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40-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40-560(第1/27页)

    第541章 土木之变

    【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越众而出,他一把拉住朱祁钰,请求朱祁钰给这些朝臣正名,以免有人秋后算账。这下子,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

    【朱祁钰是个有正常思维的正常人,他自然知道谁对谁错。朱祁钰当场下令,肯定了百官们的正义行为,所有人都没有罪过,至于马顺三人,自然是罪有应得!】

    评论区

    “封建社会,能遇到一个有主见的正常人做皇帝,也太难了!”

    “于谦是所有人中最冷静理智的,也是看的最远的。”

    “在朱祁钰的命令下,王振的党羽都被罢免,王振被抄家灭族,籍没家产。”

    “王振内外勾结,专权八年,积攒的家产多达六十多个库房,可见其贪婪之极!”

    ……

    【午门血案后,明朝中央将王振的党羽彻底清除,统一思想,众志成城,一起准备北京保卫战!】

    【但在北京保卫战之前,还有一个麻烦需要解决,也先手里抓着一个大明的正统皇帝,到时候只要将朱祁镇往阵前一摆,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着皇帝挥下大刀!】

    【于是在朝臣的拥戴下,监国的峸王朱祁钰成为新的皇帝,改元景泰,史称明代宗,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元璋:“什么太上皇,直接废为庶人了事!”

    朱标:“祁钰是臣也是弟,他不能直接下令废黜兄长。”

    朱棣:“若是要论名正言顺,那皇太后呢?”

    孙太后自然不会废黜自己的儿子,扶持其他女人的儿子上位!

    宣宗朱瞻基看着跪在眼前楚楚可怜的女人,只觉得曾经的爱意都已经随风而逝,只剩下了满身的疲惫:“将孙氏废为庶人,废黜朱祁镇的太子之位,押下去!”

    说罢,他疲倦的闭上了眼睛,孙氏已经瘫软在地,朱祁镇不知世事变化,还在茫然的寻找着他的“先生”王振。

    【一计不成,再来一计,也先打着护送朱祁镇回京继位的旗号,进攻北京!】

    【十月初七,也先率军来到大同东门,郭登再次拒绝开城门并积极备战。也先见大同城墙坚固,守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放弃了这条路。】

    【他带着大军经过阳和,进攻白羊口(居庸关西南),白羊口守将谢泽战死,瓦剌军攻陷白羊口后挥师直逼紫荆关。】

    【紫荆关防守严密,一时难以攻破。此前投降瓦剌的明朝宦官喜宁告诉也先,紫荆关附近的山间有一条小路,瓦剌军通过小路穿插到关后,紫荆关顿时腹背受敌。】

    【此战,守将孙祥、韩清全部战死,紫荆关被瓦剌人攻破。】

    【十月十一日,瓦剌兵至北京城下,列阵于西直门外!】

    评论区

    “瓦剌人还焚烧了明三陵的殿寝祭器,四处剽掠!”

    “哪三陵?”

    “这还用问,在北京死的也就朱棣祖孙三个。”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面对瓦剌人的大军压境,临危受命的朱祁钰将保卫北京的军政大权都交给刚刚升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并给予他全部的信任,这个选择成功的让明朝躲过了一次亡国危机!】

    明初君臣终于看到了希望。

    朱棣:“于谦?于谦!”

    朱瞻基:“果然是廷益,朕就知道他是文武全才,国士无双!”

    满殿朝臣都在向于谦恭贺,只有于谦满心忧虑。

    【于谦,字廷益,浙江杭州人,他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谦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他的父祖世代为官,于家算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于谦自幼聪颖好学,志向高远。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房,几十年如一日。】

    【七岁的时侯,于谦遇到一个和尚,那个和尚称赞他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这个评价却是分毫不差。】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从此踏上仕途。】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叛,身为御史的于谦跟随朱瞻基亲征。等到朱高煦投降后,宣宗让于谦历数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

    朱高煦嘴角抽搐:这怎么可能,本王怎么可能这么挫!

    【朱瞻基很看好于谦的能力,当即下令派于谦巡按江西,于谦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平反了数百起冤狱。】

    【宣德五年(1430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他到任后,便轻装骑马走遍了管辖地,暗中询问当地百姓,考察当时的各项政策。】

    评论区

    “当时山东、陕西有二十万流民到河南求食,于谦提议将河南和山西积蓄的大量粮食分给这些没有食物的贫民,还给他们分发土地和耕牛,等到秋后再偿还,没有能力偿还的老弱直接免除。”

    “于谦还在黄河沿岸加厚堤坝,挖井种树,缓和了当地频繁的水旱灾害。”

    “还将大同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

    ……

    【正统年间,内阁的三杨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就能得到批准。】

    【等到“三杨”去世,王振掌权,他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

    【有人就劝他:“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道:“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就是“两袖清风”的由来。】

    【后来于谦被召入中央,但王振可没有忘记于谦不给自己面子的事,他指使通政使李锡诬陷于谦对皇帝不满,于谦被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月之久。】

    【河南、山西的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时间民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伏阙请愿。就连周王、晋王这样的藩王都在为于谦求情,王振扛不住这么大的压力,最终还是放了于谦,降为大理寺少卿。】

    评论区

    “于谦是第一个让王振忌惮却不敢杀的人。”

    “王振找的理由特别有意思,他说他要抓的是另一个叫于谦的,只不过跟这个于谦同名同姓,所以才搞错了。”

    ……

    【国难之际,于谦如同擎天之柱,支撑起了大明最后的气节,稳定了朝廷内部的动荡,坚定了大明军民保卫北京的信念!】

    【于谦命令京城戒严,进入战时状态,召勤王大军入京,同时制定明确的赏罚政策,有功就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