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卫长公主》 30-40(第10/32页)
,就好比方形的榫头与圆形的卯眼,它怎么能结合在一起,也只有小孩子才有这想法了。
不过也挺有意思的。
等子燕他们抬到刘彻跟前,刘瑶跳了下来,从锦旗下面钻过去,跑到刘彻面前,谄媚道:“阿父,你是不是很开心!”
刘彻忍笑,配合道:“开心!”
刘瑶满意点头,小手一扬,“子燕,将锦旗挂在阿父办公的墙上。”
刘彻:……
没等他商量,刘瑶已经带着子燕他们进去了。
等他进殿,刘瑶已经命令人拆东西,给她的锦旗找位置。
莫雨小心翼翼道:“陛下,要不要劝劝长公主?”
刘彻瞄了他一眼,“你觉得不好看?”
“好看,长公主的心意就是好。奴婢真是羡慕陛下。”莫雨讪笑两声,心想果然只有陛下这样的大心脏,才能养得起长公主这样的孩子。
“好了!”刘瑶拍着小手,扯着刘彻的衣服,“阿父,你看,好不好看?”
“嗯……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也只有在你眼中,阿父才是这样的。”刘彻摩挲着棱角分明的下巴,唇边笑意不止。
刘瑶:“两句都重要。”
如果不是阿父表现的好,她就写“好好学习,莫信鬼神”了。
刘彻敷衍道:“好好,都重要。”
竖日,进宫禀报政务的大臣眼睛第一时间被金色的锦旗吸引,看着上面的题字,再看边角的题名,众人眼神复杂。
即使上面边角题名是刘瑶做的,他们也怀疑其中有陛下的手笔。
他们很怀疑,长公主想写“慈眉善目最好阿父”,但是陛下不愿意,就哄着长公主加了“雄才大略千古一帝”。
这幅锦旗挂在此处,陛下天天看着就不觉得亏心吗?
刘彻得意炫耀,“看看我儿多么孝顺,让朕着实宽慰,养孩子虽然辛苦,看孩子这般好,做再多也值得。”
大臣们:“对对对!陛下高兴就好!”
在朝堂做事,尤其帝王身边,要学会“难得糊涂”。
刘彻:……
……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中的事情多多少少还是传到了一些人耳中。
平阳长公主听说后,带着曹襄进宫看望太皇太后,然后将他送到昭阳殿,与刘瑶一同玩耍,就赶往皇太后的住处了。
她可是听说,当日椒房殿出事时,母后与陛下一起去的。
至于另外一个当事人卫子夫,一问就装傻,她只能换人了。
刘瑶仰头看着面前的曹襄,一月不见,曹襄看着瘦了一点,个头也长了不少,已经可以称呼为“胖帅崽”了。
曹襄:“阿瑶,咱们玩什么?”
刘瑶指了指不远处,“我要玩泥巴。”
她要做锅,然后让珍馐署的人打造铁锅。
曹襄一听,当即撸了撸袖子,“我帮你!”
身边的婢女大惊失色,“长公主,郎君咱们换一种方式好不好,玩泥巴太脏!”
曹襄立马不满,“阿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别管我们。”
婢女:……
……
长乐宫中,刘嫖刚服侍太皇太后吃完药,出来就听说平阳上门与皇太后在说私密话,顿时冷笑一声,“这母女俩肯定在商量如何害我和阿娇!”
心腹低声道:“长公主,太医说了,太皇太后大概就在这几日,你要提早做打算。”
她们所依仗的太皇太后眼看着要大薨,时间不等人。
刘嫖斜眼道:“我知道!”
母后最是宠她,她要把握临终这段时间。
第34章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刘瑶与曹襄的玩泥巴的方向有些不同,曹襄垒起了“万里长城”,刘瑶用泥做了锅和灶,玩起了过家家。
她看了看自己弄出的成品,默默又毁了,歪歪斜斜,看着就是一些凹陷的坑。
凹陷的坑?
刘瑶灵光一闪,让人给她找了一个圆球,然后用泥裹住它的半身,等泥干了以后,将圆球拿出来,就得到一个完美的土泥小锅了。
然后吩咐子燕找人给她换成铁的。
子燕看了看刘瑶做的“半圆小釜”,纳闷道:“长公主,这东西确定不做成金的吗?”
铁的东西容易生锈,等到时间久了,长公主见了要伤心的。
刘瑶用两手比划了一下,“你让人做大一点,嗯……能放半桶水的那种,做好了给我。”
她是要吃饭的,做成金的,先不说成本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更重要。
子燕点了点头,又听刘瑶开口道:“你让他们做一个弧度小一点的铁板锅,中间微微陷下去就行。”
她想到自己可以用它铁板烤肉,煎东西。
为了表达准确,刘瑶还画了图纸,防止弄错。
临走前,子燕仍然不死心,“长公主,真的不做成金的吗?铁的容易坏。”
“……”刘瑶额角降下黑线,“就要铁的。”
金锅她用起来更不踏实,真用了历史上第一口金锅,她担心后世给她起个“金锅公主”的外号。
至于铁器容易生锈,她上辈子看过相关科普,古代的冶炼技术不发达,冶炼时的材料、温度、技术……都限制这一切。
说到这里,刘瑶仰天长叹,她上辈子是历史系本科,毕业即失业,脑袋发热做了全职小说家,还好成绩中等,够她养家糊口,闲暇时分可以花点小钱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过她现在后悔的是,自己上辈子为什么深陷狗血套路文,持之以恒地生产套路狗血和工业糖精,早知道自己会穿越,她就涉猎种田文了,多了解一些古代发明多好。
曹襄看着自己做的万里长城,小脸放光,“我也要让人做个大大的长城放在家门口。”
刘瑶:……
“可以,不过你要和平阳姑母商量。”到时候就看平阳长公主怎么哄孩子了。
曹襄点了点头,眼含期待地握紧了小拳头。
……
事后,刘瑶去打听了一番,平阳长公主还是宠孩子的,虽然没有允许曹襄在公主府外建一个长城,不过让人给他做了一条长长的木长城,足有三丈长,哄孩子是够了。
至于刘瑶,她的铁锅也很快做好了,工官中有不少能人巧匠,按照刘瑶给的图纸,很容易做出来,只是没有刘瑶期待的那么薄,比她印象中的铁锅厚了至少三倍,用料十足,就是最轻、最小的,她也拿不了。
铁锅做好了,接下来就要实验一下,看看质量如何。
刘瑶带着人去了珍馐署,找了一个看似比较闲的人,珍馐署的监事赵不矮。
刘瑶之所以对他印象较为深刻,是因为以前听子燕给她讲乐子,说这位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