举办一场高级时装展,到时候再给濑三一个见见世面的机会不迟。”
实际上,此项活动,前两次的公会活动上也有人提及过,但因那场罢工运动的影响,这两月大家都在忙碌恢复生产生活,就没有深入讨论。
而自那场轰动全国的学生运动以后,从报刊读物上,能明显感受到青年群体对新潮思想、新兴的风尚讨论度更高,追求也更多了。
每个行业都在寻求革新与改变,他们行业自然也是如此。
纪轻舟始终觉得,光凭个人力量,是无法创造时尚巨流的。
而以他目前的忙碌程度,也很难一个人撑起一场大型的走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