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寡夫郎》 70-80(第15/39页)

,只需三个半月, 就可以把凌月一年的学费挣出来。

    凌月因为是花钱买的名额,每月要另给县学二十两,一年就是二百四十两。

    这还是由林县令出面,看他的人情上,才愿意给出这个名额的。

    一月二十两看着贵,但想塞孩子入县学的有钱人可不少,年年都是挤破头皮抢名额。

    沈回是自己考上县学,不必交学费,前面亦积攒了不少的积蓄,完全够用。

    而且他科考排名都靠前,院试按着整个州府排名虽然在十九名,但在云水县,他排名在第四。

    前面三个年纪都不小,且都是屡试不第,这次终于得中。

    云水县前五都能升廪生,每月县学会给廪生六斗米,每年还有五两银子。夏日每月有冰补,冬日有炭补。

    米给的是陈米,但比市面上的陈米要好很多,都是县学专门的廪田产出。

    寻常陈米如今三十文一斤,县学发的拿出去卖,能卖三十五文到四十五文不等。沈回每月光是米换银钱,最少就有两千六百二十五文。

    前面沈回和凌星说好,每月给他一两银子,算是伙食费和住宿费。

    他自己余下的银子,全都存放好,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学费很贵,凌月入县学后,学的更加的认真勤勉。

    早上鸡都没叫他就已经起床,先锻炼身体两刻钟,边锻炼边背诗文,然后开始看书。

    到了县学,其他人在打闹玩乐,他还在心无旁骛的看书。

    在县学同窗们看来,就是凌月年岁小,却总是很“老成”,没有一点孩童的活泼,规矩又严肃。

    满脑子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同窗们的年纪十五到三十的都有,好些孩子都比凌月大了,他们看见凌月,都忍不住的逗他,诱惑他和他们一起玩。

    犹记得入县学第一天,凌月出现在学堂的时候,大家都惊奇不已。

    这么小的孩子,竟都是童生了!

    下课之后都围上凌月,他长相精致好看,睫毛长长的,大家伙看的手痒,就想拿手戳戳他的脸。

    结果凌月就一副小大人模样,严肃又认真,“我要好好读书,不能和同窗们玩闹,请诸位见谅。”

    大家功名都一样,该以同等身份的对话。但一放到六岁的小娃娃身上,怎么看都觉得很好笑。

    也不是嘲讽凌月,单纯的觉得有意思。

    凌月确实是真的一点空闲时间都不放过,吃饭的时候都捧着书看。

    同窗们见他一个小娃娃如此拼命的学,怕他受不住,劝他劳逸结合。

    还表示他们可以带他玩小孩子爱玩的,让他放松身心。

    凌月知道同窗们是好意,但他实在不需要,只得更严肃认真的说:“我哥哥赚钱很不容易,他为了让我读书,每天都要开铺子,忙的不可开交。我不需要玩耍,只需要安静的读书,诸位同窗,请成全。”

    话说到这份上,大家心里有底。也对凌月刮目相看,小小年纪能如此自律,着实厉害。

    自那之后,童生班的学子们,再也没有拉凌月玩过。

    还私下里说好,他们下课放松的时候动静都小点,别打扰了凌月看书。

    凌月基础打的好,之前在小柳村王隽也教过他,县学里的课,完全能跟的上。

    夫子们也都挺喜欢他,勤奋好学的学生,很难叫夫子不喜。

    继续这样下去,倒也和美。

    但在端午前的两天,凌月在县学就出了事。

    县学每逢初一十五休沐,各个节日当天也休沐。

    端午与寻常休沐时间重合,便有两天的假。

    节日需要给夫子送节礼,以示尊敬也为求夫子今后多加关照。

    节礼多少并无准确的定数,夫子们也并不准收取金银细软。

    规定就是只能收些吃食,其他一概不准收。

    凌星知道要送礼,买了不少糕点和肉。

    想到小吃铺子也有夫子去吃,还起了大早,专门做了汤包和生煎包。那生煎包里面塞的馅料是牛肉,虽说肉便宜,但可难买到了,根本不在市面上流通。

    还是林县令知道他在找牛肉,特意行的方便,给他弄了两斤叫人送过来。

    凌星顺手也帮沈回备了节礼,沈回谢过后,取了银钱给凌星。

    叫他自己弄的话,是万万没这样细心,只会看什么贵,就买什么。

    凌星备的节礼都是实打实的,一点没含糊。凌月都拎不动,还是沈回帮他送到童生班夫子所在的春晖堂。

    凌月的夫子一共有五个,教授四书五经和书法。其中有四个不仅教童生,还教秀才。

    但因为凝语堂位置不够了,才让他们在春晖堂安置。

    沈回的夫子都在凝语堂,他也赶着送节礼,便没有在春晖堂久留,东西放下后就走了。

    春晖堂的五个夫子都在,看到凌月的时候脸上带笑。

    他们的座位周围,已经堆放着其他学子送的节礼,一眼看去全是吃食。

    凌月做了标准的学子礼,一一行礼后,开始给节礼。

    每个夫子的节礼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厚此薄彼,也正因为这样,反而生出了事端。

    秦明风是五人里唯一一个只教童生班的夫子,他只有秀才功名,不像其他几个全是举人。山长更是进士出身,没人能比得了。

    他在春晖堂里,总会觉得低人一头。

    也比谁都想要扬眉吐气。

    秦明风知道自己的斤两,扬眉吐气这事,靠自己肯定是靠不上了,只能靠教出厉害的学生来。

    可惜十几年了,一直没遇到。

    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他遇见了凌月。

    这孩子才六岁,就已经是童生,比起当年的李徽缘还要厉害!

    说起李徽缘也是可惜,家里一直有人过世,孝期不准参考。今年好不容易考上,也得了入县学的资格,学帖都发了,他却没有入学。

    为了能赚钱贴补家用,选择边开私塾边读书。

    秦明风得知后,忍不住的摇头。

    这样的一心二用,怕是秋闱要落下。不过李家穷困,他若不开这私塾,估计连下次去州城的路费都没有。

    左右李徽缘于他无益,即无关,秦明风没有多关注。

    他的心思全打在凌月身上。

    孩子虽小,心性却稳,极其的认真勤奋。

    且每月有二十两在县学借读,说明家里有银钱,不会和李徽缘一样,因钱而不得不放弃些东西。

    因此秦明风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于凌月,凌月的功课他看的比任何人都仔细,批注比任何人都多。

    课上也都在时刻注意着凌月,给他答疑解惑,一直让他回答问题。

    他如此特殊的对待,费心的教导,到头来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