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50-60(第5/15页)
了几个钱。所以钱到位后,前后几条胡同里面就开始热火朝天地施工起来,两三个月后,赶在天冷之前房子已经盖好了。
紫石金睛兽经常在夜里跑来找大夏蹭吃蹭喝,大夏就在建造之后带着紫石金睛兽在夜里去检查各处地方。这些小院子都是小小的院落三间正房和两间厢房,还有门口的倒座房,倒座房可以做厨房,也可以做仓库,一家五六口人住进去来绝对够了。
等到木匠们把一些简单的门窗床桌送来后,大夏在过年前就开始贴出告示招租了。
头一户客户就是进城讨生活的一家六口,父母带着四个孩子,两个男孩两个女孩,这一家打算进城做点小生意,因为是家里不受宠的孩子,分家的时候几乎没分到什么,所以在老家过不下去了,只能来城里讨生活。
大夏和他们约定了每个月的房租,让他们去挑,前后几条胡同随便选,反正布局都是一样的。这家人想做小吃生意,就挑了靠街的院子,买了锅碗瓢盆,置办了米面粮油,就住了下来。
大夏也融入了这里,和牙行的人开始打交道,毕竟牙行手里有客源,好在大夏也不着急,就不紧不慢到了年底。
年底整个金城都很忙,大街上几乎挤不动,四面八方的年货汇聚在这里,各处邻国也派出了使节前来拜见,衙门到了年底,又要开始各种考核,刑部开始执行死刑。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片太平景象。
大夏居住的小院子就在胡同的最里面,几乎是离群索居,很多消息到了她这里都已经是旧闻了,她也不爱和人交往,非必要不在白天出门,就是夜里出门,街上的鬼魂阴差见到她都躲得远远的,夜游神看到她都赶紧避让,因此她看到来交房租的一个年轻小媳妇穿了一身丝绸问了一句:“这衣服好啊!丝绸这东西不常见啊!”
小媳妇就说:“您真是见过大世面,听说这是达官贵人才能穿的绸,我们当家的前几日给我买的,您喜欢回头我送您一块。就是……大娘子,那院子您真的不卖吗?我们当家的说您要是卖,价钱好商量。”
“不卖,这地皮是我找人借的,将来要还人家的,你让我怎么卖?你们两口子不如多攒钱买别的地方,金城这么大,总有人会卖家产的。”
“这不是有钱都不好买吗?我们也留意着呢,城里人家要不是因为实在没法子也不会卖房子,算了,我们再等等。回头我让我家的婆子把丝绸送来,这是一个叫汉的地方运来的,这玩意可难买了。”
“汉啊?这东西肯定贵,你别送我了,留着自己穿吧,你跟我说在哪儿卖的,我自己去。”
“就是前面环湖大街上赵家铺子,金城就这一家卖呢。”
“行,我记住了。”
大夏急匆匆过去,看到这铺子前面人挤人,很多人的鞋都被他人踩掉了。大夏看这场面,决定晚上再来。
晚上她把一个罐子上的盖子打开,伸手进去抓了一把银子,想了想觉得不够,又抓了一把,用手帕包着来到院子里,她跟小牛说:“我出去买东西了,待会紫石金睛兽来了,你跟她说饭在厨房。”也不管小牛听懂了没有,直接透明,穿过木门从胡同里走到了大街上。
整个大街静悄悄的,她一阵风飘到了环湖大街来到了赵家店铺门口。
店铺已经打烊上板了,板上贴着门神,门框上挂着桃符。
大夏刚要进去,抬腿登上台阶,就听到有人说:“您好歹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受过册封的酒神,怎么能干这种事儿呢。”
“是啊,传出去您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大夏看了看左右门神的画像,把包着的银子从袖子里取出来在手里上下抛着:“神荼,郁垒,你们睁大了眼睛看看,我这是来买东西呢。白天那人挤人的场面你们又不是没看到,我白天来不了只能晚上来,放心,我给钱!”
两个门神也不是那迂腐古板的人,两道金光闪过,大夏直接进去。
这家店铺很大,大夏看得心花怒放,有了购物的冲动,立即还是翻看,最后选了一大堆,看着自己选出来的布料,她从百宝袋里把盖房子剩下的银锭拿出来,数了十来个,连同来的时候拿来的碎银子放在了柜台上,出门的是她还跟两个门神说:“你们看着呢,我给钱了,只多不少,所以不许说我偷窃。”
神荼回答:“我们自然知道,唉,您下次别这样了,要不然人间闹起来,城隍爷要追查,最近新来了个城隍颇有些手段,虽然您打的天上地下没丝毫还手之力,但是您也不想惹上城隍吧?县官不如现管。”
大夏潦草地应答了一句,抱着绸缎回家。
路上遇到了阴差巡逻,往日他们躲着大夏走,那是因为大夏惹不起,今儿大夏抱了一堆东西,这些阴差也不敢管,立即回去找城隍。
城隍是大夏的熟人,半年前刚分别的沈方。
次日一早沈方来见大夏,大夏喜出望外:“是你啊!昨天听门神讲换了城隍,原来是你!从县城隍到都城隍,恭喜高升了。”
但是城隍没那么高兴:“下官还是想回大汉,可惜了,没能回去。不只是臣来了,臣以前的好友阳间的县令也来了,这半年来他受了大罪,自从神牛离开后,不少官员都说他故意放走了神牛,加上国主糊涂,他不仅被免官还下了大狱。
小神为了救他各处奔走,最后保住他一条命,他以为要终老家乡的时候,就有奈陈的官员去找他,让他来这里为官,他就劝说下官一起来,下官当时说,阴官比阳官还不自由,哪里是说能辞就辞说走就走的,没想到翠云宫下了调令,让下官来这里做金城城隍,地藏王菩萨就住在翠云宫。要知道这里是都城,下官活着的时候都没做过京官,这真是死了走狗屎运了。”
说完他把大夏给他倒的水一口喝干,说道:“这会儿怎么让人觉得不正常呢。不瞒您说,下官有种……有种……”
大夏接话说:“被算计的感觉。”
“对对对!就是这样。”
大夏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因为这事儿还不能怨金狮,城隍和他的搭档确实是能干实事的官员,虽然圆滑一些,并不糊涂,更没有尸位素餐。他给自己找两个干活顺手的人,怎么能说是因为大夏的原因才出手的呢?
大夏就把这事儿抛开,跟城隍说:“既然之则安之,坦然处之总比疑神疑鬼要强。对了,我看到了随丝绸之路而来的丝绸了,这真是太好了,昨日我买了很多呢。”
城隍带着七分自豪三分欣慰:“下官也听说了,真好,听说王莽篡汉,下官大哭了很久,想我高祖皇帝提三尺剑安天下,没想到最后被外戚篡位。后来又听说高祖的子孙把大汉夺了回来,当时就乐地手舞足蹈,如今看到大汉的东西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我大汉还是以前的大汉,下官每每想起来都想哭。”他低头擦了擦眼泪:“只盼着往后的皇帝能如文景二帝一样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百姓真的太苦了。您不知道,下官活着的时候百姓都已经很艰难了。”
说到这里,城隍倒是夸了金狮一句:“下官一直以来觉得我大汉是最强的,来到这里才过来几天,才发现这里居然民间比大汉还要富裕,这里的国主无为而治,反而比大汉要好一些。”
大夏笑着问:“没想到你更喜欢道家的黄老之说。”
“是的,‘无为’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