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闪婚日常: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十年代闪婚日常》 40-50(第6/21页)

:“他说你能不能把你的糖葫芦给我吃一口。”

    “然后呢?”

    “然后我就把糖葫芦都给他了,从那以后只要我有好吃的,就都会给他留一份,他是我第一个朋友。”

    “那郑嘉树给过你吃的吗?”徐秀竹觉得小朋友之间也应该是有来有往的友谊才对。

    许新然想了想,然后摇摇头,“郑嘉树家里条件不太好,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妈妈改嫁后,后爸对他也不太好,后爸带来的哥哥还总是欺负他,他小时候很可怜的。”

    “所以你从小就对他很好吗?”

    “对呀!他可是我的第一个朋友。后来他妈妈和他后爸也离婚了,他和他妈妈搬走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一直到上初中,我在学校里碰到他,才发现我们两个的班级竟然挨着,从那以后我们就一直联系。”

    许新然说郑嘉树初中的时候就已经长得很好看了,她那个时候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嫁给他,把所有好吃的都给他吃,所以这么多年,她一直习惯性的跟在郑嘉树身后。

    她自认为二人之间就差一层窗户纸没捅破,只要有人先捅破这层窗户纸,那俩人顺理成章就是男女朋友了。

    徐秀竹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许新然和郑嘉树的关系了。

    她的感情经验并不丰富,在遇到陈远洲之前,她甚至都没喜欢过谁,比起梁喜枝三天两头更换心动对象,她觉得自己就好像尼姑庵里的尼姑一样,活的清心寡欲的。

    “别让自己受伤就行。”徐秀竹想了想,只说出这么一句话。

    “放心吧姐,郑嘉树绝对不会伤害我的,我觉得上次的事情也应该是个误会,只是他当时没办法跟我解释清楚而已。”许新然经过这两天的思考,依旧选择相信郑嘉树。

    陈远洲又是两天没回家,徐秀竹则照常忙着自己的事情。

    薛艳中午来打包了一份糖醋排骨,谭松正趁着暑假补习功课,可他学点习可太费劲了,薛艳还得好吃好喝的哄着才行。

    “谭哥这两天回家了吗?”徐秀竹把打包好的排骨递给薛艳。

    “回家啊,他不回家是想反天吗?”薛艳说完之后意识到什么,问道:“你家那口子没回来啊?”

    徐秀竹实话实说道:“四天没回来了,我还寻思是不是有什么任务。”

    薛艳安慰道:“你别着急,等老谭今晚回来我问问他。”说完她还提醒徐秀竹多买些生活用品囤着,她说最近物价涨的太厉害了。

    徐秀竹也发现了,上次买手纸还是两毛六,可昨天再一去买都涨到三毛二了。

    薛艳走了之后,徐秀竹就去了街对面的“啥都有”找一下楚江。徐秀竹不知道物价上涨是滨城特有现象,还是全国都这样,想着楚江经常去外地,应该能了解。

    楚江昨天刚从海城回来,他说海城物价上涨的情况更严重,鸡蛋涨到了两块五一斤,猪肉都涨到了四块八一斤。

    他说海城的老百姓现在都在囤货,有的人家甚至买二百斤盐,几百盒火柴。除此之外还有家用电器、棉麻纺织品、肥皂、洗衣粉、白糖等等,都遭到了哄抢,就连那些滞销产品、残次商品都被一抢而空。

    “这么严重?”徐秀竹问道:“那你觉得咱们用不用也囤一些?”

    楚江认为这种抢购风潮只是暂时现象,大量囤货倒是没必要,但可以抓住机会赚点快钱。

    徐秀竹被他这么一提醒也反应过来,于是问道:“烟酒价格波动大吗?”

    “很大,名烟名酒的涨幅都在五倍到十倍以上。”

    “楚江兄弟,你还啥时候出门?”徐秀竹笑眯眯的问道。

    楚江也是个聪敏人,一听她这话就明白什么意思。

    “明早就走,你要是有啥东西需要我帮忙出手的,今晚八点之前都可以送来。”楚江也表达的很清楚,他要抽两成利润。

    徐秀竹觉得这也合理,就回去把家里和店里存的好烟好酒都给楚江拿了过来。

    陈远洲回家的时候,发现酒柜里的酒和柜子里的烟都没了,要不是徐秀竹告诉他实情,他还以为家里遭贼了。

    “楚江一来一回,这些东西就净赚了一千五。”徐秀竹觉得这钱来得也太快了,比她在后厨叮叮咣咣炒菜要来得容易。

    陈远洲知道八十年代末期有过一次物价上涨,百姓哄抢囤货,导致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火柴和食盐这些生活必需品必须凭票购买,像铝锅这种只能以旧换新,或者凭借结婚证和户口本申请购买,这种现象大概持续了半年之久才缓解。

    怕徐秀竹知道之后上火,陈远洲并没有说,他存的那些酒里有几瓶是特定年份的,未来的价格可远远要高于一千五百块钱。

    “薛艳嫂子和冬玲姐都囤了好多手纸和肥皂洗衣粉,咱们要不要也囤点东西?”徐秀竹征求陈远洲的意见。

    “够用就行。”陈远洲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项链递给徐秀竹。

    徐秀竹打量着金项链。链子是非常重工的年年有鱼,吊坠是精致的心形,是现在很流行的款式。

    “怎么又给我买首饰?”徐秀竹掂了掂沉甸甸的项链,很有分量。

    “你要是想囤点东西,不如买黄金。”陈远洲说道。

    徐秀竹对黄金没有研究,本能地问道:“黄金保值吗?”

    “不止,还会增值。”

    现在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都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徐秀竹觉得既然黄金还会增值,那不如买点黄金囤着。

    “可你哪来的钱买金项链?”徐秀竹后知后觉道。

    “你还记得马建国吗?”

    徐秀竹点点头,“开运输公司那个,张姐搬家的时候你跟他借的车。”

    “对,我跟他合伙,开了个驾校。”

    “驾校?”徐秀竹觉得新奇,“驾校是干啥的?”

    陈远洲解释道,现在很多人都想学开车,但是学车需要挂靠单位,没有单位证明就不能参加驾校考试。但是学车的人太多了,车管所就有了限制,各单位学车人数要以单位实际拥有的车辆数为准,一个车最多只能配备两名司机。

    趁着当前的学车热潮,陈远洲就找到马建国,想利用他运输公司的场地和现成的车,开一个收费的专业驾校。

    马建国也是个头脑活络的,陈远洲跟他一提,他就知道这事能成。

    两个人办事也麻利,半个月的时间就跑好了所有手续,现在驾校已经开了起来,报名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火爆。

    陈远洲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沓厚厚的现金交给徐秀竹,面值全是一百元的,足足有五千。

    结婚这段时间,徐秀竹从来没听陈远洲提过赚钱的事。徐秀竹也觉得陈远洲工作很辛苦,那赚钱的事交给她就好了。

    可眼下陈远洲不声不响的就拿回这么多钱,虽然赚钱是件好事,可徐秀竹忽然觉得有点看不透眼前的男人了。

    徐秀竹以为陈远洲还要教人开车,于是问道:“你哪有时间去教人开车呢?这忙起来都好几天没回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