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孤真的不想当太子》 20-30(第11/18页)
成竟称朕为老人家。”
他如今不过而立,保成竟然说他老?!他摸摸自己的脸,又问
梁九功:“朕很老吗?”
“不老,皇上您正值壮年,怎么会老呢?”
“那保成……”
梁九功立刻跪地磕头:“皇上多虑了,太子殿下不过随口一说,当不得真的。”
“他还在胤祉面前叫朕汗阿玛。”
梁九功:……
这时,太子身边的何玉柱求见,说是太子殿下请旨,今夜想和三阿哥一起睡,可否请皇上应允。
康熙一字一顿:“不准。”
另一头,听到何玉柱的回禀,胤礽耸肩:“你瞧,并非是孤不想和你同寝,实在是汗阿玛他老人家……”
“太子殿下,皇上来了。”
话音刚落,康熙掀开帘子进来了。
三阿哥连忙请安,见汗阿玛似乎情绪不高,不敢再说要和二哥同住的事,寻个由头就溜了。
胤礽无语的“诶”了声,这个靠不住的,竟然撇下他跑了。
他将正位让给了康熙坐,自己坐到康熙的侧手边,道:“阿玛过来怎么不提前知会儿子一声,好叫儿子有个心理准备,您瞧瞧,您一来都把三弟给吓跑了。”
康熙板着张脸:“怎么,太子爷这是不欢迎朕,还是说朕这个老人家想去哪儿,还得跟太子爷禀告?”
呃。
这是带着火气来的。
听着康熙的自称,胤礽顿时明白过来,憋不住乐出声来。
“哈哈哈阿玛,您怎么……哈哈哈……”
康熙面上挂不住,瞪了胤礽一眼,“太子爷笑什么?”
“您哈哈哈,您能不能别叫儿子太子爷啊。”显得越发阴阳怪气了好嘛。
“不是,”胤礽笑出了眼泪,扑倒在康熙怀里:“没想到阿玛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儿子叫您老人家是尊……爱称,您气什么呢?”
“哼。”宝贝儿子这么一解释,康熙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却还是问:“你当着老三的面,叫朕汗阿玛。”
胤礽无奈的想翻白眼,又忍不住笑道:“您本来就是儿子的汗阿玛啊,有什么不对。”
“为何不叫阿玛。”
“阿玛您老糊涂了。”胤礽摸了摸康熙的额头:“不是您让儿子私下叫‘阿玛’,人前叫‘汗阿玛’的么?”
“你说朕老糊涂了?”
“……不是。”
越解释越糟糕,胤礽表示心累,只能装傻撒娇,求康熙不要和他一般计较。
“是儿子说错话了,儿子认罚。”
其实只要胤礽一撒娇,康熙很容易就被哄好了,但既然说了认罚,康熙又怎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哼了哼道:“罚什么都行?”
胤礽点头:“什么都行。”
于是当天夜里,康熙看书,胤礽就给他捏肩捶腿,康熙批折子,胤礽就给他研墨递折子,康熙口渴,胤礽就给他端茶倒水……直到把胤礽折腾的快要发火,康熙才罢休。
胤礽累极了的躺在软榻上,康熙挪步过来,“不过是让你孝敬孝敬朕这个老人家,瞧把你给累的。”
胤礽哼了声,“老人家”这事儿是过不去了。
他爬起来,背对着康熙坐着:“儿子的肩也很酸。”
康熙半点没犹豫,伸手给他捏了两下。
胤礽又道:“儿子口渴了。”
康熙又亲自去给胤礽倒茶。
胤礽就着康熙的手喝了茶,康熙笑着道:“太子爷可要写字么?朕亲自伺候你研墨。”
“好啊。”胤礽心满意足了,重新趴回去,“不过今日太晚了,儿子明日再写。”
“也好。”康熙说:“明日给朕写首诗,写好了,朕有重赏。”
“嗯?”
胤礽转过头来看他:“阿玛想要什么诗?”
康熙点了点他的鼻尖:“汪广洋的《画虎》,如何啊?”
“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胤礽小声念叨,笑着说:“行,明日一早儿子就写。”
翌日天蒙蒙亮,父子俩就起来了。
康熙亲自为胤礽研墨,胤礽拿起狼毫笔,矫若惊龙的笔势跃然于纸上。
“好!”康熙反复观看,满意点头:“保成的字写的越发好了。”
胤礽笑笑没说话,拿出太子印章,啪地一下盖在纸上。
“好啦。”
康熙想了想,提笔在旁写了几个字——“爱子保成赠”,随后拿出批折子用的印章,也盖了上去。
“如此甚好。”康熙说:“朕要将它好好收起来,待回了宫,便挂在乾清宫的东暖阁里,日日观赏。”
“阿玛还没说要赏儿子什么呢。”胤礽提醒道。
康熙一时想不出,问道:“保成可有什么想要的?”
胤礽想了想,先前狩猎用的都是传统弓箭,他的臂力又向来比别人弱些,虽有准头,但射程太短,好几次都射不到东西,玩不尽兴。
想到随扈侍卫配备的燧发枪,心里痒痒了好几天,终于道:“阿玛赏儿子一只燧发枪可好?”
“不行。”
康熙想也未想便拒绝道:“那东西可是会要人命的东西,太过危险,你如今还小,万一走火……”
“什么太过危险啊,难道弓箭就不危险么,儿子不照样每日要练。”
“朕说不行就是不行。”
“儿子偏要要呢?”
胤礽前世不知用过多少次燧发枪,知道该如何使用,枪法也很准,但这些康熙都不知道,也不能让他知道。
若是在塞外,康熙或许会赏他一只用来防身,但现下正在回宫的路上,不会有什么危险,自然不肯给他。
胤礽认准了,就想要一只。
“阿玛金口玉言,答应儿子会重赏,如今怎的说话不算话了?”
“你要什么朕都赏你,唯有燧发枪不可,若是你不小心伤了自己可怎么好?”
“儿子不是小孩子了,知道那东西的危险性,不会随意使用的。”
“那也不可。”
见康熙怎么都不松口,胤礽恼了。
胤礽倔强起来,康熙也拿他无法。因为这事儿,胤礽早膳都没吃好,康熙生怕儿子饿着,批了会儿折子就赶紧哄,可怎么都哄不好。
康熙怕胤礽气坏了身子,吩咐随行的孙之鼎给胤礽请平安脉,胤礽却发了大火,把孙之鼎给骂出去了。
康熙没了法子,梁九功为他分忧道:“皇上,依奴才之见,不如您和太子殿下各退一步,太子殿下不过是想要一只射程远的,您何不赏太子殿下一只袖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