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40-50(第12/16页)
耽误不得,便赶紧亲自送过来了。”
原来是送东西的, 那确实是该来!
裴杼笑意加深,欢迎之情溢于言表, 亲昵道:“难为太守大人费心,竟亲自送过来了。”
后头的郑兴成也给了个好脸色:“太守大人路途辛苦,不若先去县衙喝口茶吧。”
这两人一唱一和, 仿佛多欢迎他似的,可刘太守知道,若不是他这回带了粮食过来, 这两人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他。呵,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打量他不知道?
只是刘太守愿意走这一趟,也并不是为了裴杼二人的感谢。让人将粮食运进城后,刘岱才有心思打量了一下这群栖族人,不久他便发现,这些人的面貌跟当初刚至幽州时大有不同。刚来那会儿,尽管有通加长老等人在前面撑着,但这八千族人依旧谨小慎微,不敢抬头视人,行事作风也都叫人看不上。如今在永宁县待了一段时日,反而精神十足。怪不得通加那个老东西在衙门咒骂了一日,原来是发现没了他之后,族人日子愈发好过了。
刘岱叫来如今主事的赫连上前交代了两句话,将陛下对他们的关切之情带到,勉励他们在永宁县好好生活,来日若是能在梁国安居乐业,子孙绵延,也不枉陛下待他们的一片恩情。又殷殷嘱咐赫连等人,若有不足的,也只管让他们裴县令转告州衙,该尽力时,幽州上下自会竭尽全力!
赫连听着五味杂陈,若当真竭尽全力,当初又怎么会将他们拦在永宁县呢?
裴杼早知道刘岱喜欢说好听的话,只要他想,甭管有多深的成见,也能表现得十足亲热的。
一时间,倒还真有几个汉话不错的栖族人觉得刘太守貌似待他们不错,不过更多的人懒得听这长篇大论,只觉得刘太守耽误了他们看比试。
这人来了之后,县衙的比试都停下来了,还叽里咕噜说了这么一大堆,着实没几个人喜欢听。其实粮食送到了就行,人完全可以走。
刘太守没准备走,如今天色已晚,来时他便准备在永宁县对付一宿。刘岱这人好名声,虽然不准备让栖族人进幽州,但却希望这些栖族人能记住他的好。得知这群人正在比试,刘太守还特意留下来同县衙的人一道观赛。刘太守坐在主位上,笑着让大家不要拘束,方才怎么比的,如今还是怎么来。
可自他坐下之后,场中的气氛便凝沉了下来。
刘太守仿佛看不见各种差别一样,依旧含笑着让人继续。
裴杼被他笑得如坐针毡,怎么都不自在。好在比试已经接近尾声了,倒也耽误不了什么功夫,裴杼赶紧让成四安排下去,迅速比完即可。
刘岱这厮在他旁边坐着,颇有存在感,但凡看到个稍微厉害些的,都要品评一番,什么“永宁县人才济济”,什么“栖族人果然身强力壮”云云……
裴杼听着腻歪,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亏刘大人也说得出来。
刘岱没来的时候,大伙看的都挺尽兴,如今他时不时来一句,众人忽然觉得这难得的比试好像也没有什么看头了。
裴杼也发现铁牛先生似乎又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比试本是为了铁牛先生练兵准备的,最不能离开的便是他了。可裴杼什么都没说,甚至在成四准备问对方踪迹时,微微摇了摇头,止住了成四的询问。
他从不追究铁牛先生他们的过往,人生在世,谁还能没有点秘密呢?他自己便不是寻常人,两辈子的经历说出来都能吓得死人。铁牛先生应当也有些不能为人所知的故事,但只要他们一心向善、能够帮助自己扶贫、也愿意对永宁县百姓尽心尽力,那他就是个好人,裴杼不会细究以往。
他们不愿意露面,自然有他们的考量。
倒是刘岱好奇地问了一句:“方才见你身边还站着一个大块头,体格健硕,一眼便瞧见了他,如今怎么不见了?”
“您说的是铁牛先生吧,他今天忙了一天,我叫他回去先歇着了。”
刘岱听到“铁牛”二字,瞬间觉得那孔武的汉子也不过如此了。取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名字,这辈子是与发迹无缘了。
比试结果定下之后,裴杼当场就宣布了结果。
众人也是从头看到尾的,知道县衙选出来的人确实能力出众,落选的人虽然输了,但也心服口服。虽然这回失利了,听裴大人的意思是还有下一回,大不了日后他们勤加练习,有朝一日总能挤进县衙。
这摊子事刚了结,刘岱便被裴杼带着回到县衙。临走前,他又看了一眼被选中的三百号人,这些人如今正被成四带着,交代衙门的规矩以及明日在何处操练。
那架势,跟练兵一样。
说起练兵,刘岱又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裴杼,这厮已经入了陛下的眼,陛下对边境的几州一向不放心,自己百般讨好,终究成不了陛下的心腹。如今裴杼又崭露头角,难保陛下日后不会扶持裴杼与自己打擂台。他在幽州说一不二,若是再来一个人同他分权,刘岱如何能甘心?在听闻裴杼狮子大开口要招三百差役时,刘岱便觉得古怪,于是趁着送粮食的借口亲自过来查证一番。如今瞧着,裴杼必然是有贼心的。
刘岱当然没想过裴杼要造反,他只是觉得裴杼在一点一点扩充自己的势力,先是收服了安平县的张县令,再是同文县令、吴县令二人交好,如今又借口比试培植亲信,若非图谋他的太守之位,又怎会下这样大的一盘棋?
再有便是这八千的栖族人,还有原本就对裴杼死心塌地的永宁县百姓。这些人若是跟通加一样都是个窝囊废那倒无妨,关键他如今瞧着,这些人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亲眼见到裴杼有多得民心后,刘太守哪里还能坐得住?
裴杼这厮,不得不除。
殊不知后面的张如胜也正在同他们郑大人咬耳朵:“您说那狗太守总是盯着裴大人干什么,不会是想提拔裴大人吧?”
“胡说八道些什么?”郑兴成白了他一眼,他跟裴杼闹过州衙这么多回若这么着刘太守还愿意提拔裴杼,那得多贱啊?
刘岱住进了县衙,裴杼晚上也没有特意准备什么晚膳,要是粮食还在州衙,裴杼当然要热情款待;可如今粮食留在县衙,那刘太守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至于郑兴成,他更是懒得讨好这群人,直接撂开手不管,于是晚膳只是比照平时多添了两样菜罢了。
永宁县就这样子,物产不丰,县衙又穷,哪里像州衙那么阔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刘岱对着这菜色也是余怒未消。
他好歹刚送了粮食过来,裴杼这些人竟然这么怠慢他,从前有求于人的时候可不是这般模样,眼下粮食到手,连装都不装了。
一顿晚膳刘岱都没什么胃口,匆忙用过之后便回屋歇息了。
赵炳文作为陪同,正好住在刘岱边上的屋子。他其实十分不愿意过来,这里于他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尤其今日他还是跟着刘太守一起来的,要是刘太守知道他当时在牢里面招了些什么,只怕头一个要弄死他。因担心永宁县那几个人口无遮拦直接乱说,赵炳文今儿他甚至都没敢多说一句话,自始至终都低眉顺目,生怕再被人盯上。
所幸这些人是真的已经放过他了,老天开恩,菩萨保佑,列祖列宗在上,这阵子的香真的没有白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