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卫长公主》 50-60(第13/32页)

来,将两个孩子都揽在怀里,低声轻哄。

    刘瑶走到子燕身边,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问道:“子燕,孟姬生了吗?”

    孟姬是王家送进宫的家人子,来自齐国,算是除了卫子夫之后,后宫第二个怀孕的。

    子燕看了看卫子夫,轻声道:“生了一个公主,母女平安。”

    刘瑶松了一口气。

    等卫子夫将两个孩子都哄睡了,刘瑶递给她一杯蜜水,欲言又止地看着她。

    “怎么了?”卫子夫有些纳闷,将蜜水放到一旁,抬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没有感受到异样,“难道累了?要不在和阿母一起休息一下?”

    “阿母!”刘瑶扑到她怀里,闷声道:“阿母,你别伤心,在我和妹妹心里,你是唯一、最好的阿母,阿父都不如你重要。”

    “阿瑶……”卫子夫诧异抬头看向一旁的子燕。

    子燕用嘴型告诉了她。

    卫子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白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孩子,柔声道:“我知道,我一直知道的。”

    她顿了一下,凑到刘瑶的耳边,轻轻道:“阿母也告诉阿瑶一个秘密,在阿母心里,你们阿父也不如阿瑶、阿珏、阿琼重要。”

    陛下这么些年的恩宠有时确实让她心醉沉迷,但是她一直都清楚自己的身份,自认没有陈阿娇那般放肆的底气和勇气,她的大部分勇气都集聚在阿瑶这些孩子身上,对于陛下,她感恩、喜欢,同时也有自知之明。

    刘瑶红润的耳尖动了动,歪头看向卫子夫,确认她说的不是糊弄她的,又抱紧了她,“嗯,我们都悄悄的。”

    卫子夫笑了笑。

    内心软的一塌糊涂,素手缓缓拍着她的背,轻轻地哼着歌谣。

    ……

    八月中旬,张骞从西域归来的消息快马送进未央宫。

    刘彻顾不得身份,急切道:“张骞眼下在哪里!”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啊!

    他正欲明年与匈奴再次开战,张骞就回来了。

    若是与张骞联系上的大月氏一起夹击匈奴,覆灭匈奴的期限可以缩短一半,说不定五六年内,可以将塞北匈奴全部消灭。

    刘瑶站在高台上,远望河西走廊方向。

    不知道这次张骞从西域带回了什么。

    不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第55章 阿父,我已经长大了,回宫后,我要去工官玩。

    此刻的张骞一行人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河套走廊,朝着长安的方向一跪不起。

    他们终于回来了。

    戍边的校尉激动地看着他,“张骞,你终于回来了。”

    起身的张骞胡子拉碴,衣衫褴褛,向前来迎接他的将士躬身一拜,满是口子和布丁的布衣迎风展开,如旗帜一般,“骞见过各位!”

    校尉将他扶起,仔细打量了他周身,见没有受伤,大笑道:“我可担不起中郎将如此大礼,陛下盼你们归来,可是盼了许久。你们这样子乍一出现,我一开始还没有认出来。”

    他长居漠北,塞外风霜催人老,但是还能让人忍受,但是听说西域那边大部分地区都是漫天黄沙,戈壁陡山,张骞他们是在用命拼,想也知道一行人遭受了多少磨难。

    张骞用破烂的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我等时刻不敢忘陛下的重托,此次平安归来,也是得天庇佑。”

    此次出使西域,数年未归,没想到边陲局势发生了许多改变。

    在归途中,他按照去时的情报信息,为了避开匈奴的势力,计划走昆仑山南道那边绕过,到达莎车的时候,才知晓原来大汉与匈奴早已经开战,河套走廊以及附近地区早就被大汉掌控,所以他就又绕了回来。

    后来听给他们护行的军汉说,还好他们放弃绕行,因为这些年他们与匈奴已经撕破脸,虽然现在没有像马邑之战那么大的规模,但是背地里的小打小闹一直不曾停歇,羌人那边早就被匈奴占了。

    尤其现在边陲正值秋收时节,那些匈奴骑兵经常派人来捣乱打秋草,双方之间的摩擦很多。

    张骞听说后,心里也觉得后怕。

    张骞一行人在河西走廊修养一日后,次日就骑着当地校尉给他们备好的马匹赶往长安。

    ……

    未央宫中,君臣相见。

    刘瑶跟在刘彻身后,看着执手相视的君臣,嘴角不禁翘起。

    看着张骞沧桑粗糙的面庞,又看了看才蓄须不久,仪表堂堂的阿父,要知道张骞还比阿父年岁要小,现在两人外貌看着要相差一辈了。

    刘彻拉着他进殿,让他坐下,亲手给他斟酒,欢喜道:“今日你凯旋而归,先用这酒润润口,稍后朕为你接风洗尘。”

    张骞听到这话,后退一步,伏地叩拜,满脸歉意,“臣虽然找到大月氏,但是未能完成陛下的嘱托。”

    这个刘瑶知道,比起找到大月氏,与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其他东西和影响,并不让人觉得惋惜。

    “起来!”刘彻将他扶起,恳切道:“你代表大汉出使西域,已经是不世之功,朕怎么因这种小事而苛责你,来喝酒。”

    刘彻让他去找西域,一是为了寻找大月氏夹击匈奴,二是联系出访西域各国,将来他与匈奴打架的时候,那群人若是帮不上忙的话,在一旁助威也行,只要不捣乱就好。

    刘瑶点头:“对对对!张骞,你给阿父和我多讲讲西域,”

    张骞将酒水一口气饮尽,开始说起他们西行的见闻。

    他告诉刘彻,他带着随从一路西行几十天,进入溯塔里木河,经过库车、疏勒等地方,长途跋涉,沿途人烟稀少,水源齐缺,黄沙平原无数,横穿过大漠,翻越高原后,就找到了大月氏国。

    大月氏国的人也没想到遥远的汉朝会派人来找他们,可以称得上是举国皆惊。

    当年大月氏诶匈奴大败,不得不西迁避祸,大月氏的王惨遭杀害,新任大月氏女王则是由他的夫人接任。

    他向女王表达了与汉一起夹击匈奴的请求,可惜被女王拒绝了。

    被匈奴追击,不断西迁的大月氏在西面寻到的国土比原先的河套走廊更好,物产更加丰富,水源充足,而且远离匈奴,即使才过去了几十年,已经没有东归的愿望了。

    而且他们过往与汉朝也不太熟悉,汉朝况且距离大月氏遥远,若是联合狙击匈奴,发生了危险,双方也无法进行支援。

    而张骞不甘心,带着人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还是无法说服女王。

    无奈之下,张骞只得返回。

    他详细说了在大月氏国的见闻,对于西行路上的艰辛和困难大多一语带过。

    刘彻却知晓有多困难。

    大漠黄沙、绝壁高原,夏暑冬雪,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贫瘠山脉,寒风刺骨,千里冰封。

    在这千里之途中,人烟稀少,物资匮乏,风餐露宿,肯定比塞北的行军要苦十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