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寨博物馆逼疯“砖家”[国宝文物]》 60-70(第3/14页)
都不再执着于“过去”,而是以它现有的形象进行仿制。
因为只有这样近乎完全相同的存在,才能够更简单有效地在转移器灵的同时完成换位。
然而空间传送所造成的消耗始终是一个她们所无法解释的问题。
贾文嫣虽然在双羊尊的配合下,与其它器灵一起完成了文物的“置换”。但相对的那些没有器灵共生的文物,根本没有办法长时间承受空间隧道的转移。
按原本的计划,器灵的本体应该会在被欺凌舍弃后,一点一点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破损。可这突如其来的空间置换直接加速了这个过程。
也因此那些复刻品在被置换到西方地界后不久,便因为空间置换的折损,而纷纷开始提前出现了各种类似“崩坏,风化”一类的折损。
甚至还直接引起了世界各地华人一阵有关“保管不利”的谩骂。
但贾文嫣对此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因为这本来就是从她们东煌抢走的东西。
就连损毁的部分也是她好不容易一个个复刻出来的复刻品。然后就更不用说那些因为想要回归故乡,而不得不在空间置换的过程中陷入沉睡的器灵了。
相比于那些无关甚至“罪人后代”的想法,贾文嫣更在意的还是她究竟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将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一个个召回故土。
她知道自己的复刻速度很快。岁月金瞳在文物领域堪比自带X光的加持,让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刻文物上的每一个细节。
但东煌流落在外的文物实在太多。
其中陶瓷鼎类这样的烧制文物也就罢了,她最为担心的还是那些纺织制造类的文物。
虽然此时此刻的她还没有接触过这类文物的学习。但从她利用岁月金瞳进行陶瓷还有青铜器的复刻来看,相比于以制作“模具”为主要流程的陶瓷和青铜器。岁月金瞳在纺织还有刺绣领域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因为她并没有办法在现实生活中享受到那种,像在器灵空间里学艺时那样无视时间流动的制作方式。
哪怕刺绣的工艺传承相对完整,她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复刻那么多的纺织类作品。
这也是后来她无比庆幸徐奶奶提出了“永安学院”计划的原因。
虽然她不知道没有岁月金瞳加持的普通人,究竟能否有办法像她一样制做出能够被器灵所寄宿,甚至干脆完成空间置换的文物。
但一个不行就十个,十个不行就一百个,只要大家不断精进技术,就有可能不依靠岁月金瞳就打造出能够承载器灵文化念力的作品。
在她眼里只要学院培养出足够多的“能工巧匠”,她就有机会去从国外“低价召回”属于她们东煌的器灵。
一想到这,她就真的很难不为她所想象的那份美好而感到开心。
那一天她空间通道关闭前的最后一秒钟,朝所有还在异国他乡等待的器灵发誓,说她一定会尽快用第一批文物所携带的“秘籍”完成复刻,并将那成千上万个受困它乡的器灵唤回东煌。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发自心底想要用一生去坚持的东西。不过与此同时这又不禁让她想到了另外一个,打从一开始就被她选择性忽略的问题。
那就是无论是眼下的游客还是网友,大多数人似乎都并不是真的关注永安博物馆复刻的这些文物。
它们会来参观博物馆,大多都是因为旅途过程中“观光”的顺带。
就连那些因为交通便捷,而时常跑到永安博物馆常客,也有很多是被永安博物馆的各式周边吸引过来的“老主顾”。
大众对历史文物的关注度并不算高,这是贾文嫣一直在自欺欺人的问题。
大多数来永安博物馆观光的游客,都多是源于网络上的热度,以及各种精美的周边。
在它们眼里博物馆可能才是那个最无聊的“附带”。所以打从博物馆爆红后不久,网络上便出现了不少有关永安博物馆的“黑料”。
贾文嫣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问题的可能性,但物质基础绝对上层建筑。
只有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的文化,才有可能成为大众心目中普遍认可的存在。
贾文嫣先前一直在用永安博物馆需要赚钱为由选择性失明地搪塞着。
她知道这样不对,但为了永安博物馆她必须如此,然而眼下随着永安学院和永安乐园的正式落定,她似乎也应该开始想想,该如何让大众接受,甚至真的发自内心喜欢上历史文物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第63章 挫败感冲鸭
永安工坊内,贾文嫣坐在工作台前六神无主的发着呆。
“她到底应该要怎么做才好啊。”
百思不得其解的贾文嫣自暴自弃的揉了揉自己的长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在第99件文物的复刻和“置换”工作结束后,贾文嫣已经顺利完成了对日不落博物馆内,所有诞生有器灵的陶瓷以及青铜器的置换。
这是一件非常惊人的壮举。这样的数字哪怕她对外署名的文物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也足以让大众对她有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但网络的流量终究只是网络。
贾文嫣仔细分析过目前永安博物馆的客流量,虽然博物馆近期靠着大量
从日不落博物馆“复刻回来”的文物博得了关注。
可从当周的售票,以及工作人员对博物馆客流量的聚集事件判断。
这些所谓的热度,虽然让博物馆内的文物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但却真的很少有网友会亲临现场来仔细观赏永安博物馆内的文物。
纵然永安博物馆的客流量在同行里已经算得上是叫得上名字的各种翘楚,可若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绝大多数“游客”来到永安博物馆的目的,始终都还是永安博物馆内以贵妃玉珍膏为首的一系列周边。
说起来这也算是贾文嫣早有预料的情况。
作为从业者,她非常清楚大众对文娱休闲活动的消费心理。
网友在网上的讨论和实地的观赏终究是两回事。
永安博物馆的讨论度是很高没错,但在非节假日的情况下,博物馆的客流量主要还是依靠本地人的票仓。
她承认东煌有很多热爱历史文物的网友,但问题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终究是两个概念。
大多数网友或许很愿意在网络上给永安博物馆点赞评论,但却未必会真正的来到博物馆仔细观光馆内的文物。
再加上“复刻品”以及门票问题等多方面限制,种种条件之下永安博物馆在文物圈竞争力并不算高。
尤其是对于真正热爱历史文物的网友而言,他们与其为了赝品花钱跑来和永安博物馆的“二次元”打交道,反倒不如去到真正官方的博物馆去仔细享受。
毫不客气的讲眼下的博物馆就好像是当初网剧和上星电视剧一样,哪怕它们都有着相同的目的,也无法改变永安博物馆要素过于“嘈杂”的现实。
这是贾文嫣一早就料想到的结局,她知道一旦自己做了太多“装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