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兄: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嫡兄》 70-80(第8/15页)



    三番两次追问后,公仪仇终于吐露出了实情,告知她生产那日有新安郡王身边的人出入,行迹可疑。

    在看到她备受打击的神情时,公仪仇立刻改口说许是他多疑,可白素锦却根本无法当做这件事没发生过。

    她没让公仪仇经手去查这件事,自己慢慢摸索到新安郡王身边伺候的侍女染了咳症,于是新换了几个人。

    据说那个染病的侍女还不慎将病传给了新安郡王一个年轻貌美的宠妾,那宠妾恰好便死在白素锦生产的前两日。在白素锦生产后一日,也便是这位宠妾死后的第三日,新安郡王府里办了一场不算大的法事。

    最要紧的是,那法事的用具看起来不只有超度年轻娘子的,还有超度新生儿的。

    探查到的东西并不明晰,可却零零总总指向一个方向——她的孩子被换过了。白素锦郁郁寡欢,再不复初为人母的欣悦,成日用怀疑的目光审视卫直。

    他长得不像自己,也不怎么像殿下,他或许不是自己的孩子。新安郡王和卫登都对他颇为上心,这太古怪了,或许他是新安郡王的孩子。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折磨中,白素锦很多个个夜晚将自己的双手扼上卫直的脖颈,可又始终下不去手。

    万一有一丝可能,他就是自己怀胎十月去了半条命才生下的孩子呢?

    而且,他是真心把自己当母亲。

    白素锦心中还残存着一丝希望,所以不住地向公仪仇重复卫直不是自己的孩子,试图从他口中听到有力的驳斥:“先生,倘若你真觉得阿直或许是我的孩子,为何只想带我离开,而不也带着阿直走?”

    公仪仇将她眼中的挣扎看得分明,给出的理由却含糊不明:“小郎君性情刚直,怕是不愿意离开。”

    “你对殿下忠心耿耿。”白素锦喃喃道,“倘若你心里真觉得阿直是殿下的孩子,即便他不愿意离开,你估计也会强行把他带走。”

    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已经有两个人先后用忠心二字恶心他了。公仪仇眼睛里透出几分烦躁,口中却道:“新安郡王一向胆小,兴许做不出偷梁换柱之事。只要侧妃点头,我这便让钟越将小郎君打昏带走。”

    白素锦已经陷入自己的思绪中,没有察觉到他外露的不耐烦,自言自语道:“胆小……我也很胆小。当年我入东宫时年纪还小,太子妃身怀六甲,某日我去给她请安,恰巧看到她被撑得一道道纹路的肚子,直接被吓哭了。”

    因为这件事,她被殿下和太子妃笑了好久。殿下还说倘若她真的怕,日后可以不要子嗣,东宫不缺孩子。

    可太子妃姐姐私下告诉她,她身后没有多少支撑,想要在东宫立足的话,还是有一个孩子傍身为好。

    她很听太子妃姐姐的话。毕竟父亲因言获罪后,是太子妃这个远房表姐向太子求情,自己和母亲才免于沦为贱藉。虽然她知晓太子妃有借她固宠的心思在,但那些关怀也不是假的。

    而且,她是愿意为殿下承受生育之苦的,殿下待她很好。

    白素锦回忆着过往,伤感地笑了笑,语气近乎呓语:“可胆子小的人,并不是一辈子都做不了胆大的事。”

    她是胆小,甚至连看人杀鸡都不敢。可在得知殿下和太子妃都被突厥进犯的起兵杀害、连尸骨都没被收敛后,她挺着肚子离开了养胎的庄子,第一次踏上了白骨遍地的沙场。

    也是在那里,她遇见了同样在寻找武德太子尸身的公仪仇。突厥的蛮子就在不远处游荡,她险些遇害,千钧一发之际被公仪仇救下,辗转数日后来投奔了新安郡王。

    “当时情况紧急,我们甚至连殿下的尸骨都来不及收敛,只拿走了玉玺。”白素锦哽咽道,“为了求一个容身之所,甚至将玉玺给了新安郡王……他是不是就是因玉玺生出了胆气,才敢替换掉殿下的孩子?”

    公仪仇已经懒得搭理她了,看小丑一般欣赏着她落泪。

    这只是个开胃菜,他心道,真想快些看到后头的戏码。

    白素锦哭了片刻,擦干眼泪道:“先生,劳烦你让我私下里带着卫直见一见新安郡王罢。我已经拖了十年之久,再拖下去,怕是终身都得不到答案了。”

    公仪仇微微一笑:“如你所愿,侧妃。”

    ……

    行军途中,苍鹰盘旋。

    “真是奇怪,我不记得琅琊那边有安排什么人传消息啊。”田柒解下信鹰腿上的信筒,看了眼上面的地名后嘀咕了两句,“算了,先拿给君侯看。”

    萧不言也没想到会在此时收到派往琅琊的暗卫传来的消息。按理说暗卫是没半月递一次消息,这次却只隔了七八日,想来是查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

    在此之前,暗卫一直没查到什么可疑的地方。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萧家的七娘子过往的十六年就是老老实实在别院里休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得像个清心寡欲的菩萨。

    田柒见萧不言并未因琅琊传来消息感到诧异,便知晓他是早有安排,忍不住在一旁透过他的神色来推测密报里到底写了什么。

    可仔细一打量,心里却打起了鼓——君侯这个眉头紧蹙脸色苍白的模样,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几个月前接到从剑南传来的乌小娘子的“死讯”时,他就是这副神情罢?

    神天菩萨!该不会是小娘子又出什么事了罢!田柒颇为紧张地问:“君侯,出什么事了?”

    耳朵里是模糊的嗡鸣声,萧不言没有听清楚田柒在说什么,只一遍又一遍看着那封从琅琊传来的密报。

    在数次探查无果后,暗卫决定离开琅琊回来复命。临行前,他最后一次在那座别院里彻底搜寻了一番,终于发现了某些不同寻常。

    别院里小佛堂的佛像后联通着暗道,暗道尽头的密室中,供奉着当年潼关一役中战死的陆氏兵将,供奉者是陆瑾。

    只有独属于陆瑾的那个灵位与众不同,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公仪仇。

    依照灵位上镌刻的字迹来看,公仪仇应当便是陆瑾无疑。

    不久前,萧不言刚在汴州听过这个名字。彼时卫直道:“公仪先生本名不叫这个,只是他的家人尽数死在了当年的叛乱中,自己也断了腿,不能忘却深仇大恨才改名为仇。也是为了报仇,他才投奔父亲做了幕僚。”

    是,确实是为了报仇,只不过报复的对象是武德太子本人。

    萧不言并未因知晓自己还有一位母族亲人存活于世而感到喜悦。他生性淡漠,在亲人离世几年后才后知后觉生出痛苦之感,可那痛苦里也没有多少因陆瑾而生。

    相较于母亲与外祖而言,他与陆瑾并不算亲近。且当年,陆瑾是“死”在向刘忠嗣求援无果返回潼关的路上,这个人在他生命中消失的时间比其他人还要早,他为数不多的情绪很难分给他。

    此时此刻萧不言想的是,别院里既然有这么一处地方,那便意味着陆瑾极有可能长时间住在那里。倘若七娘只是萧氏的七娘子,陆瑾没有理由和她共住在一个屋檐下。

    一直以来的猜测终于隐约落到了实处。

    七娘就是皎皎,陆瑾就是那个她提过的关押她、打过她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