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反攻略手册: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理寺卿的反攻略手册》 80-90(第4/26页)

身边”

    裴晏的眸子盛着昏暗的烛光,淡黄的夜雾氤氲上他的眼角,连神情都被掩盖了起来。

    “因为我不想走,就算任务完不成,我也不会走。”他的声线没有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吊儿郎当。

    “什么话都让你说了,”黎霜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道:“哪怕我不会对你产生感情,哪怕只要你离开我,你就再也遇不到随时随地的刺杀,你也不走吗”

    “对,”裴晏回答得很干脆,没有一丝犹豫,有什么东西在他的眼睛里闪了闪,很快不见踪影,“我就是一个喜欢插科打诨的混蛋,整日都没个正型的,大小姐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黎霜眼睫颤了颤,终于侧头对上了裴晏的眼睛。四目交接间,夜风溜了进来,竟直接吹灭了本就颤颤巍巍的烛火。

    屋子霎时间变得黑暗,不远处还传来府外路人的说话声,黎霜还没能看清裴晏的情绪,他就已经被裹进了夜色里。

    “随你吧。”她低下头轻声道,声音并没有什么起伏,所有的心绪连同被吹灭的蜡烛一样,隐没在了不知名的地方。

    一阵椅子挪动的声音响起,裴晏站了起来,更浓重的黑影朝黎霜压了下来,他懒散的笑容消失不见,嘴角没有一丝弧度。

    “喜不喜欢什么的,我可不信大小姐的一面之词。我只信我看到的。”

    黎霜抬头看去,只看得见裴晏黑漆漆的轮廓,那双还有些神采的眸子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

    他笑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黎霜竟然罕见地从他的这声笑里听出了苦涩的味道。

    剩下几分情绪,都被裴晏藏在了他的话音里。

    “大小姐,你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

    ——

    冯渊娶吴朝暮的日子来得很快,艳阳天下的长安街上,长安大街已成了流金的河。

    三十六名金甲侍卫手持蟠龙戟,步伐如惊雷在前开道,玄色铁骑分列两侧。

    忽闻九声钟鸣裂云而来,冯渊骑马自长街尽头出现,五爪金蟒袍在风中猎猎翻卷。

    八抬的轿子被簇拥着跟在冯渊身后,九凤衔珠鎏金顶流光溢彩,散财童子撒着银钱,惹得不少百姓争相拾捡。

    黎霜站在酒楼窗前,望着热闹非凡的大街,看着华贵的轿子从自己身下走过,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她不知道吴朝暮去参加太子选妃是出自内心还是吴家有意为之,她只知道吴朝暮在自己印象里是一个温柔的女子。

    如果是前者,那便最好,但……

    她想起了吴之恒,自上次王时予给了吴家一个巨大的“打击”之后,吴之恒就辞了官,整日将自己关在府中,谁也不见。

    这样看来,吴家不是没有想攀上冯渊这棵大树的心思。

    吴贵若是反水,冯御应当是不会放过他,先前吴贵替冯御做了那么多,或许还留下了不少尾巴。

    但这些都不是黎霜该考虑的问题,她陷得太深,反倒都有些看不清局势了。

    她能感觉到的是冯渊如今水涨船高,天秤倒向他那一边是大势所趋。

    上次他说只等一个时机,就能给冯御一个致命一击,但黎霜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只觉得许多事未必有自己想得那样顺利。

    街上的人渐渐散去,仪仗队的离去也带走了喧闹火热的气氛,留下了几张还没有被人发现的银票。

    黎霜静静看了一会儿,内心涌上很多情绪,但还是被她一一整理好,转身离开了酒楼。

    很多事不是她可以控制的,也不是她能参与其中的,与其操自己不该操的心,还不如尊重他人命运。

    仲夏结束后,空气里还有一点闷热的味道,不像之前火辣辣的太阳直直晒着人,而是要从头到脚将热气给人腌入味才罢休。

    大盛的科举是阴历七月底开始,董昭华和王时予都来找过黎霜,说她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在这场秋闱里大显身手。

    对于这次史无前例的,有女子参加的科举,冯玲和黎霜都重视非常。

    皇帝和不少置身事外的人也在观望,看黎霜执意这么做之后,到底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黎霜倒不担心董昭华和王时予的能力,自己也因为要避嫌不能打探科举的事,加上自己没有科举的经验,只好偶尔给她们一些鼓励。

    “本宫已经亲自去翰林院那边瞧过了,也和今年的主考官打过了招呼,务必要对男女一视同仁。”

    黎霜笑道:“公主有心了,无论这次科举结果如何,我们都是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所做的努力,不让有才干的女子被埋没了才是。”

    “不错,”冯玲动了动脖子,“本宫听说前些日子那位林尚书不让她的女儿参加科举,你去说动了好一阵子。”

    “这都是臣女分内之事,不足挂齿。”

    冯玲看了看她,饶有兴味地问道:“昨日本宫的二皇兄娶妻,你前去观礼了么?本宫似乎没在府上见到你。”

    闻言,黎霜愣了愣,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难道连冯玲都知道冯渊和自己的交集,找自己打听凑个热闹?

    可是思来想去,黎霜觉得冯玲没有拿自己取笑的必要,她不过是骄纵直率了些,何况别人本就有这样的资本。

    “家父家母代臣女去送了礼,尽了礼数。恰好昨日臣女有事,所以并未到场,还请公主见谅。”黎霜自以为这番话并无漏洞。

    冯玲扬起一抹笑来,道:“本宫不知从哪儿听说的,说二皇兄对你不太清白。这不,忙活这么久也才选个侧妃,哪有这样的道理?不过吴家那声望算不上多显赫,能做个侧妃,那也该知足了。”

    “公主说笑了,”黎霜感觉这番话隐隐有看不起吴家的意思,捉住了冯玲话中的关键,“太子殿下自然有自己的考量。至于他跟臣女有什么,应该也是旁人胡诌罢了。殿下与臣女只有同僚之意,就算太子殿下真的说过什么,那也应当是殿下悟错了自己的心意,将同僚之谊当成了男女之情而已。”

    冯玲觉得有些稀奇,上下打量了黎霜一眼,见她仪态端庄,谈吐有度,话里话外都是为自己和冯渊的关系辩驳的意思,不由得发自内心地笑了一声。

    “你一直都伶牙俐齿,最会说话,没人能在嘴皮子功夫上赢过你。若你是男子,本宫就收了你做本宫的面首。正好前些日子有个面首不听话,本宫弃了他,你还能补上这个缺。”

    黎霜讪讪地笑了笑,心里涌起一股怪异的感觉,这话若是董昭华与她说笑,自己还能顺着下去打趣一二。

    可是这是福盈公主,黎霜说什么都不敢真正与她同喜乐,陪着笑了两声,颔首道:“那真是可惜,臣女这辈子怕是没有这个福气了。”

    冯玲弯唇,支着脑袋看着黎霜,屋内一时无人说话。

    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鲜活的女子了。喜怒哀乐在她的脸上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反应,无论是否有什么事让她有很大的心绪起伏,她总是这幅淡淡的模样。

    当然,除了那日她在金銮殿上为自己舌战群儒的时候,言辞之犀利,冯玲如今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