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卫长公主》 30-40(第22/32页)

珏也十分热情的回应,屁股扭得比刘小黑还起劲。

    刘瑶:……

    虽然这个状态的妹妹很萌,但是为了妹妹的成长着想,暂时不能让阿珏见到刘小黑,思来想去,还是将狗带在身边比较好,这样上学撸狗两不误。

    刘瑶嘿嘿笑道:“阿父这里最大、最暖和。难道阿父不想我和阿狙吗?”

    刘彻走到刘瑶跟前,捏了捏她的软腮,“朕说的是狗。”

    “他们还小,占不了多少地方。”刘瑶口齿模糊道。

    曹襄点头,“舅父,你放心,我们不会打扰你的。”

    刘彻正欲说话,忽然察觉脚边不对劲,低头就看到刚才还害怕地乱叫的曹小灰已经在用嘴扯他的袍子了,而刘小黑则是乖乖地蹲坐在一旁,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曹小灰的动作。

    不愧是阿瑶养的狗,就是比曹襄的狗乖。

    ……

    为了防止打扰到刘彻,刘瑶做了牵狗绳,而且还让人准备了狗笼。

    刘彻教她功课时,刘小黑就关在狗笼里,休息时,刘瑶会牵着它在未央宫殿前的空地上遛弯。

    刘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刘彻虽然不赞成,但是也没有反对,对于刘瑶将狗暂时养在未央宫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在未央宫值守的朗卫,当值的日子很无聊,但是看奶娃娃遛狗,就是看几个时辰,也不厌。

    ……

    年节过后,大汉正式来到元光元年。

    这也是太皇太后薨逝,刘彻正式执掌朝政的第一年。

    年初,刘彻昭告天下,命各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

    对于这种挖自家墙角的做法,各郡国自然能敷衍就敷衍,加上按照朝廷规定,选任得当与否,选任者与被选任者有连带责任,功罪并担。

    谁也不想冒险,最后竟然无一郡国上报。

    其敷衍态度不加遮掩。

    大家表示,说不定朝廷眼光高,他们当成宝,朝廷以为草,将大家当草给烧了怎么办。

    对此,刘彻气的直上火。

    刘瑶看着抱着降火茶牛饮的阿父,小手撑着下巴。

    这应该就是察举制了吧。

    察举制不同于先秦的继承制和后面的科举制,主要是由地方官员经过考察、选取人才,然后推举给中央,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

    从孝、廉二子可以看出,主要选取的是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咳咳……至于实际情况,先不提。

    从察举制看出,它是注重声名取士,以考试为辅。

    而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才在隋唐时期诞生了科举制。

    刘瑶想了想,小手敲了敲他的桌案,小心翼翼道:“阿父?”

    “有什么事?”刘彻下意识收起冷脸,温和地看向她。

    “阿父,你好点了吗?”刘瑶关切地望着他。

    刘彻深吸一口气,铺好一张纸,莫雨见状,赶紧磨了墨。

    刘彻决定再下一旨诏令,明令若有才不举,轻则免官,重则以“不敬”罪论处(‘不敬’乃重罪,轻则斩首,重则族诛)。

    刘瑶踮脚歪头看了看,差不多辨认了一半的内容,这是打算来强硬的。

    刘彻写完,抬头对上刘瑶澄澈的眸子,唇角经不住上翘,“怎么了?刚刚被朕吓着了?”

    “阿父,为什么咱们不自己招人?”刘瑶歪头。

    据她了解,就是推荐上来,也要经过朝廷的考核,对此她不由得感慨,老祖宗做事就是靠谱。

    察举的科目有很多,孝廉(孝顺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贤良方正(直言能变)、明经(通晓经义者)……

    刘彻放下手中笔,扬了扬眉梢,“自己招人?民间寻才一直有,但是找到的人才不多。”

    当然有时候实在缺人,帝王会广发求贤令。

    刘瑶:“呃……大鱼咱们网的不多,可以降低要求,网点小一点鱼。”

    她之前听东方朔私底下吐槽过,说阿父的选令过于严苛。

    刘瑶:……

    阿父是不是觉得各郡国都藏着不少一百分的人才,其实大家最多八十分,满分人才稀有,郡国自己搂着都来不及,也不舍得往朝廷上报。

    “网鱼?这个说法有意思。”刘彻被这个说法逗笑,他又不是行军打仗,是要选拔人才。

    “阿父,我也听你讲了一些朝廷推荐人才的方法,你到底是重视名声?还是重视才华?”刘瑶面带好奇。

    “朝廷选才重视品德和才华,名声不重要。”刘彻当即辩驳。

    他心中清楚,察举制还是有不少弊端,毕竟其中主观操作太多,容易形成贪贿,所以他才要求严格,防止有沽名钓誉的人鱼目混珠。

    刘瑶对此呵呵了。

    察举制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从“举孝廉”三字就知道,经历过现代互联网各种爆炸式、强迫式营销,对于刷“声望”的手段,她不要太清楚,她敢肯定,这其中肯定有人为了被选上,攀附权贵,贿赂请托。

    刘彻见小孩不赞同的模样,笑了笑。

    若是放宽察举制,会造成滥举之事层出不清,朝廷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刘瑶:“阿父,阿母最近想给我找一个陪玩的侍读,我想亲自出题,让全长安城的女孩都来考试参选……”

    “……”刘彻被她的豪言吓了一跳,这孩子知不知道长安城如她这般大小的女孩有多少,再说其他如她这么大的孩子,能自己吃饭睡觉,已经算是乖巧,别说考试,大字也是不识一个。

    注定要让小家伙失望了。

    没等他开口,刘瑶抓起笔,毫不客气地垫了一张纸,随便画了一些方格,“我之前和你出过宫,长安人多,一下子让这么多人考试,皇宫都盛不下,我打算将长安分成好几块,每一块举行小考,胜出者奖励一金,可以继续考,考得好,奖励的金也多,等只剩下一百人时,大家一起在皇宫考试,到时候我给她准备最好看的衣服,一大箱金子,阿父,你觉得怎么样?”

    刘瑶期待地看着他。

    像刘彻这种乾坤独断、有时候自信到自大地步的帝王,对这种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政策不敏感?

    尤其现在大汉各郡国对中央一个个面和心不和,不说天天想着造反,也是时时念想。

    刘彻面上的笑意消失,板着脸,目光严峻,双眸紧盯着桌上稚嫩的图画不放。

    莫雨此时已经给身边的内侍、宫女使眼色,示意他们全部下去。

    没看陛下现在正在紧要阶段。

    内侍、宫女轻手轻脚地后退离开。

    等刘瑶回神之际,殿内只剩下她、刘彻还有莫雨了。

    刘瑶好奇地看向莫雨,眼神询问,【你将人赶走的?】

    莫雨竖指轻嘘,示意她噤声。

    刘瑶见状,将目光放在刘彻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